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职业教育,是民族地区实现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我国教育和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对云南省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现状作了分析,认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切实解决职业教育存在的关键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孙艳萍  李伟 《全国商情》2010,(1):95-96,117
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政府和谐行为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保障,深刻理解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是构建民族地区政府和谐行为的前提。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的特殊性,阐述了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政府和谐行为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政府和谐行为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湘西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比较落后。本文围绕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培养人才的问题,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现状等,提出了湘西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以期为湘西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助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加快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赶上发达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是民族地区的既定目标。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湖北民族地区由于受历史、区位、体制、民族宗教观念等条件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我们要立足实际。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资源潜力、生态状况等条件,正确地选择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创新,相信我们民族地区的经济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民族地区师生关系的和谐有利于民族地区师生的成长,有利于民族教育事业的健康高速发展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发展。论文以甘孜州为例,通过对甘孜州师生关系现状及原因分析,着力从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差异、彰显爱的力量、架构师生的桥梁,点燃学生的希望等几个方面对民族地区的和谐师生关系进行探索,从而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民族构成的,民族或繁多或单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大国.在国家整体布局发展道路中,早已制定了可持续发展道路,但是在资源丰富且相对落后的西部民族民族地区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切实施行.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任务在于,加速经济发展,减缓并消除贫困,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呈现,在实现民族地区的繁荣和现代化的同时更好做到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部民族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其现代化起点低、进程慢,仍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借助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加快工业发展,应该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首要选择。要充分发挥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的作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要走资源的物权化道路。完善中国的资源物权制度,充分发挥物权的激励功能,是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8.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快慢,不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制约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除历史因素外,主要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状况及其利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民族教育研究在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先导性作用。新时期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工作的原则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教育研究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大力推动民族教育研究的理论创新;坚持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方向;坚持传承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新时期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有:民族教育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问题的深化研究,民族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问题研究,民族教育的特殊政策研究,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问题研究,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国际比较研究,民族认同与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教育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丘区县一般没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基础,而且,多数丘区县也没有山区和民族地区那样的资源优势。因此,发展丘区县域经济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路。实现县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互助发展不失为一种发展丘区县域经济的新模式。罗江县的实践表明:丘区县完全可尝试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县域内产业的发展又可反哺职业教育。二者良性互动的关系,能够推动丘区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选择。文章从生态经济的基本内涵及特征、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现状、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及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对策等五个方面对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理解与包容——回汉关系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典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世界的理念具有民主平等、和睦互信、公正互利、包容开放的涵义.中国民族团结的模本.特别是汉族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之间和谐一体的典范经验也具备这些特征.通过对中国回汉关系的研究,阐述了相互理解、尊重和包容,关心、支持和信任是民族关系和谐的前提;要真正实现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民族之间的互知、互谅、互容、互惠是非常重要的,民族之间只有求大同、存小异,才能同生共存,和平共处的伟大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伦理—经济—生态:民族地区开发自然资源的价值观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要发展,必然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但如果对自然资源只开发不保护,或者用一种功利主义价值观进行开发利用,将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经济、社会问题.民族地区一般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所以对于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更要慎重.生态伦理观强调资源的多重价值,反对把资源仅仅还原为经济学上的资源,这种价值观能够较好地指导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可较好地解决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与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4.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交混杂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大,分布也广。研究如何有效增加民族地区农牧民收入,对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乃至全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蔡寅春 《大众商务》2010,(16):32-32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民族构成的,民族或繁多或单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大国。在国家整体布局发展道路中,早已制定了可持续发展道路,但是在资源丰富且相对落后的西部民族民族地区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切实施行。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任务在于,加速经济发展,减缓并消除贫困,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呈现,在实现民族地区的繁荣和现代化的同时更好做到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三年,本文基于灾后重建的成果总结及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现状,从实践层面梳理了乡村绿道生态建设和文化职业教育培训之间的紧密联系,总结出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统一加强调研规划和多元培植乡村旅游风貌,依托实施项目和教育培训,促进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天然橡胶产业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最有特色的产业之一,分析与认识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加快云南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将其建成边疆民族地区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以促进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扶持和帮助各少数民族共同脱贫致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祥和的新云南.  相似文献   

18.
万力 《现代经济》2007,6(9):61-62
本文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研究入手,通过对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实现贵州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实现贵州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贵州是一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省份,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资源最重要的载体,实现民族村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借鉴其他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贵州民族村寨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西部民族地区具有典型意义的恩施州的相关资料分析发现,中西部民族地区第一、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其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第三次产业的拉动和贡献,而且波动较大.从产业结构比重、产业结构变动度、产业结构转换速度、产业结构偏离分量等指标来看,中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呈"三一二"发展格局,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素质较差,而且处于激烈的演变过程之中,向合理化方向演进的空间极大.为此应采取推动涉农产权改革,适度发展规模经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加大支柱工业的发展力度,逐步提升和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加大与第一、二次产业的联系,重点发展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整体效率和服务水平;重点投资和推动职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满足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需要等措施来优化调整中西部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