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从词义上辨析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异同 ,包括诺斯在内的一些新制度经济学大师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但是在诺斯的字里行间 ,我们仍可以体会出制度创新的含义。下面是诺斯在注释中对创新和新的创新含义的表述 ,“为了进一步明确发明、新的创新和创新的含义 ,可以考虑下列例子 :当约翰·洛克菲勒意识到通过某种特别的机构安排可以操纵和控制一些公司 ,他发明了工业组织的托拉斯体制。当他将这一形式运用到标准是由联合体时 ,这是一个新的创新。将它再运用到其他工业则说明了创新的传播 (那里的运用只是创新而已 ,不是新…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切工作的指南 ,工会组织更应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故工会组织应与时俱进 ,在理论、体制、机制和方法上不断创新 ,真正起到党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制制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加入WTO将从外部推动我国经济改革中的制度创新过程。首先,政府的职能应加以转换;其次,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藩篱;第三,在国企内部和外部引进多种所有制结构;第四,修改我国的市规则,使之与WTO的原则一致。 相似文献
6.
7.
“浙江模式”转型中的社会资本投资与“战略再嵌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与经验案例都证明了,基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认知和能力方面有效分工的社会资本互补投资而形成的多律协调的制度体系,能够满足经济组织伴随竞争环境日益开放的演化需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的浙江模式转型历程,在总体上也符合社会网络诱致的嵌入→脱嵌的演化特征。然而,为避免在开放过程中因国际代工偏好而造成的低端价值链锁定危机以及企业家社会网络单维演化的缺陷,目前迫切需要以创新型组织为导向,在关系与结构的二维战略再嵌入过程中激励社会资本的互补性价值投资活动。在转型中,盲目放弃内源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是不明智也是不经济的。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中促使社会网络与集群经济的协同演化,是战略再嵌入的政策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理论界关于制度创新是整体性创新还是部分创新,是渐近创新还是激进创新和我国体制创新中存在的较大分歧,从理论上论证了制度创新的整体性问题,提出我国制度创新是整体性创新的新论点。 相似文献
9.
周少东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9,(5):14-18
产业经济学对于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一直存在着理论上的争论,垄断和竞争哪一种市场结构能够更好地促进创新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话题。实践中我国一方面提出要通过企业做大做强促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另一方面又通过法律等形式对企业垄断行为进行规制。基于知识溢出、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产业生命周期等三组外生变量,文章梳理了西方产业组织理论有关“熊彼特-阿罗”争论十年来的最新发展,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对我国现阶段反垄断和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阐明了创新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探讨了实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企业制度的创新与继承程必定一、创新与继承:全业制度变迁的双重机制企业制度的安排主要有三种方式:自愿安排、政府安排和介之于两者之间的合作安排。不同的安排方式形成不同的企业制度,但是,无论何种企业制度,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企业行为的各种规范。企业... 相似文献
12.
现有文献鲜有研究高铁开通引发的FDI流动对城市创新究竟存在何种影响效应。本文使用1999~2018年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高铁网络对沿线城市创新的影响效应与机理。研究发现:(1)高铁网络对沿线城市的高质量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但对应用型创新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2)高铁网络引发的FDI流动导致沿线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进而抑制了城市高质量创新驱动发展进程,其解释效力达到30%以上;(3)FDI借助高铁网络流动主要导致高研发强度城市产生了“逆城市化”现象。本文为政府利用高铁网络在全国层面引导FDI合理流动并推动沿线城市高质量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经验数据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制度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制度特别是产权制度的进步,是经济进步的决定力量."制度悖论"就是在思考人们为什么会长期忍受低效制度这一问题所提出的.本文将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应用有关制度演进的有关理论,对金融市场上的制度创新进行分析,试图寻找出金融市场具有相对高效制度的原因.本文主要考察了金融市场上由正外部性诱致导致的制度创新,并由此得到一个"制度悖论"的可能的解. 相似文献
18.
江苏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徐塘公司)始终坚持以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人才森林"计划为抓手,确立"逐步完善工作基础,突出解决重点需求,分层次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三结合"、"三贴近"、"三为主"的工作方法.具体来说,"三结合"即:全员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基础培训与更新培训相结合、教育培训与人才激励培训相结合;"三贴近"即:需求贴近工作实际、培训内容贴近工作岗位、培训方式贴近培训对象;"三为主"即:需求培训、岗位培训、专业培训,逐步建立"培养计划顶层设计、三级网络层层深入、教育培训全员参与"的教培工作新格局,创新构建"多维度"人才培养体系,为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的员工队伍"三支队伍"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创新”1 “创新”的含义。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对“创新”的说法是“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列入经济系统的过程”。苏州大学的乔耀章和芮国强认为“创新”的基本内涵包括 :“其一 ,创新应当表征出自觉地合规律性 ,以免创新主体的自发性、盲目性和随意性 ;其二 ,创意虽无穷 ,资源则有限 ,创新应当拥有原创性或首创性即前所未有 ,这是创新的原义或本义 ;其三 ,与合规律性和原创性相适应 ,创新应当努力站在前人的肩上 ,具有文明、健康、进步和发展性或不可逆性、传承文明与开拓进取的统一性 ,不可庸俗地将任何‘新’都… 相似文献
20.
制度效率的“短板”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总效率具有递减的规律,产权、国家和契约这三个要素对制度效率具有强有力的制约作用。基于这一基本假定,我们把产权、国家和契约这三个影响制度效率的要素作为变量构建了包括"短板"与制度效率相关性分析、"短板"判定、"短板"治理等内容在内的"制度效率‘短板’理论",并且对这一理论做了简要的微观与宏观拓展。目的在于针对不同的制度,人们可以更精准地找到提高制度效率的切入点,从而避免大量社会资源的无谓损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