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们在皖西大别山区调查,同一些干部、群众进行座谈,他们在座谈中说,要尽快改变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除了经济政策要放宽,管理体制要灵活外,在山场面积大的地方,还要给社员划自留山。他们认为,划自留山有很多好处。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全椒县南屏公社老观陈大队是滁县地区有名的先进典型,1968年就实行了大队核算。该大队历史最高生产水平的1978年,粮食总产330.76万斤,平均亩产1,636斤,人均生产2,159斤;皮棉总产91,600斤,平均亩产164斤;社员人均分配收入231元。从1973年起,社员口粮历年都吃到800~850斤。1980年虽遭到严重的涝灾,粮棉减产,但社员人均分配收入仍达到151元,社员口粮仍吃到800斤。到1980年底,大队拥有固定资产总值52.5万元,各项积累8万多元。就是在这样一个生产水平高,集体家业大,社员收入多的地方,在大多数社员、干部一而再、再而三的强烈要求下,也在1980年秋后实行了被当地群众称为“直来直去不拐弯”的大包干到户责任制。象老观陈大队这样一个绝非属于“三靠”地区,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队,为什么也  相似文献   

3.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强化集体服务功能,是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之一。它是当前摆在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拟对此作几点肤浅的思考。一、要明确发展集体经济的出发点。现在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有不少地方和不少人认为,现在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是造成干部对社员指挥不动,说话不灵、“统”不了、“管”不住的主要原因。因此,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仅仅理解为主要是为了增强干部的指挥能力、提高干部的威性、使社员服从干部的管理,社员不听招呼,干部就有实  相似文献   

4.
笔者工作在乡镇,几乎天天都与村社干部打交道,耳闻目睹农村基层干部难当的事,恰恰与刚实行土地承包时社员争着上台竞选社长或毛遂自荐当社长的现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句话,现在不少村社干部想辞职。照他们的话说,要取下头上的"紧箍咒"——镜头之一:某一小乡一年里有20多名村社干部口头或书面提出了辞职申请。镜头之二:某合作社一人当选为社长。他坚决不当这九品官,并把公章吊在会议桌下,社员需盖章就自便,村里只好组织另选一个。镜头之三:某生产板栗的合作社,人人都不愿当社长。于是,社员大会作出一个滑稽的决定:每户社员依次当社长四个月。镜头之四:某山区村共有八个队就有四个社的社长坚决要辞职,其中有两名还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究竟要采取什么样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减轻基层干部的工作难度,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群众自我管理的机制?通过对元坝区文村乡的调查,我们认为在农村实行量化管理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一、实行量化管理使文村乡农村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文村乡辖6个村,40个组,7154户,7264人。1988年以来,乡党委、乡政府分两个层次广泛推行了量化管理。一是在全乡村、组干部中普遍推行量化管理,其主要做法是: 1.明确岗位职责。根据村、组干部的不同工作岗位,乡上分别制定不同的岗位目标职责,交给每一个村、组干部,使他们对自己究竟具体应该做些什么工作,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承担什么责任,受到什么奖惩一目了然。2.联带考评,公开实绩。每一季度结束,首先由驻村乡干部牵头组织组长和社员代表考评村干部完成职责的情况,由包组村干部牵头组织社员代表考评组长完成职责的情况,分项记分。其次再把村、组干部完成职责的得分与本村、本组广大农户在全乡、全村量化管理中所占名次的得分相加,即为村、组干部量化管理的总分。最后以得分高  相似文献   

6.
我们百色县阳圩公社布林大队,过去享受固定补贴的大队、生产队干部共有69人,每年提取粮食9,600斤,定额补贴费7,900元,全大队平均每个农业人口负担6.18元。这个大队10个生产队在实行包干上交责任制后,干部也和社员一样分了责任田。党支部根据社员的意见和要求,本着领导班子小而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是开国以来少有的好形势,显著的表现是拥有八亿多人口的广大农村的经济形势越来越好。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形势好转之快、之好,超过了许多同志的预料。各地认真贯彻执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群众搞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农村经济搞活了,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有了改善,整个农村更加  相似文献   

8.
官办改民办、全民改集体,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社员集体所有的合作商业企业,是供销社改革的核心问题。十多年来,供销社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不尽如人意,做表面文章多,所有制改造这个核心问题仍没有根本触动。现实的情况是,农民群众没有把供销社看成是自己的商业组织,供销社也没有把社员群众看成主人,国家也没有把供销社看成是农民群众集体所有的合作经济组织。尽管改革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多次明确提出了供销社全民改集体的方向,尽管各级联社在宣传供销社的办社宗旨,完善供销社集体所有制领导体制和组织形式,加强社员民主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收效甚微,社员与供销社两张  相似文献   

9.
最近回家到灵台县,同县、社、队的一些干部、社员交谈了包产到户问题,通过耳闻目睹,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我的印象很深。灵台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一般地说,工作进展是比较稳妥的。已经搞了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土地按人平均分到户里,公、购粮任务由生产队同社员订立了合同;牲畜、农具由社员大会讨论作价,分给社员户里喂养、使用,生产单位实际上由大集体变为一家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出现了蓬勃兴旺的局面。学科学,用科学,日益成为生产的迫切需要和农民群众的自觉要求。特别是“尖子队”,“致富户”成批涌现,极大地激发起干部、社员掌握科学技术,发展商品生产的热情。在这样一种客观形势下,各种农业技术服务公司,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们到怀柔县北部山区作了一次调查,走访了4个公社10个大队,同县社队干部、科技人员和社员群众进行了广泛交谈。现将调查了解的几个问题,整理介绍如下: 一、实行生产责任制,改革集体经济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山区农民居住分散、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基本上还是靠畜力和手工操作,集体家底子薄,干部文化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低。三中全会以来,怀柔县北部山区9个公社从上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改善经营管理,搞活了农村经济。喇叭沟门公  相似文献   

