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吉林化工集团公司6.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是国家重点工程——吉化30万吨乙烯工程主装置之一,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规模,总投资10亿元,采用美国BP公司专利技术和设备。该工程计划1995年8月开工,1997年9月竣工,计划工期25个月,除去两个严寒的冬季,实际工期只有19个月。施工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工  相似文献   

2.
刚刚过去的2020年12月,兰州石化公司石化厂24万吨/年乙烯装置生产乙烯2.08万吨,全年丙烯产量首超10万吨,是近年来最高的。近5个月来,作为该厂标志性产品的乙烯,产量呈逐月递增态势,24万吨/年乙烯装置生产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3.
我局年设计能力15万吨的梅河六井和9万吨的平岗集泉井(原名集贤井)是全国首批“三包三保”建设项目。到1983年9月,这两对矿井已分别比包建工期提前6个月和2个月投入生产。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用“三包三保”的办法建设中小型矿井,有以下几点好处。 1.速度快。梅河六井包建工期29个月,实际用了23个月。平岗集泉井包建工期24个  相似文献   

4.
正栉风沐雨、历尽艰辛,齐鲁30万吨/年乙烯工程的建成,对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改变我国石油化学工业落后状况,带动地方工业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齐鲁石化30万吨/年乙烯工程建设,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四大乙烯之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成套引进项目,是国家"六五""七五"期间的重点工程,承载着振兴祖国石化事业的重任。30万吨乙烯建  相似文献   

5.
2015年,世界净增乙烯产能约为616.5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59亿吨/年,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中东和亚太;世界乙烯需求量增加约490万吨,需求总量达到1.48亿吨.随着乙烯原料价格走低,乙烯生产毛利总体好于上年,装置开工率继续回升.油价下跌降低了石脑油制乙烯生产商的生产成本,间接提高了以石脑油为原料的石化生产商的竞争力.北美地区继续推进新建裂解装置,油价下跌影响部分项目的投资决定;欧洲乙烯业盈利好转,加快整合,日本继续关停落后产能;“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乙烯业稳步发展,印度、中东地区乙烯业继续扩能.预计2016年世界新增乙烯产能约380万吨/年,增速明显放缓,世界乙烯总产能接近1.63亿吨/年;乙烯需求将增长约500万吨,需求总量将达到1.53亿吨/年.  相似文献   

6.
胡资平 《中国石化》2003,(10):28-30
从引进起步 70年代初,为了缓解我国人民吃穿问题的困难,急需建设大型化肥和乙烯现代装置。197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化肥、石油化工技术和设备,实行成套引进,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当时批准引进的有:燕山石化公司30万吨/年乙烯、上海石化公司11.5万吨/年乙烯、辽阳石油化纤公司7.28万吨/年乙烯、四川维  相似文献   

7.
正确处理工程施工组织指挥的六个关系──在天津乙烯工程建设中的体会赵前光1995年11月30日,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天津14万吨/年乙烯装置采用无乙烯投料试车一次成功,产出合格的乙烯,创国内同等规模乙烯装置开车的新水平。同年12月20日、21日...  相似文献   

8.
2006年11月6日,这是一个将载入中国石油化工发展史册的日子。“中国石化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开工!”上午11时20分,随着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陈锦华开工令的发出,中国石化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的乙烯裂解装置和动力中心的12台打桩机同时启动,备受关注的中国石化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一根根孕育着希望的混凝土钢桩在环杭州湾石化产业带南翼的海涂地上打下。浙江省乙烯项目的空白将因此被填补,中国石化的乙烯生产将因此形成新的格局,多少人企盼已久的乙烯梦将因此而圆满。一乙烯被称为“石化之母”,它是石油化工…  相似文献   

