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首先在当前经济发展路径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浙中城市群产业结构演变的历程及其演变的内在动力机制。同时用比较分析方法,与浙江省内的湖州、台州两个长三角城市的比较,分析得出浙中城市群某些优势的存在,并就浙中城市群的产业升级的路径提出了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纵深推进,城市群竞争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表现形式。建设强大的城市群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浙江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崛起,对浙江中西部地区,乃至浙江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浙中城市群发展条件及现状的剖析,提出五个一体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金华市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金华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阐述了信息资源整合对浙中城市群发展的作用和浙中城市群信息资源概况,分析了浙中城市群信息资源整合机遇,提出了整合浙中城市群信息资源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联系分析视角下的浙中城市群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城市群内部联系视角,重点研究浙中城市群空间和功能结构特征.研究通过抽样调查获取浙中城市群城市间人口出行相关信息,设计表征城市群人流联系特征的人流指数和出行目的指数,通过量化分析揭示浙中城市群空间上表现多中心网络状结构特征,功能上呈现多个经济中心并逐步弱化的行政中心结构特征,层级结构表现为扁平化.以此引导浙中城市群的功能规划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群结构优化和功能互补.  相似文献   

5.
浙中城市群综合集聚度及核心城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立军  唐耀林 《经济地理》2008,28(4):552-556
浙中城市群作为浙江省三大主体城市群之一,在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在崛起中的浙中城市群,各个城市的规模和功能还相对较弱,任何一个城市都难以单独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通过对浙中城市群城镇综合集聚指数的测算分析,结合各城市的发展态势和区位特点,将浙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确定为金华市区一义乌联合中心,并分析该联合中心的可行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发展实践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城市群、市场及产业经济系统的演进。现有研究也多关注到了三者各自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在提出了"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和"城市群与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协动"这两个概念后,构建了城市群与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协动的理论模型。最后,以浙中城市群与"义乌商圈"协动发展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群与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协动的历史逻辑过程及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7.
孔祥顺 《经济研究导刊》2009,(29):84-85,102
城市群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关于城市群经济空间的具体界定标准尚不明确,这已经在一定程度影响了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政策的制定。在对国内外城市群界定方法简要评述的基础上,考虑到我国城市群发展所处的特殊阶段,提出了产业经济空间和人口经济空间两种划分方法,并依据人口经济空间的方法对浙中城市群的经济空间范围进行了简单的界定。  相似文献   

8.
浙中城市群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涧 《经济论坛》2007,(13):18-20
长三角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其市场化进程、对外开放度和政府管理水平也都比较高.因此,主动接轨上海,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上海研发基地、信息中心、开放窗口等优势,充分利用上海经济的"外部性",借上海之"船"出海进一步远航,借上海之力求得更大发展,是浙中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浙中城市群是以位于浙江省中部的金华市区为内核,由金华市所辖的义乌、永康、东阳、兰溪四个市和浦江、武义、磐安三个县城及其他中心镇共同组成的城市群.经过多年的发展,浙中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了传统商贸优势,不断创新发展,使"市场经济"兴旺发达,根深叶茂;充分发挥各地所长,因地制宜,使"块状经济"群星闪烁,星光灿烂;充分发挥老百姓的创业积极性,使"民营经济"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主体,形成了人多势众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城市群是产业带发展的依托和增长核心。尽管广西城市群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总体经济起步较晚,产业基础不强,城市群间发展和城市群内部发展差异较大,城市群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需要采取利用财政政策积极引导城市群发展定位,实现协同合作,配套针对性财税政策,提高城市群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加强产业整合,实现城镇群产业集群的系统财政政策以实现城市群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三十年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从根本上说是源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实现民族的真正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本文主要探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的原因、经验,着力探究经济发展现存的问题以及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城市群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空间拓展、发展功能转换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形态。城市群空间结构因城市增长的空间异质性而发生动态演化,多中心化发展趋势日渐形成,直接推动系统空间结构演化,影响经济绩效。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典型区域,已呈现出多中心化发展特征,对城市群系统层级体系演化发挥着显著作用。通过构建多中心性指数,衡量城市在城市群系统中的中心度,并在此基础上考虑空间效应的交互影响,探讨多中心化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多中心化发展显著促进长三角城市经济绩效提升,而且首位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发挥着异质性、非线性影响,与其自身发展所处阶段密切相关,具有差异化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郑小勇 《技术经济》2006,25(11):21-24
外商直接投资与浙中地区的经济增长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刺激了地区经济的增长。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同时也对浙中地区的国内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需要有关部门在未来的引资工作中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导与控制,更好地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产生正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系统耦合理论,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物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城市群内31个城市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计算了各城市在2008~2017年的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平均耦合协调程度属于轻度失调状态,部分中心城市耦合协调度较高,但其周边邻近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较低。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作用,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加快都市圈建设,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内的应用,实现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朱春梅 《新经济》2022,(4):15-19
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位居国内城市上游.但也仍存在着农村发展较为薄弱的问题,乡村振兴将成为天津未来发展的重点与重要内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则是我国三大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它将为天津乡村振兴带来无穷的机遇.这一地区的主要发展特征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网络发达以及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刘晶 《经济研究导刊》2011,(10):185-187
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关键在于其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城市功能的互补和经济联系的分工与协作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对皖江城市群产业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研究结果将为皖江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一轮皖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成渝城市群的建设对于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重要意义。从城市群的规模、实力、发展速度及发展潜力来看,成渝城市群的竞争力远低于东部的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因此,在建设成渝城市群的过程中,应借鉴国外都市圈的成功经验,结合成渝城市群的特点,寻找一条最优的城市群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促进由郑州等九个城市组成的中原城市群融合发展可有效带动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发挥中原经济区对中部崛起战略的支撑作用。中原城市群融合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应通过加快中原城市群产业融合步伐、强化郑洛产业双核作用、推进一体化建设、加强城市连接区域开发、强化体制机制保障等措施,探索建立具有中原城市群特色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川渝城市群基本特征、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川渝城市群发展应该生态优先、紧凑布局、开放融合、网络联系的总体思路,并进而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1)充分发挥空间规划的指导作用;(2)促进形成区域统一市场;(3)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4)创新人口落户城镇的制度措施;(5)开拓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