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竞争力:发达经济体VS新兴经济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美国仍未完全摆脱经济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也远未化解,而新兴经济体基本层面向好,其经济增速普遍超过发达经济体。那么,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谁的竞争力更强呢?该文以发达经济体的30个成员、新兴经济体29个成员国为样本,选取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为对比参数,对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发达经济体的竞争力更强。基于研究的结果,文章从基本要素、效率因素和创新因素等方面提出了增强新兴经济体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权债务危机经历了由新兴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的迈进,其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影响范围也由最初的区域性扩展到现在的全球性。对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这两类样本的主权债务危机成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债务负担率对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都存在显著影响;通货膨胀和国际储备对新兴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有显著影响,而对发达经济体的影响不显著;人口老龄化和政府财政赤字对发达经济体的影响显著,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不显著;滞后一期的GDP增长率对发达经济体的主权债务危机有影响,对新兴经济体影响不显著。最后,本文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提出一些防止债务危机发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方晋 《发展研究》2011,(8):9-12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全球经济增长、贸易和投资格局,对全球能源格局的变化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兴经济体既是石油供给的主要来源,也是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对全球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均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能源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G4(美国、欧元区、日本和英国)经济体的货币供给(又称之为发达国家流动性)指标,运用FAVAR模型研究发达国家流动性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经济受到风险因素冲击时,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为了缓解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加流动性,此举会对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短期收紧的利率和汇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发达国家流动性增加对我国金融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但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长期中,发达国家流动性的冲击几乎不会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本世纪以来原油价格波动的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剖析了主导油价变动的各类因素。与二十世纪两次大规模原油危机不同,此次油价冲击并不是由大规模的供给中断直接导致的,而是由地缘政治事件引发,受到美元持续降息、全球流动性过剩、剩余产能不足、新兴经济体需求旺盛等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影响国际油价的各类因素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使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这一震荡上行态势,这对我国原油进口成本形成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际需求变化的特点是发达经济体的需求相对下降、新兴经济体需求相对上升。对中国产业外部需求而言,发达经济体的需求仍居于主导地位,但重要性程度有所降低,而来自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则呈快速增长态势。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国际需求向新兴经济体转变的步伐,但发达经济体需求的下降很难直接由新兴经济体需求的扩张来弥补,中国产业外部需求条件在一定时间内将呈恶化状态。这给中国产业发展既带来直接的威胁,又展带来潜在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成效是否与发达国家的经验一致?什么类型的国家(经济体)才能从参与全球价值链中获益?文章在区分不同新兴经济体类型和不同GVC参与方式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新兴经济体如何通过参与GVC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研究发现:(1)GVC总体参与度的增加能显著提高中等发达新兴经济体及中国的TFP,但不能提高新兴经济体全样本和发展中新兴经济体的TFP,表明参与GVC的生产率效应取决于新兴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及在GVC中的位置.(2)来自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国外增加值对TFP的影响不同,其中来自发达国家的国外增加值对各类型新兴经济体的TFP都有促进作用,说明与发达国家的GVC关联对新兴经济体TFP的增长更有效.(3)进入国界不同次数的国外增加值对TFP的影响不同,其中进入国界仅一次的国外增加值对TFP没有显著提升作用,进入国界多次的国外增加值才有生产率提高效应,说明只有深度参与型的GVC参与方式才能提高新兴经济体的TFP.文章为中国参与GVC过程中如何适应国情以及适当调整参与方式来提高自身的TFP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使流动性收紧、资产价格下降、长期利率上升、资本回流。而资本流动逆转将直接引发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和汇率波动,通过汇率和贸易渠道影响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为应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新兴经济体可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外汇缓冲政策、资本流动管理政策等减少资本流出的冲击。同时,新兴经济体还应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积极协调创建国际货币提供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与陆续退出,新兴经济体面临着货币政策独立性挑战。以2001年至2016年间19个新兴经济体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GMM方法研究了短期跨境资本规模的变动对其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汇率弹性大小和资本账户开放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不显著,短期跨境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显著降低了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这表明新兴经济体在面临跨境资本监管难题的情况下,中心国家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跨境资本流动传递信号,进而影响他国信贷规模和杠杆率,浮动汇率制并不能保证货币政策独立。为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新兴经济体应该对跨境资本流动实施审慎监管,并加强与发达经济体之间多层次货币与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VAR模型对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这五个经济体股票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使用方差分解技术将收益率和波动率的预测误差分解成来自自身冲击和其他市场冲击的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构建区域间总体的溢出效应指数。将样本数据进行滚动估计,研究东亚这五个经济体之间溢出效应随时间序列的演进,同时变换各个市场之间的排列顺序,以及将美国市场考虑在内,作了稳健性检验。文章的实证研究结果,将对政策的制定和分散化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及其差异比较与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以其强劲的经济增长,日益成为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经济群体。其中,金砖四国的成长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文章阐述了新兴经济的发展历程,提出其经济崛起的标志、因素与差异,从出口导向、资源禀赋和城市化进程等方面进行比较,指出虽然新兴经济体的成长面临诸多困难,但它与发达经济体共同主宰世界经济将成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兴起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政策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而新兴经济体俨然已成为这股潮流的主体、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为此,本文对其在新兴经济体的实践情况进行总括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以期给同为新兴经济体、并且现行货币政策面临变革和转型需要的我国提供若干可资借鉴的线索。本文认为,浮动汇率机制下寻求新的货币政策名义锚这一客观需求是其在新兴经济体日趋流行的背景所在,这一政策框架的中心在于稳定通胀预期,它在采用国显示出良好的宏观经济绩效,强调政策的透明度、应对汇率波动时须保持通胀目标的优先权、设置过渡期渐进推进以及通胀目标应逐步降低是其政策实践中具有共性的主要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3.
