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联想集团副总裁刘志军而言,全面负责联想手机业务无疑是他职业生涯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随着联想集团的掌上移动业务由原来的“绝代双骄(PDA,手机)”变成现在的“孤独一枝(手机)”,刘志军实际已经没有选择,没有退路。  相似文献   

2.
在“讨伐”中国经济学家的声浪中,我 蓦然想起了顾准先生“用鲜血作墨水”写 作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我刚刚读完新近 出版的《顾准画传》,书页上留下斑斑泪 痕。我不是性情中柔弱的人,可是顾准先 生的人格魅力,让你无法 自已。顾准不仅是一位伟 大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 更是一位令人景仰的“道 德的实践者”。许纪霖教授 在《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一 书中说,“顾准本人很少有 道德的话语,我们翻遍《顾 准文集》,没有发现任何的 道德高调,只有对传统理 想主义的冷静反省。他个 人的道德高尚不是通过高调实现的,而是 以悲壮的身体力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费秉勋 《中关村》2004,(3):115-116
《周易》本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总纲,《四库全书总目》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江湖术士把算卦称作“周易”并出了一本冠以“周易”之名的算卦书,以讹传讹,从此“广大悉备”的《周易》便蒙受误解,被和算卦画上等号,至今难以拨正。周易之学于是发酵、变味,在一些人那里甚至腐烂。这实在是由于“道听文化”的作崇。  相似文献   

4.
萧惑之 《中关村》2009,(6):112-115
权当序言去年秋天,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成为国人的畅销书。我只因出版商的一句广告语——“温总理读了百遍的案头书”——触动了神经,买来阅读。今年春节,又是因为出版商的一句广告词——“《沉思录》作者马可·奥勒留之先师巨著”——吸引了我的眼球,这位“先师”就是古罗马奴隶出身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这部“巨著”就是《沉思录Ⅱ》。两部书稿,  相似文献   

5.
记得在大学读书时,林语堂老先生的《生活的艺术》一书曾让我茶不思、饭不想,着迷了好一阵子。至今,他的充满“抒情哲学”的笔调和那种“和草木为友”,“与土壤相亲”,“灵魂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就觉得很乐、极满足”的悠闲陶醉仍然留在我的记忆深处。然而,这些在全球经济、市场大潮的今天,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来说,上面的一切却简直成了一种奢望。  相似文献   

6.
赵为民 《中关村》2004,(7):110-110
《刀子和刀子》。这部首印3万册的青春小说,四大名刊主编隆重推荐,被认为“是残酷的诗”,甚而队为“这是我近年看到的最好的青春小说”;“一部典型的中国式《麦田里守望者》”。但也有人激烈地批评它,觉得它太尖锐了,也太袒露了,把青春的迷惘和放纵宣泄无遗。  相似文献   

7.
张颐武 《中关村》2014,(4):96-96
我的新书《年轻时——张颐武解说人生警语》出版,这部书是我近年来对人生警语的解读阐释的文字的结集,主要选自我的微博。这些文字多数有一个程式,就是常以“年轻时”开头,以“古语说”引一句古语结束。在微博上,这样的文字也受到了不少年轻朋友们的欢迎。他们觉得这些文字对于他们的人生多少有些参考的作用,让他们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8.
张醒生 《中关村》2012,(8):122-122
当我收到王厉子著《可可西里档案——青新藏三省合围“一号行动”解密》一书的文稿时,仿佛时间女神又把我从春天的京城拉回了令我难以忘怀的十一年前,拉到了美丽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那片神奇的土地,拉到了在那片神奇土地上的宝石——可可西里……可可西里在中国默默沉睡了亿万年的“睡美人”被世人所知,是源于一个人,他叫索南达杰,他为保卫美丽的可可西里和高原精灵藏羚羊,与疯狂的盗猎分子展开了英勇的战斗,他中枪牺牲后依然保留着举枪朝盗猎分子射击的雄姿曾感动了亿万中国人。  相似文献   

9.
赵超 《中关村》2004,(6):37-38
时下,全国人民大力倡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全过程”的时候,我想起了被称为“激情学者”的胡鞍钢先生。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他15年前即1989 年写出的“中国第一号国情报告”——《生存与发展》。“报告”的主题词十分明确: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这正是后来被党和国家采纳的“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内涵。让我极其敬佩的是,在“唯上”、“唯书”之凤盛行,“一个脑袋”主宰一切的世风甚烈当中,胡鞍钢敢反潮流,“只唯实”,别开生面,真情告白,无畏“罪名”,为追求真理而“耐得住寂寞,经得住喧闹”。  相似文献   

10.
张永利 《中关村》2004,(1):40-41
记得在大学读书时,林语堂老先生的《生活的艺术》一书曾让我茶不思、饭不想,着迷了好一阵子。至今,他的充满“抒情哲学”的笔调和那种“和草木为友”,“与土壤相亲”,“灵魂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就觉得很乐、极满足”的悠闲陶醉仍然留在我的记忆深处。然而,这些在全球经济、市场大潮的今天,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来说,上面的一切却简直成了一种奢望。  相似文献   