9.
2001年,茂名石化公司根据生产经营和职工思想实际,深入扎实地开展以“寻找差距、寻找原因、寻找对策”为主要内容的“三寻找”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挖潜增效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该公司全年加工原油1064万吨。比上年增加11万吨,其中高硫原油占55%,同比增长4.7个百分点;生产乙烯39.2万吨,乙烯产量实现连续5年达标,乙烯装置连续运行36个月;在石化市场疲软、减利因素增多的困难条件下,继续保持了盈利势头,实现利润2129万元;上缴税金19.27亿元,比上年增加9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上海赛科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赛科)位于上海曹泾化学工业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合资石化公司(其中,BP占50%的股权,中石化占30%的股权,上海石化占20%的股权)。它除了拥有9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年产90万吨乙烯和60万吨丙烯)外,还包括产能60万吨/年的全密度聚乙烯(PE)装置、25万吨/年的聚丙烯(PP)装置、50万吨/年的芳烃装置、50万吨/年的苯乙烯单体(SM)装置、26万吨/年的丙烯腈(A N)装置、30万吨/年的聚苯乙烯(PS)装置和9万吨/年的丁二烯装置。赛科建设于2004年末竣工,并于2005年3月投产。赛科不只规模之大让惊讶,其管理更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中国石油石化工业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12月8日在北京宣告成立。这家由中国石化和德国巴斯夫集团共同出资约26亿美元设立的企业,将在南京市大厂区建设“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的石油化工基地,即扬巴一体化工程。它以60万吨/年乙烯装置为核心,配套建设30万吨/年乙二醇、40万吨/年高压低密度聚乙烯、25万吨/年丁辛醇、16/21.5万吨/年丙烯酸及酯、5万吨/年甲酸、3万吨/甲胺、3万吨/年丙酸和3万吨/年二甲基甲酰胺等8套下游石油化工装置,每年生产170万吨高质量的石化产品。扬巴一体化石化基地…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乙烯工业现状和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烯需求仍然短缺2001年我国乙烯产量479万吨(中国石化292万吨、中国石油157万吨),2002年乙烯总产量为541.38万吨,比2001年增长13.01%,其中,中国石化集团生产乙烯351万吨,比2001年增长20.45%;中国石油集团生产乙烯158万吨,比2001年增长0.69%。1990~2001年国内乙烯当量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8%,预计未来几年乙烯需求将以年均7%以上速度增长。2001年乙烯当量石化产品需求量为1260万吨,进口依存度为62%。到2005年,预计中国乙烯当量消费量将增加40%,达到1760万吨/年,同期乙烯能力将近翻番,达到830万吨/年。2010年乙烯当量消费量将达到2400~2500万…  相似文献   

13.
2016年,世界乙烯装置平均开工负荷进一步提高,全球乙烯生产能力为16377万吨/年,产量为14656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425万吨/年和507万吨.布伦特油价跌幅远大于乙烯价格降幅,裂解乙烯利润维持较好水平,聚烯烃产品价格回落,毛利提升.中国乙烯产能净增140万吨/年,总产能达到2261万吨/年;乙烯产量为2150万吨,上年比增长10%;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875万吨,比上年增长3%,增速低于上年,直接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行业去库存.受油价处于低位的影响,化工行业利润好于2015年.2017年,全球以乙烯为代表的石化工业进入产能高速扩张期,预计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约1.72亿吨/年,石化贸易格局将发生转变.中国石脑油路线的乙烯装置再度回归,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2450万吨/年,乙烯消费增速将恢复性上涨.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大庆石化公司12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龙头项目—新建60万吨/年乙烯装置10月5日投产,生产出合格乙烯产品,宣告我国首套国产化大型乙烯装置顺利建成。大型乙烯成套技术工业化的突破,让我国告别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乙烯技术依赖引进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1975~1982年,湖南省建了19对矿井(6万吨以下的矿井和改扩建项目未计入),能力267万吨,平均吨煤投资112.4元。其中,由基建公司承建的矿井9对,能力148万吨,平均井型16.4万吨,建井工期74个月,吨煤投资146元;由地县自营包建的矿井9对,能力89万吨,平均井型10万吨,建井工期53.6个月,吨煤投资71元;由矿务局自营  相似文献   

16.
1986年,大庆石化30万吨/年乙烯工程全面建成投产,成为我国最早的乙烯生产企业之一。那时的大庆,乙烯与石油同样辉煌,其生产能力与上海并列全国第一,产能占全国的近1/3,每年可向国家提供有机化工原料、塑料、腈纶等石化产品56万吨,许多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7.
从1961年我国第一套乙烯装置投产到1991年的30年里,我国分别在10个基地建成了14套乙烯及配套装置,除了已淘汰2套,暂停1套外,正在运行的有11套,实际生产能力209万吨/年,占世界乙烯生产能力的3.4%,居世界第9位。1990年实际生产乙烯156.5万吨,占世界乙烯产量的2.68%,居世界第11位。 30年来我国在乙烯工业和建设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有过不少教训、我们应当认真地进行总结,以利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2月27日,被称为"小乙烯"兰州石化24万吨/年乙烯装置产能恢复项目实现中交。24万吨/年乙烯装置产能恢复项目,拆除原有6台2万吨/年毫秒炉,新建3台4万吨/年裂解炉,对部分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及更换。该项目实施后,不仅使兰州石化乙烯产能恢复至70万吨/年规模,增强化工生产实力;还实现"小乙烯"原料的进一步轻质化、蒸汽系统进一步优化,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100万吨/年乙烯工程投产成功,镇海炼化从我国最大的炼油企业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炼化一体化企业,集“油头”和“化尾”于一体,2300万吨/年大炼油与100万吨,年大乙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实现了从传统炼油向炼化一体化的“华丽”转型。  相似文献   

20.
坚持“质量、工期、服务”方针提高信誉扩大市场张天基进入90年代以来,第十建设公司更加紧密地依靠公司8000名职工的奋发努力,在发展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公司的社会信誉不断提高,市场得到巩固和扩大,先后建成了抚顺11.5万吨/年乙烯、齐鲁140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