从动态优化、一般均衡视角模拟和检验不确定环境下金融投机因素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作用,使宏观经济模型具有了微观基础和跨期动态视野,对于深入理解国际油价波动态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石油消费、石油生产两部门DSGE模型,将包括金融投机在内的各种随机冲击引入其中,并给出均衡条件,然后对约束方程和一阶最优条件进行对数线性化,最后在参数校准的基础上得出国际油价对各种随机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研究结论表明:与生产率冲击、石油消费需求冲击相比,石油金融投机需求冲击对国际油价初始影响效应较大,但冲击持续时间较短;供求因素对国际油价波动具有长期冲击效应,但短期中,金融投机因素则是影响国际油价波动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过去10年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的经济地位显著提升,其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主要包括经济改革、技术进步和资源出口.展望未来,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但也有更多有利因素支撑其增长,因此总体上将维持较快增长.中国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依赖度将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两者的制造业存在竞争关系.因此,未来中国须着力加强南南合作,重点在于加大对新兴市场的直接投资力度,力求实现与新兴经济体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出口持续时间研究对保障出口贸易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1998—2010年产品层面的微观数据,客观估计了我国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出口持续时间。结果发现,我国产品出口持续时间普遍较短,均值不到4年,且贸易关系失败的概率具有明显的负时间依存性。我们进一步利用离散时间生存模型考察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引力变量对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与其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一致,同时,国家风险、贸易固定成本、汇率的波动、签订人民币互换协议、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初始贸易额以及产品多元化均会对出口持续时间产生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积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逐步扩大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人民币互换协议的签订、深度挖掘贸易双方互补的潜力,并在维持和深化现有贸易关系的前提下有效实施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发达经济体——美国、欧盟和日本货币政策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外部冲击效应,运用具有随机波动的SV-TVP-VAR模型构建以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利率和汇率(美元、欧元和日元)为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其时变特征和响应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货币政策会对我国金融市场稳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我国形成的利差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都会导致大量跨境资本流入我国,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因此,必须防范其他国家货币政策冲击所带来的风险,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并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以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7.
王勋 《发展研究》2011,(8):13-17
本文在回顾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用增长核算法对新兴经济体的增长进行分解。实证结果显示,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体现出较为显著的赶超特征,而且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已经构成推动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说明新兴经济体增长是可以持续的。  相似文献   

18.
由于经济状况的好转,美国、欧元区和英国等发达经济体不断推进其货币政策回归正常,改变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在发生转向。在此背景下,文章利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是否会导致流入新兴国家的国际资本锐减,进而引发资本流入逆转。研究结果显示,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对新兴国家跨境资本流动的负面影响有限,新兴国家资本流入减少的幅度远低于资本流入逆转的阀值。与新兴国家的平均状况相比,低经济增长和弱资本管制新兴国家受到了更多来自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的冲击,但这些国家资本流入减少的幅度依然低于资本流入逆转的阀值。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以及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使得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性缺陷暴露无疑。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将会成为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的重要力量。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其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话语权严重不匹配,这也成为国际货币体系运行压力的来源之一。本文先概括了新兴经济体崛起的几个特征,着重分析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及其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表达了新兴经济体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诉求。最后本文提出了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经济体的相对快速发展备受瞩目,城镇化作为新兴经济体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本文研究了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新兴经济体城镇化的发展,将中国的城镇化与其典型的发展路径做了对比,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对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提出了借鉴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