11.
《狼图腾》:到底是什么图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晖  王军 《中关村》2004,(11):110-111
我得承认,自己是怀着很大的兴趣甚至不无猎奇的心态翻开《狼图腾》这部充满“奇情异景”、“奇思异想”的书。作为小说——一种关乎人物、人性和人间百态的文体,它独出心裁地撇开了作为“宇宙菁华”、“万物灵长”的人,而把笔墨对准狼——自然界一个不无神秘而恐怖的物种,试图为狼立传。煌煌五十万言,狼成为这部小说的主角,它的生活形态、习性以及为生存而博杀的过程,成为通篇描写的对象;而故事里的人,则成了它的观察者和阐释者。但这又不是一本科普读物,甚至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动物小说,作品创造出一个叙述主人公,描写了他从怕狼、打狼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纯  CFP 《中关村》2006,(12):106-107
“郎旋风”曾掀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大不小的一场风波,至今人们还记忆犹新。“郎顾之争”以顾雏军锒铛入狱,画上了悲惨无奈的句号。“旋风”过后,当人们冷静沉思言犹在耳的论争时,殊不料郎先生又放言“中国高科技”问题,“吹皱一池春水”。今年的初春时节,郎咸平教授出版新作——《科幻》。乍看《科幻》这样的书名,似嫌费解,细读之后,方知这是一部严肃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评判”的经济著作。用编者的话说,这是“一部值得所有行业和企业借鉴的发展战略案例集”。为什么书名叫《科幻》呢?惟有拜读完全书才能悟出“此中意味”。此外,…  相似文献   

13.
慕鲁 《中关村》2006,(11):112-113
金秋时节好读书。在国庆长假期间,我拜读了两部关于梁漱溟先生的著作:一部是《梁漱溟读书生涯》,一部是《国学大师丛书·梁漱溟评传》。有人称梁漱溟先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儒家”,窃以为言之过早了。时下的国学热中,不乏儒学的追捧者,也不乏可以称为“大儒”的学者。梁漱溟先生高寿九十有六,他的漫长人生旅途,饱经沧桑,几经多事之秋,不论是“城头变幻大王旗”,还是“喜看稻黍千重浪”,梁先生始终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先生“特立独行”的一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始终与书为伴,在卷帙浩繁的“故纸堆”中追求他的理想世界。梁先生…  相似文献   

14.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秘书门”事件和《逃离外企》.实质上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外企的职权压榨外企白领最爱的一首歌曲就是《嘻唰唰》。“欠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受够了闷气的外企人内心热爱《嘻唰唰》,简直就是言为心声.发泄完了不满就开始用脚投票.跺跺脚毫不犹豫.决然地离开了这个当初朝思暮想的地方,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 《逃离外企》出版后.一时间.百度上“逃离外企”的搜索  相似文献   

15.
“可以让我先复印吗?我有急事。”与“对不起,我要复印,能让我先来吗”乍一看这两种表达没什么区别,但表达方式不同,收到效果也的确不一样。在《影响力》一书中给出了这样的统计结果:前一种“请求 原因”的方式几乎收到了100%的效果;后一种表述方式,效果可能只有60%。  相似文献   

16.
崔墨卿 《中关村》2005,(11):117-117
阳台山最早迎来北京的日出昆玉河流淌着一幅《清明上河图》海淀,一部斑驳古朴的史书人勤劳,个个生龙活虎地富庶,攥一把肥的流油冬揽“西山晴雪”春望“蓟门烟树”秋看香山枫叶夏观“玉泉趵突”“三山五园”再展明清斑烂画图“西山八院”把“辽金风月”重塑我自豪,我是海淀人她的沧桑巨变令人欢欣鼓舞沃野坦荡蓬勃着鲜花绿树大地葱笼疯长着座座高楼海淀,一艘扬帆远航的巨舟科学城灯火如炬如炽照亮了科技兴国之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如火如荼闻名遐迩的中国“硅谷”昨日的“京海”“科海”光耀神州今天的“联想”“方正”世人瞩目她给现代化插上…  相似文献   

17.
叶雷 《中关村》2011,(9):84-8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你承认不承认,你都已经被卷入了经济的漩涡之中,如何在这个漩涡之中“立”而不“废”呢,这就需要对经济走势或日经济周期的把握了。《我在高盛的经济预测法》,就是一本谈论预测经济走势的书。作者约瑟夫·H·埃利斯,是高盛集团的合伙人,一位有着35年行业分析背景并连续18年被著名杂志《机构投资者》评为华尔街第一零售业分析师的天才。  相似文献   

18.
萧惑之  李春晓 《中关村》2010,(9):112-112
缙云山为蜀中名山之一,素有“小峨眉”之称。“登峰远眺,群山叠翠,大江碧流;尤其是狮子峰的太虚台,是观赏日出的好地方”。日前在《每周文摘》上读到一篇《揭秘缙云山道家养生班》的文字。我对“养生”之类的鼓噪,原本是不以为然的。只是文章的“肩题”上写着——“马云、王菲、张纪中等名人麇集”,文中透露“上山‘闭关’的名人过百”,这也就吸引了我的眼球。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2011,(10):46-46
《证券时报》日前发表黄小鹏的文章说,在最新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中,中国前总理朱镕基强调“要把我们的政府建设成一个廉洁的、高效的、廉价的政府。”他还说,  相似文献   

20.
启蒙     
夏颖奇 《中关村》2013,(4):118-119
人生美好,旅途烂漫。不管后来读多少书走多少路,曹碧山、张洁朴两位老师就是我的启蒙恩师,那个小小的简陋阅览室,就是我面对大千世界的出发之地。现代汉语词典说,"启蒙"是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我觉得说白点儿就是开窍儿。我两岁时母亲就教我识字,到五岁已能认得上千。母亲是海拉尔铁路医院的护士,用废药盒剪成字块,一面写字一面写拼音,二百个字穿成一串儿,五六串儿挂在木板房的一排钉子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到小学二年级时我已经把《铁道游击队》看得烂熟了。我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