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房价和通货膨胀均呈上涨态势,房价是否推动了通货膨胀的上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采用协整、向量误差纠正模型和基于VAR的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房价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中房价推动了通货膨胀的上涨,且脉冲响应分析表明房价对通胀的动态影响是逐步增加的;VECM估计表明通货膨胀的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存在。  相似文献   

2.
持续攀升的房价已经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最严峻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然而在房价快速上涨的背后,究竟是何种因素在发挥作用?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政府垄断供地的行为当然推动了房价的上涨。但在2003年以来房价加速上涨期间,政府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城市房价疯狂上涨,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过度上涨的房价如果不及时加以遏制,将对经济金融稳定健康发展带来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有效遏制房价的非理性上涨,是当前一项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对房价过度上涨的原因剖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全面实行住宅商品化以来,房价一直保持着快速上升的势头.而从引起房价上涨的因素来看,包括成本上升、供求关系、住房政策的推动、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等等.在所有引起房价上涨的因素中,有合理因素,也有不合理因素.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房价上涨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房价上涨的合理性因素以及不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5.
房价快速上涨之谜:基于广州市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房价快速上涨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场的调查发现:当前房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开发商过度追求超额利润,而供求缺口扩大、开发成本上升、信贷增长较快、房价上涨预期、利益集团博弈等也是加速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稳定房价需采取综合性措施,既要在土地、税收和信贷政策等方面加以引导,也要提高房地产市场透明度,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特别是,要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利润率回归到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国全面实行住宅商品化以来,房价一直保持着快速上升的势头。而从引起房价上涨的因素来看,包括成本上升、供求关系、住房政策的推动、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等等。在所有引起房价上涨的因素中,有合理因素,也有不合理因素。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房价上涨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房价  相似文献   

7.
武文凯 《金卡工程》2010,14(11):347-348
近十年来,中国房价大幅度上涨,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力度的政策调控,但迄今为止,国内大部分城市房价大幅上涨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变,房价过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就房价过快上涨引发的社会公平问题试做浅薄探析,以探究改善中国房市发展轨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人们感觉房价实际涨幅比政府公布的房价涨幅要高得多。这种结果主要根源于政府每年向社会公布的平均房价和房价涨幅是以销售量为基础的平均交易房价的涨幅。经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现阶段房产市场以新房交易为主和城市房地产开发以外延扩张型为主的背景下,当房产市场上涨时,政府公布的房价涨幅低于真实的房价上涨水平,而当房产市场价格下降时,政府公布的房价跌幅又大于真实的房价跌幅。  相似文献   

9.
时下,地价的上涨,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目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民生话题,也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在对持续上涨的房价的一片喊杀声中,一些开发商不断公开宣称,实行土地“招拍挂”等土地政策导致地价飚升,在土地取得成本越来越高的形势下房价上涨不可避免,因而是土地“招拍挂”和地价上涨造成了房价的快速上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07—2018年我国213个城市房价匹配我国上市公司非金融企业数据,分析了房价上涨与企业债务杠杆率之间的作用机理和异质性。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促进了企业杠杆率的攀升,其主要作用机制在于:一方面房价上涨通过抵押担保效应缓解了实体企业融资约束,增加了企业贷款融资,从而推高了企业杠杆率;另一方面房价上涨通过成本负担效应渠道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侵蚀了企业利润,从而推高了企业杠杆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房价对企业短期债务、非国有企业、高投资率企业的杠杆率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分区域分步骤”调控房价、利用大数据等精准去杠杆和补杠杆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房价上涨过猛的势头已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了有效遏制房价上涨,国务院及各部、委、办、人民银行频颁新政,意在控制房价上扬,保持房地产市场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CHFS数据,实证研究适应性房价预期对中国城市家庭消费的影响效果及其传导机制。总体效应研究发现:房价上涨预期不仅强化家庭预防性储蓄,而且提高家庭房产比重并降低流动性财富,进而对家庭消费产生挤出效应,且不利于消费结构升级。异质性和拓展性研究表明:第一,较高的收入水平与就业正规性,会缓解房价上涨预期对家庭消费的挤出作用;而较高的背景风险、经济不确定性和较低的金融发展水平,会放大房价上涨预期对家庭消费的抑制作用。第二,相比于多套房家庭,房价上涨预期对一套房家庭消费的挤出效应更大,并对无房的租房家庭消费产生预算约束效应。第三,在房价上涨预期下,家庭持有房贷能够平滑消费。第四,主观房价上涨预期对家庭消费的总体影响呈现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3.
吴雨  李洁  尹志超 《金融研究》2018,461(11):85-97
本文利用中国P2P行业代表企业“人人贷”网络贷款平台的交易数据和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实证研究了房价上涨对P2P网络借贷市场上的借款利率所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房价上涨显著增加了P2P借贷市场上的借款利率。进一步分析发现,房价上涨对P2P借贷市场上生产经营类、买房类和其他消费类借款项目的借款利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增加效应在生产经营类和买房类借款项目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此外,基于异质性的分析还发现,相比于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对三四线城市借款项目的借款利率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发现,房价上涨对新兴互联网信贷市场的影响机制存在,这为相关部门制定房价调控和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提供了参考和补充。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的房价一路攀升,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市民热点关注的问题.房地产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保持房地产的健康有效地发展,合理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主要政策目标.本文首先阐述我国房地产发展的现状,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并对房价上涨的控制进行研究,使房地产健康,长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房价过快上涨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去杠抨化突出,二是短期性明显。政策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为直接目标,对房地产行业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无意触及或无力根本改变,支撑房价上涨的中长期和短期因素依然存在,房价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调控的效果正在显现,预计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房价年内将较峰值平均下调10%-20%,全国三.四线城市和多数二线城市房价保持基本平稳,全营房屋销售面积也会在第3季度出现温和反弹。  相似文献   

16.
房价上涨是公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从影响房价供求因素入手,解析了房价上涨的动力因素,提出了重点解决中低收入者的居住问题的政策主张及相关的政策选择,分析了房价理性回归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杜永强 《西安金融》2006,(10):47-48
近两年,房价持续上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国家连续出台宏观调控政策,但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通过笔者的观察和调查,分析了现阶段房价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并对房价调控效果进行了预期。  相似文献   

18.
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探讨2016年中国房价为什么出现新一轮上涨、政府为什么担心房价下跌、现阶段中国房价为什么上涨过快并始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等问题;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房价仍然会总体上涨,房价上涨压力会向二线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二线城市转移。为此,房地产调控应针对房价地区分化现象,实施差异化的住房政策;针对住房需求结构变化,优化住房供给结构;针对住房市场交易结构变化,调整房地产调控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9.
解决住有所居问题,首先要弄清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当前最热的词恐怕非房价莫属。从2009年下半年房价快速上涨开始,很多人望房兴叹,控制房价成为压倒性的声音。政府面临两难选择:房价不降,民怨难平;房价硬降,经济受伤。如何控制房价飞涨?从眼前看,采取一些紧急措施是必要的,但从全局和长远来看,控制房价需要消除城乡土地二元体制,完善市场机制,调整工业化、城镇化思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房价天价上涨的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房价也出现了过快上涨的势头,本文对欠发达地区县域房地产价格上涨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与发达地区房价上涨原因的异同,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