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因势求变     
2007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从“稳健”转为“从紧”,发出的强烈政策信号,意味着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可能“功成身退”。  相似文献   

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8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从"稳健"转为"从紧",发出强烈的政策信号。我们邀请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梁福涛博士为本刊读者进行政策趋势的读解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确提出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标志着持续10年之久的稳健货币政策和2007年7月提出的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开始向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变。实施从紧货币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引导货币信贷合理的增长,优化信贷结构;有利于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有利于各方面对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已实行了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功成身退”,取而代之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随着当前中国经济过热趋势的显现,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伴随中国经济长达10年时间的“稳健货币政策”将适时淡出。虽然从紧的货币政策需要其它政策的密切配合,但政策的着力点已经转移到货币方面。如何解读从紧的货币政策?如何从紧?江苏金融部门如何执行和顺应这一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从紧货币政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与之相对应的是已实施了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功成身退”,取而代之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为什么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此,2008年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作为央行分支机构,贯彻好、落实好从紧的货币政策,笔  相似文献   

8.
2008年货币政策"从紧",说明流动性过剩的形势仍然严峻,事实上用"更紧"比较准确。与从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达到"双防"的政策目标,是财政政策2008年"稳健"与2007年"稳健"的重要不同之处从紧的货币政策实际隐含着各方面达成的一个重要共识。"通胀"与"经济由偏快向过热转化"背后的原因是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9.
2008年将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实施了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首次发生转变。那么,新政策给经济的方方面面会带来哪些影响呢?调控固定资产投资专家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最直接地将调控固定资产投资,防止由偏快转向过热。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0月底,城镇固定  相似文献   

10.
本刊评论员 《新疆金融》2008,(1):I0001-I0001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做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货币政策继2008年从紧和2009~2010年适度宽松之  相似文献   

12.
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一“稳”一“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中央基于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做出的。如何贯彻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和经济工作者面对的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当2008的新年钟声敲响之时,我们的耳旁仍然回响着从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出的黄钟大吕: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了10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功成身退”,取而代之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 “从紧”二字谱成了2008年货币运行的主旋律,而且为近10年之革故鼎新.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大事。我国的经济,我国的金融将随之发生哪些变化呢?各行各业将因之面临哪些挑战呢?这不但为国人,也为世界人民所瞩目。本刊这期策划愿意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今年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相较于已经实施多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说,是一个明显的变化。如何贯彻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海西经济发展产生多大影响?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最近,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由稳健变为从紧,贯彻落实好货币政策离不开基层央行,但目前人行县支行执行货币政策缺乏有效性,本文旨在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姚军 《金融纵横》2008,(8):23-26
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十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背景下被从紧货币政策取代,从紧货币政策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纵观实施以来的效果,在收缩流动性、调整经济结构、合规配置信贷资金方面取得明显效果。作为贯彻从紧货币政策的主体—商业银行在追求自身利益和贯彻政策过程中,使得从紧货币政策实施面临着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不良贷款反弹诸多挑战。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正视现实,提高从紧货币政策应用的实效显得尤为紧迫。  相似文献   

17.
从2008年开始,在宏观调控的主基调下,我国实施了为期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于基层央行而言,把总行确定的货币政策贯彻到位,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实际,从促进区域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角度出发,支持区域振兴,提升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984-2007年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回顾总结,分析了2008年从紧货币政策提出的背景。在分析了我国历史上曾实施的两次从紧或适度从紧货币政策成效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在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过程中要努力降低金融调控的机会成本,着力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过去十年我国实施的货币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是"稳健",然后转为"从紧",最后改变为"适度宽松"。本文作者认为我国在实施了一系列货币政策以及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后,依旧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既有货币政策本身的缺陷与不足的问题,也有许多因素超出货币政策影响范围的问题。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2009年就必须延续2008年的货币政策基调,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20.
从2008年开始,在宏观调控的主基调下,我国实施了为期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于基层央行而言,把总行确定的货币政策贯彻到位,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实际,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角度出发,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升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