12.
怎样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群众集体所有的合作经济? 我认为:将基层供销社资产净值折股到社员不失为改革的好办法。具体说,将基层供销社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专用资产)净值,依社员股金按比例(逐年计算)分别计算出每个社员的所分资产数,作为本合作社社员的股金,记入合作社社员股金帐中。当年除按劳分配部分外,全按所划社员股金进行分配。一部分以货币或商品形式分给社员,另一部分再记入社员的股金帐。作  相似文献   

13.
荣县正江公社胡家大队,养鱼的条件不错,有10口塘(40亩水面)和600亩水田.但是,群众一怕政策变,二怕别人偷,干部怎么动员也没有人养.今年三月,吴耀明等三个大队干部和邻近的犍为县农民水产技术员帅培成,合伙成立了一个养鱼组,带头承包了17.5亩水面养鱼,一包三年不变.其中三口山平塘共13.5亩,石坑一亩,每年向集体交包金1,790元;向社员转包稻田3亩,每年赔偿金额535元.经营资金除自筹外,共贷款5,000  相似文献   

14.
国营龙感湖农场自1956年1月建立以来,与当地群众关系基本上是好的。在生产上做到了互相支援,共同帮助。如去年淡季,让下新乡渔业生产合作社在该场湖内打魚,解决了社员的生活困难。副场长王世民同志亲自带领职工帮助王埠乡群众救火。冬播时,农场借耕牛给农业社抢种;春耕时,农业社又抽出了大批人力、畜力支援农场生产(今年也是如此)。这样既支援了农场生产,又解决了农业社的开工出路,增加了社员收入。农场、农业社、社员均感满意。特别是去秋农场稻谷丰产,使  相似文献   

15.
一、民主管理是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供销合作社是农民集资入股形成资本自我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理应由社员自主管理,实现民有、民管、民享、平等、互利的合作社原则。但历史上,农民的这种权利始终没有得到落实。供销社建社已近50年的历史,全国社员代表大会仅开了两次,省联社、市联社、县联社的代表大会也只有五、六次,平均十年开一次社员代表大会,怎么能够说是社员民主管理,让社员当家作主呢?虽然省、市、县都召开过社员代表大会,但一般是"举拳头、吃馒头"的框框会议,没有真正从思想上把民主管理重视起来。供销社的干部任免不是选举制而是任命制,重大事项不是由社员决策而是由行政长官决策,社员监督检查也是形式。由于组织体制  相似文献   

16.
最近,从中央到地方就做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加大了力度,营造了声势,为信用社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一条是明晰产权关系,这也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按章程规定,农村信用社是由社员群众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  相似文献   

17.
集体的牲畜实行分户经营以后,对牲畜的价款如何处理,关系到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和益,关系到牧业生产责任制的完善、落实,关系到牧业生产的发展,引起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关注.河北省畜牧局根据河北地区的实际情况,五月在《农村工作通讯》上发表了题为《集体牲畜作价归户收入要管理使用好》一文以后,有的同志认为找到了理论依据,因而在完善牧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不顾阿坝地区的实际情况,也极力主张采取把集体牲畜"作价处理"给社员的办法.群众对此反应十分强烈,认为改变了牲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H省10县(市)的实地访谈调查,将异化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归纳为能人股份合作型或合作经营型、公司经营型或主导型、政府事业单位经营型或行政干部经营型和伪合作型等四个基本类型;法律制度不完善、政府职能错位和缺失及政策过失是合作社异化形成要因;核心社员和公司、普通社员及地方政府干部在各自相异的目的和动机下达到的暂时均衡结果是林业专业合作社异化的形成机制,在高度集权体制下的人为扶植加速了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异化。  相似文献   

19.
把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供销社)办成农民群众的集体所有制合作商业是供销社改革的关键,而分配制度是这一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受到广大供销社社员和干部的关注。《农村经济》1984年第6期刊登了周裕德等同志《从根本性质上深入进行改革》的文章,(以下简称“周文”)作者认为蓬溪县蓬莱区供销社搞“股金增值”是“新突破”。“周文”介绍蓬莱区供销社,为了从根本性质上深入进行供销礼的改革,在所有权上,实行股金增值,扩大社员股金。即把供销社的自有资金55%共29.8万元折算为农民增值的股份(1982年以前的老股,每股由3元,增值为13元);使社员的股金在自有资金中的比重由增值前的11.9%改为增值后的44.1%。“周文”认为这是找到了落实股权的一种形式。理由是“30年来社员分红太少,实质是否定了农民的所有权”。我认为“股金增值”在理论、实践上都是值得商榷的,不能认为是体制改革中的新突破。为了辨明这个  相似文献   

20.
1982年以来,供销合作社全面开展了以恢复“三性”为内容,以把供销社办成农村经济综合服务中心为目标,以“全民”改“集体”,“官办”改“民办”为核心的体制改革。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由于广大社员群众的支持和供销社全体职工的努力,供销社的体制改革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清股分红,取信于民。众所周知,供销合作社本来是农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五十年代初期,供销社把为社员群众生产生活服务当成自己的办社宗旨,社员群众称供销社是农民的买卖。但是,1958年以后,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供销社性质一再变化,机构多次撤并,特别是改为全民所有制以后,官商作风滋长,代表国家办事多,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