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游资是在世界范围寻找盈利机会的国际短期资本的一部分,又称“国际热线”。其投资对象主要是外汇、股票及其衍生产品市场。国际游资具有停留时间短、反应灵敏、隐蔽性强等特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目前活跃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这类资金在72000亿美元以上。国际游资按投机性大小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一般的套汇、套利或证券投资资金,投机性不强,其持有人主要是各种基金、跨国公司、证券经营机构。  相似文献   

2.
苏培科 《董事会》2008,(9):70-72
有报道称,一些狙击越南等亚洲其他国家的西方游资又开始转道中国。在这种关键时刻,管理游资的流进流出、加大境内资本管理、建立危机防火墙,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中国纺织经济》2003,(2):10-15
从中国入世到现在,可谓“涉世未深”。我们可以从宏观经济、政府入世和资本市场三个层面折射中国“入世效应”的点滴经济效应。从宏观经济看,外界对中国入世后,可能成为亚洲经济增长引擎的赞誉也许是溢美之辞,但中国经济的确出现了加速迹象:从政府职能转变看,阳光正透射到这个领域:从股市看,入世带着资本市场走到了新的路标。  相似文献   

4.
石油美元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石油美元规模剧增的根本原因是石油市场供求失衡,内部原因是石油出口国国内吸收不足,制度性因素是石油以美元定价,外部因素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和国际投机活动盛行。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石油出口国更加注重从长期性、战略性角度利用石油美元。石油美元投资趋于多元化,投资方式趋向市场化。石油美元的回流使得美国有足够的资本流入弥补经常项目的逆差,从而使全球经济失衡维系在“脆弱的均衡”上。石油美元对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产生影响,并给国际衍生品市场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进入新兴市场的石油美元往往具有游资性质,增加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体系风险。我国应积极拓展与石油出口国家的经贸与能源合作,高度关注石油美元对未来主要国际货币地位的影响以及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i借鉴石油出口国在外汇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以审慎的态度和着眼长远的角度来管理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5.
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技术,利用EXCEL统计软件,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公司层面研究煤炭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发现资产流动性和成长性对我国煤炭企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存在显著影响。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两类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决策没有显著影响。提出了把握成长性,优化资本结构;保持合理的举债能力,注重利用负债的税盾作用;加强管理水平,提高资产的营运能力;在资本结构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到公司长远发展产生的资金需求,进行长远规划。  相似文献   

6.
(六)基于以上分析,我坚定地认为,银证合作是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竞争力、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顺应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未来中国的银证合作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是建立适当的资金管道,实现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互动。在银证合作中,首先的问题是,在建立风险防火墙的前提下,在二者之间建立多种管道,促进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互动。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资本市场的发展是要分流银行体制资金的,问题的关键是,这种“分流”的管道如何设计?是堵住这些管道?还是不断地疏通这些管道?我们应该…  相似文献   

