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出口信贷这三大出口鼓励财政政策对于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三种政策对于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都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经过检验三种政策对不同要素密集度产品出口影响的实际所产生的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出口退税政策对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及技术密集产品出口的影响均十分显著;(2)出口补贴政策(研发性)对提高中国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呈显著正相关,与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关性不明确;(3)出口卖方信贷政策对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影响不显著,对增加中国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黄芯  林琼慧 《经济师》2013,(5):178-179,181
近年来,浙江省出口贸易额不断上升,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且不少省外务工人员也纷纷选择落户浙江的中小企业打工。因此,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使得浙江省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但从当前国际环境来看,由于浙江产品素来以"低价"著称,使得进口国相同领域的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外国政府以"保护本国企业"为由,对浙江劳动密集型产品采取大量反倾销措施,使浙江中小企业面临更多的出口风险。文章对浙江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研究新形势对浙江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提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快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利用劳动力资源丰裕的优势,大力发展玩具、鞋帽、服装、电子配件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获取比较利益,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和供求规律的作用下,进一步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困难重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一、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的困境困境一: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对出口总额的边际贡献率下降了。目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是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主要来源,也是出口总额的主要构成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值下降,直接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对出口总额的边…  相似文献   

4.
1996年,上海、浙江实现了外贸出口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河北虽是外贸出口大省,但近几年外贸出口规模和经济效益都不甚理想。对比上海、浙江,河北的差距主要在于外贸出口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一般贸易出口比重大,加工贸易出口比重低;外贸企业出口比重大,代理出口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少;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少。河北外贸必须认真学习上海、浙江外贸发展的经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优化外贸出口结构,通过强化内部管理,调整经营结构,寻找最佳效益增长点,通过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扩大出…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轴承产品出口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本文分析我国轴承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地区结构、市场结构和出口经营主体结构的特征与演变规律。我国轴承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总体反映了我国劳动力资源的禀赋和比较优势特征;东部地区是轴承产品出口的主要区域;轴承产品出口市场比较集中;轴承产品贸易的市场化程度在显著提高,但国有企业出口比重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6.
SA8000作为发达国家推出的一个道德规范标准,其实质是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一种新型贸易壁垒。这一标准既违背了WTO公平竞争原则,又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的发挥,短期内造成出口数量下降,长期将延缓外贸产品结构的优化。对此,我国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减少SA8000强制实施对外贸出口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1989,(2)
<正> 从有关部门获悉,国家计委最近对我国今明两年对外贸易提出了新的总体规划,总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的外贸必须与国内生产建设规律、产业结构和市场安排紧密衔接,要对国外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市场的变化随时做出灵活反应。规划具体内容是:一、在出口方面: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调整出口结构,逐步提高机电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重。积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轻纺产品、  相似文献   

8.
朱冬梅  李宝永 《经济师》2005,(11):74-75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提高很快,但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仍然较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成效仍不明显。因此,要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提高有正确的认识。文章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迅速提高是产业转移的后果,而非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并提出一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中国出口结构变迁的数据分析后得到三个发现:一是作为全球劳动力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比重快速下降。二是出口结构不断转向包含更多人力资本的技术类产品,表明劳动力要素禀赋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三是制造业中的资本密集型工业的出口竞争力还很弱,预示着提升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是未来出口结构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10.
肖黎 《经济师》2011,(10):16-17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的对外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湖南出口商品结构却不尽合理,存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大、出口工业制成品档次较低、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比重偏低、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因此湖南应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促进湖南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出口产品基地,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来优化湖南出口商品结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出口增长波动日趋明显。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借助HP滤波法从总体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中国的出口增长波动,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波动整体呈现向上扩张趋势且波动日趋明显。其中,原料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最慢,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持续性最强;资本密集型产品部门出口增长扩张收缩能力最强,增长最不稳定;易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最快,难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较快;总出口增长和结构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表明,总出口增长波动和五类产品出口增长波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可能出现失衡。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外经贸发展的困境和战略缺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要在贸易大国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贸易强国的目标已经日益明晰,但要真正成为一个贸易强国并非易事,我国至今对外经贸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其主要表现在:1.产品结构方面的困境。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与产品附加值还不高,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国际知名度较高的产品匮乏。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比重的27.9%,远低于发达国家40%以上的平均水平。同年我国加工贸易占出口总额比重达55.3%,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我国这类产品的出口比重达90%;外资企业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7%,其高新技…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近年来贸易出口量总体稳步上升,所占的世界出口额的比重也很大,但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依旧长期呈现低端化趋势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相似文献   

14.
2004年,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已相继开始强制推行一种新的国际贸易标准——SA 8000(Soc ia l A ccoun tab ility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由于我国产品结构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成本是我国重要的比较优势,而受SA 8000约束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以该标准为代表的“道德壁垒”对我国外贸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从阐明SA 8000标准的由来、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趋势入手,着重分析了该标准对我国产品出口形成的冲击和挑战,进而提出了积极应对该标准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力 《生产力研究》1997,(4):41-43,47
作者说,在目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讨论中,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变劳动密集型经济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经济。以此为依据,外贸领域内抑制和否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观点日渐突出。作者对此持不同看法,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否定劳动密集型经济,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仍需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结构角度看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借助HP滤波法从总体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的出口增长波动,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波动中,原料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最慢,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持续性最强;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扩张收缩能力最强,增长最不稳定;易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最快,难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较快。总出口增长波动和上述五类产品出口增长波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影响因子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浙江省出口的实际情况,笔者在本文中选取了五个主要的商品出口额来代替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额,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试图对影响浙江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例下降的长期和短期因素做出一些分析,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SA8000是欧美发达国家推行的一个社会道德责任标准,在WTO框架下也得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极力推行,用以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作为一种新型贸易壁垒,这一标准限制了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的发挥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文章认为应客观认识和积极应对此标准,以促进我国出口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1980-2008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劳动密集型及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出口额的数据,利用虚拟变量、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Granger)等计量经济方法,就FDI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内部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度量,建立模型并得出结论,研究发现:在对FDI投向产业、行业的正确引导下,FDI对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出口的拉动作用要大于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从而使得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额的比重相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得到了有效提升,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内部结构的优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浙江外贸出口中的比重很大,在现阶段浙江外贸出口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引用金融危机前后浙江外贸的进出口数据,以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教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方法,对浙江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