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红燕 《经济论坛》2006,(16):32-34
2006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迅猛增长,居世界第一位。根据国际经济学理论,国际收支出现长期、持续地顺差或逆差,会给国内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即可认为一国出现外部经济失衡。我国连续15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了巨额外汇储备,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凸显。从根本上说,外部经济失衡是由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引起的,反过来这种外部经济失衡又会加剧国内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不平衡问题。一、外部经济失衡的内在原因1.产业部门发展的失调。上世纪80年代的一轮经济增长表现为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轻工业品的迅速增加,90年代的提速主要表现为通…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经济全球化体系中,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事实上,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干预市场经济的行为更多地应当看作是国际经济体系建立的助燃剂.可以说,除了经济运行内在的经济规律以外,世界依靠被国际经济法律制度规范的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省经济运行总体状态良好,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的一些“亮点”有所增强,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加上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一些工作难度增大,应引起极大关注,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一、当前经济运行主要特点及存在主要问题 1、工业。据统计,1-4月工业总产值825.16亿元,同比增长14.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各界人士对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示担忧。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及人民币目前同时处于国外经济和资本的围剿中,而政府不得不在反围剿中寻找出口,从而形成了中外的经济和货币战争。其实,问题远没有那么复杂。  相似文献   

5.
汤敏 《经济纵横》2002,(2):42-46
“9.1 1”事件后 ,世界性的经济衰退已成定局。与美国商品与金融市场紧密相关的亚洲经济难免受到沉重打击。中国经济从国内因素考虑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但由于外部环境的恶化 ,面临巨大的外部风险  相似文献   

6.
黎开颜  陈飞翔  刘佳 《经济问题》2007,339(11):10-14
在构建一个双顺差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的效应,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积极影响取决于条件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双顺差之间已经形成高度的相关性,双顺差的结构反映出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的潜在问题,同时,经常项目顺差与资本项目顺差之间已经开始出现相互强化的关系,降低国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消极作用日趋明显,将会严重地增加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  相似文献   

7.
多因素作用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经济周期、产业升级、国际环境和宏观政策等多因素的作用下,今年以来的中国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估计全年经济增长相对平稳,GDP年增长率将在 7.4%~7.6%之间,不大可能出现 8%以上的经济高涨,国民经济将出现少有的“一”字形运行轨迹。而要保持目前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体制改革和政策应对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1957—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数据,基于VAR的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货膨胀是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格兰杰原因。从脉冲响应上来看,通货膨胀对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负面影响主要在短期,从中长期来看,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助于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但我们必须规避高通胀;从方差分解上来看,通货膨胀对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贡献约为8%,说明制约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提升的根本性因素在于工业经济自身,而不是通货膨胀,因此转变工业发展模式,提升工业发展效率成为当前中国工业经济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   总被引:52,自引:5,他引:52  
本文借助于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和拉姆齐 卡斯 库普曼斯模型 ,讨论了宏观经济中最优消费和储蓄的确定机制 ,并得出判断宏观经济运行动态效率的黄金定律以及修正黄金定律标准。同时 ,借助代际交叠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自由竞争经济出现动态无效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 ,我们利用黄金定律规则对中国实际经济运行的动态效率进行了考察 ,认为 2 0世纪 90年代初起中国经济运行处于一种动态无效状态 ,进而我们深入分析了造成中国经济出现动态无效的原因。根据中国经济处于动态无效的事实 ,并结合原因探索 ,我们最后提出了摆脱动态无效困境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特征、危机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需求的视角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投资增长和出口扩张;从供给的视角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要素投入、技术引进和体制改革。但理论和实践证明,这种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已经危机四伏、无法持续,必须加快转变和提升。无论从内部经济运行还是从外部经济环境来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自主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市场改革应该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中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1.
金融经济力是调节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动力机制,成为促进城市化经济运行由非均衡态向均衡态转变、实现城市经济良性运转和城市化经济和谐运行的重要保障。当今,城市化进程中短缺型和过剩型的两种病变愈演愈烈,导致城市化经济运行呈现非均衡态的发展趋势。面对此种情形,必须充分发挥金融经济力的调节作用,促进非均衡态向均衡态的转变,这不但有助于实现城市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和谐化运转,而且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目标追求和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联合救市,希望尽早摆脱危机。但是,由于各国经济结构不同,危机发生的内在机理以及危机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等也不尽相同,所以救市的政策措施无法效仿统一的政策范式。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必须立足于扩大内需,把结构调整与促进增长统一起来,以结构调整实现扩大内需,防止经济运行出现通货紧缩。首先,要正确认识当前中国通货紧缩的特殊背景及其性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消除紧缩。必须看到,尽管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计划经济时代"短缺"是经济运行的常态。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实行了市场经济制度,经济运行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卖方市场逐步转为买方市场。随之而来,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重工业领域尤其严重。如何认识和度量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对于中国的投资和经济增长有何影响,以及如何治理产能过剩,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领域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出现深度回调,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增速已进入中长期回调阶段,经济运行自身存在较强的下行压力,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扩大,加大了GDP增速的回调幅度。同时,2008年8月份以后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急剧下滑,前期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造成的国内经济利益损失迅速显现以及企业为应对外部需求收缩采取的去库存化措施,也加大了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经济增速的回调幅度。目前经济回暖迹象仅仅是政策性反弹,尚未转化为真正的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15.
外部经济失衡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经济失衡是中国经济面对的一个重要外部矛盾。外部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是中国与美国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巨大,贸易摩擦增多,西方国家增强了贸易保护以便限制中国产品出口,导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外部环境恶化和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失业加剧。为解决面临的困境,中国需要从对外经济战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6.
2018年中国经济总体较为平稳,但也出现了一定的下行压力。主要表现为:投资和消费增速下滑幅度较大;出口增速出现回落迹象;民营企业利润显著下滑;企业用工需求开始减弱;企业家、居民和银行家等微观主体信心指数较为低迷。当前,我国经济内需持续疲软,外需增长难以持续。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导致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不足,公众的乐观预期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弱,这些因素将掣肘未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宏观政策应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民企债务违约、居民消费增速过快下滑、民间投资再次快速下滑、地方债务进一步膨胀、股市持续低迷与人民币汇率贬值扰乱公众预期、外部风险对国内经济的冲击等风险,加大力度和加强协调。具体看,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加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重点通过减税降费等方式降低当前偏高的宏观税负;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加强各类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加强宏观政策的预期管理。  相似文献   

17.
该文综合评述了2003年的中国经济运行绩效、轨迹与特点以及2004年国际国内背景下中国的经济走势。  相似文献   

18.
国家统计局2012年7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0.7%;上半年,全国PPI同比下降0.6%。而一天前,温总理在江苏调研经济形势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虽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较大。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放缓甚至下滑的趋势?笔者认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  相似文献   

19.
刘钧 《经济经纬》2001,(2):99-100
闻潜教授的专著《中国经济运行与宏观调节》一书于今年5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这部65万字的宏篇巨著是闻潜教授一生皓首穷经、孜孜以求、钻研学术的结晶,也是他几十年来致力于跟踪中国这片黄土地经济运行的结果.他所提出和一贯倡导的经济适度增长与适度调节的理论,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书中指出,在我国经济运行中,造成经济增长大起大落的根源在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严重的脱节和失调,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势在必行,但是要真正实现经济适度增长,政府实行适度调节是十分必要的.可见,适度调节理论是其宏观调控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也出现了外部国际收支失衡的现象.文章根据1980-2008年间中国与他国相关数据,采用瑟尔沃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和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国际收支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总体上并没有受到国际收支的约束.据此,文章提出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