7.
羽良 《董事会》2006,(4):28-30
在很多人看来,张五常和郎咸平都是中国改革的“旁改者”,“局外人”,然而,为什么是两个局外人,对中国改革产生如此至深且剧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8.
王钦 《工业经济》2007,(3):57-63
跨国公司并购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表现出了新的动向,在全球战略协同、市场竞争优势和技术溢价等因素的驱动下,跨国公司加快了对中国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并购的步伐,并有可能产生“挤出”、“虚入”和“扩散”等三方面的负面效应。基于此,应对跨国公司并购行为的公共政策选择,要从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和并购监管三个层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家庭数字经济调查数据库(CHDES),编制了一套中国居民数字化指数(CIDI),全面度量了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渗透程度,从微观视角研究数字化水平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和机制。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当CIDI提升1个标准差(0.13)时,居民收入将提升5.93个百分点,且该结果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异质性分析中,本文发现,随着数字经济的渗透,农村和县城居民可以通过线上经营等渠道获得更显著的收入增长,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也推动了数字化人才加速向高薪资水平的产业集中,扩大了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机制分析中,本文构建了纳入居民数字化水平的收入函数,检验了数字化水平可以通过提高劳动时长或劳动参与率提高收入(“赋能效应”),以及调节居民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构成的资本组合提高收入(“倍增效应”)。本文拓展了对微观个体数字化水平的度量体系,为推动数字经济包容发展提供了基础数据、研究框架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价值链重构和逆全球化发展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物流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即“两业融合”),国内外学者也积极针对两业融合政策展开了相关研究,但既有研究缺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深入探索。因此,本文以国家发改委等出台的《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政策为研究对象,选取中国2018~2022年的614家A股上市的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通过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对该政策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得到3个方面结论:(1)“两业融合”政策对我国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的绩效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2)由于组织惯性等原因,“两业融合”政策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性;(3)在影响的异质性上,尽管有组织惯性作用,但“两业融合”政策对规模较大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好,对规模较小企业的促进作用反而不明显。在所属行业上,“两业融合”政策对制造企业的促进作用比物流企业更大。在地区差异上,“两业融合”政策对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显示出经济发达地区的先发优势。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促进“两业融合”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压锅”中的温州企业,已经开始在治理结构、褪家族化等层面进行一系列改变。 2004年11月接任温州市委书记的王建满,上任两个月就提出了“一号工程”——招商引资。与许多理论家一样,王建满也认为,单靠温州企业自身的发展演进太缓慢,必须引进外来资本的力量,改变温州企业固有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刘俏 《董事会》2012,(8):104-104
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流向之谜”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制度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甚至可以这样讲,在中国诸多急需大量投资和资本形成的领域中,制度层面上的“资本投入”是缺口最大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
论企业社会资本的有机构成及功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内外个人及组织之间的社会信任网络。它是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信任网络相互联系、相互平衡所形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企业生产能力、创利能力及企业生存发展的社会根基。企业社会资本的重要价值,是揭示了全球化、信息经济背景下。根植于关系、商誉、品牌等无形资源的“体系优势”、“动态柔性”和“创利能力”超越传统工业时代的区位优势、静态资源和生产能力,成为企业持续创新和竞争优势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兴企业自主创新陷阱的突破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中国新兴企业自主创新极易出现的两种陷阱——“失败陷阱”和“能力陷阱”提出了突破路径。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本文认为这两种陷阱的根源在于割裂了两种组织学习过程的互补关系——探索式与利用式学习。于是,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提出突破这两种陷阱的路径:一是通过知识存量、企业特定的不确定性和绩效差距动态结合探索式与利用式学习:二是系统地考虑中国新兴企业两种重要的资源——企业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对探索式与利用式学习的动态关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理论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依据该理论,中国政府选择了“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故放弃“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但是,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逐步放开,汇率稳定与货币政策自主权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企业能否游刃有余地积聚人才,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物质条件,而是人才环境的综合竞争力。所谓企业人才环境,是指企业人才赖以工作、生活、交往、学习和发展的环境总和,它是一个多维的、分层面的、互为关联、层层推进的系统工程。既指物质资本、基础设施等“硬环境”,也包括价值观念、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分配体系等“软环境”。企业人才环境竞争力,就是相互作用的各个环境层面对人才产生的保障力、吸引力、凝聚力、融合力的合力。一、企业人才环境的三个层面及其作用一是基础层面。就是人们通常所…  相似文献   

17.
进入20世纪以后,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已成为经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兼并”、“联合”时常发生。但是,两个或多个企业通过某种方式组成一体后,该联合体是否真的能更有效地生产?是否能产生1+1>2的效应?ATT(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与NCR(美国一家较大的电脑公司)的一段  相似文献   

18.
刘艳 《IT经理世界》2010,(16):31-31
无论是从光大银行自身或是资本市场状况的层面看,该行的"火速IPO"无疑都引发了来自各方面的好奇心。光大银行的此次上市完全是在演绎着一场"速度战",从启动到上市花费了不到1个月,开创了先河。尽管公众对光大银行IPO的普遍反应是“闪电式”,但相比于同一阵营的其他银行,这个时间距离最晚上市的中信银行过去了3年零4个月,距离最早上市的浦发银行则有将近11个年头,光大上市成为当前中国中型银行“上市运动”的收关之战。  相似文献   

19.
作为显示企业减碳行动的重要途径,碳信息披露有利于利益相关者掌握碳排放信息,但在缺乏统一披露框架和有效监管的情况下,企业有动力夸大碳减排信息以迎合“双碳”战略导向。本文关注到企业对外披露的减碳信息与实际减碳行动之间的差别,对碳信息披露的迎合行为开展研究。理论层面,构建企业碳信息披露决策模型,讨论“言过其实”的迎合行为对碳信息披露溢价的影响,从投资者信心和债务融资水平两个角度考察溢价损失的作用机制。实证层面,以2012—2020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造迎合指数对碳信息披露的迎合行为加以识别,进而验证理论假说。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过程中的确存在迎合行为,此种“言过其实”的迎合行为会带来碳信息披露的溢价损失;降低投资者信心及债务融资水平,是碳信息披露“言过其实”造成溢价损失的作用机制;伴随地区人均碳排放、环境规制和投资者识别能力的不同,迎合行为的溢价损失效应有所差异;碳信息披露对同行业竞争对手存在负向溢出,能够降低竞争对手的股票回报率,迎合行为则对竞争溢出效应有抑制作用。本文的结论不仅为甄别企业碳信息披露真实性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为资本市场强化上市公司迎合行为的...  相似文献   

20.
企业长期以来都忽视经营带来的副作用,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外部效应”。如今,企业社会责任不再只是道德层面的议题,它也对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必须学会处理这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