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家辉 《江苏商论》2005,(3):140-141
面对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以及加入W T O的新形势,江西要实现在中部地区的崛起,必须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低成本优势以及自然资源优势,以工业化、城市化、信息产业化发展特色县域经济为重点,建设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的“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实现江西在中部的崛起。  相似文献   

2.
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西部和东三省相继领政策之先。中部地区相对于全国总体水平或平均水平,特别是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总量、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三化”(即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及结构变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防止出现宏观经济格局“中部塌陷”,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崛起,既是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国家必须重视和解决的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中部地区要从根本上遏制宏观经济格局“中部塌陷”的出现,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卢华丽 《商场现代化》2007,(11X):233-23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国家向中部地区实施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但工业化水平与东部和沿海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没有中部的工业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工业化,所以,对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国家向中部地区实施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但工业化水平与东部和沿海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没有中部的工业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工业化,所以,对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服务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植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中部崛起的现实选择.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从现代服务业的界定入手,在具体分析影响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产业布局、服务业内部结构、基础设施、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6.
纵观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发现,全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引起中部经济发展滞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落后.通过对我国中部六个主要省份的城市化水平及人均GDP的协整检验,可以看出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落后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建设,通过构建城市群培育中部地区的增长极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资讯     
《品牌》2013,(6):4-7
发改委杜鹰:中部六省发展速度已连续五年超过东部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做客人民网,畅谈"中部崛起"话题。杜鹰透露,七年来中部崛起战略取得明显成效,中部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部六省发展速度已连续五年超过东部地区,区域差距有所缩小。杜鹰介绍,这七年崛起的效果概括为如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大,有塌陷之危.因此,我国提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并制订了具体的规划和措施.促进中部崛起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必然.其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促进中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部六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从宏观环境、发展规模、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发展潜力五个方面选取了19个指标,对其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发展与中部经济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商业时代》2006,(27):106-107
中小企业是实现中部经济崛起的重要因素,是解决三农问题、城市化和工业化问题、市场化问题的强大动力,也是推进中部崛起的引擎。因此,依托中小企业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必然要求,也是中部崛起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0.
杨燕曦 《现代商业》2011,(32):83-84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需要建立城市群带动机制,3+5城市群是湖南实现中部崛起的关键力量,但是3+5城市群与兄弟省份的城市群相比还存在诸如投资环境不优化、消费市场不旺盛、产业结构不合理、外贸出口规模小等诸多问题,必须通过继续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等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渠道"若"渠"     
<正>销售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管理工作。消费者需求是企业营销源头活水,销售渠道如灌溉系统。从中国农民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田间管理经验中,我们的销售工作似乎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事实上,在我们的销售工作中,制造商这一大水库,一直控制着整个灌溉系统流量。经销商是分散在各地的小水库,它从制造商那里获得水,并通过水渠向田间送水;零售商就是田间地头的蓄水池,农民从池里取水浇田。从大水库列小水库再到  相似文献   

12.
曹玫 《电子商务》2005,(1):37-39
<正>一旦诚信问题被化解,网上商城与传统卖场的尖峰对话时刻也将不远矣在国美、大中、苏宁三大巨头奋力鏖战,分角必争之时,数码网上商场的主力“搜易得”,消除羁绊,大举发力,提前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它的参与,使零售业的市场格局变得更加微妙,也让三大巨头深感危机。  相似文献   

13.
14.
15.
茅于轼 《大经贸》2001,(7):12-14
茅于轼要为中小企业正名。在国外,政府"帮小"不"帮大",在我国,政府是"帮大"不"帮小",中小企业甚至往往成为打击和刁难的对象。这几年,政府花大力气关闭五小企业,理由是技术落后、破坏环境、恶性竞争。茅于轼认为,三条理由似是而非,都站不住脚。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就必须善待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6.
"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上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者合一研究的文章很多,有的观点则将两者归为“异名同质”问题。本文从物流与供应链的概念、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研究的对象及内容出发,针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的认识提出质疑,认为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并不能证明二者工作性质的一致性;既要看到二者部分管理内容的重合性,也要看到管理范围的局限性:“企业物流一体化”向“供应链一体化”的转变,是对物流服务对象的认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既有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的一面,也有其各自的运行规律,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不仅对设置与专业发展相关的课程、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企业清晰管理组织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准确分析全球技术贸易的格局及中国所处地位的基础上,力图从理论上探讨“新技术民族主义”的合理性,进而深刻地认识基于WTO规则下的技术贸易和技术发展的实质和特征,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及其措施,以促进中国的科技进步及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韦峰 《大经贸》2001,(8):90-91
2000年底,由美国中国商会、美国太平洋开发集团、美国零售连锁企业协会和美国采购商联盟等联合组织的美国采购团,开始了在华的第一轮采购.按照规划,从当年12月份开始,美国将派遣采购团每月来华采购一次,预计年采购额将高达4亿美元.大采购的第一站选在了美方认为国际贸易发展最先进的北京地区,计划中的采购金额为4000万美元.而最后结果却出人意料,首轮采购以无果告终.分析造成这一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北京企业的电子贸易化程度太低,无法与美方习惯采用的电子化、网络化国际贸易操作方式配合协作,因而不能正常地进行商务沟通和运作.……  相似文献   

19.
现今的营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发现顾客的芳心已越来越难打动,顾客的购买已越来越精明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