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从投资和消费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结合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与居民消费增长率固定资产形成增长率的经济计量模型,同时用此模型分别预测了2000年和2001年GDP增长速度的变动范围区间,最后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李红松 《财经研究》2003,29(4):23-27,66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就业弹性的因素,运用差分公式法和经济增长模型法分别测算了我国不同阶段的就业弹性值。指出了差分公式法的局限性。测算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弹性水平出现显著性下滑,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弱。最后,就提高我国就业弹性水平以促进就业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经济增长质量及其改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速度 ,更要重视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就业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收入差距的合理程度 ,针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问题 ,作者提出了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考察用市场化指数表示的制度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对索罗模型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修正,提出了一个包含制度变量的扩展索罗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各省市的经济增长情况,如果控制了人口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以及制度因素的差异,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会出现如索罗模型所预测的条件收敛现象。  相似文献   

5.
陈婷  林贵 《经济论坛》2005,(10):28-30
一、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性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结构本身不协调。据2004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民经济增长9.5%,农业增长6.3%;工业增长11.1%,服务业增长8.3%。服务业的增长速度不但低于工业的增长速度,而且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化,研发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朱春奎根据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上海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葛素群对安徽研发活动对工业产出增长贡献度进行了测算,运用索罗的余值法测算技术进步的增长速度。张天教通过对湖南研发活动与产业发展的关联研究得出,产业实力与研发活动投入规模正相关,研发活动投入的增加有利于增强产业整体实力。在这些学者对不同地区研发活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的同时,一些学者还深入分析了不同研发主体的研发…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从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8,自引:0,他引:88  
学术界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以线性关系假设为前提,并未对这一假设是否合理进行严格的经济计量学检验。本文率先将近年来发展的非线性STR模型技术具体应用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内在结构依从关系的研究,揭示了二者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变化规律,并得出如下几个结论:(1)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并可以通过LSTR2模型来表达。(2)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当GDP增长绝对下降时,能源消费比GDP有更快的下降速度;当GDP增长率不超过18·04%时,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9592;当GDP增长率超过18·04%时,能源消费较GDP有更快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完全以能源的高消耗为代价。因此,应尽可能地避免经济的负增长和超高速增长。(3)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1956—1976年间,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在1977—2005年间,则呈现明显的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对技术进步的定义进行解释的基础上引出本文的选题目的,选取1999—2013年的数据,运用扩展的C- D生产函数建立索罗模型,测算新疆的技术进步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算出技术进步对新疆增长的贡献,并对各个贡献阶段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测算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行卡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卡的消费信贷功能和现金替代效应使持卡人随机的或潜在的消费需求转换为实际需求,促进了国内消费需求,进而推动了经济增长。本文在分析银行卡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理论基础上,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银行卡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程度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认为,银行卡消费已同我国经济增长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煤炭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之一,煤炭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对于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我国GDP总量、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总量的数据,首先,得到我国煤炭消费收入弹性系数依然过高的结论;其次,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长期是均衡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协整与双向因果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即政府需要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建设国家煤炭储备体系,实施煤炭供应国际化战略,以保证能源供应安全,保证我国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与社会福利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宏观公共财政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重点,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基于一个包含政府生产性公共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以我国1980—2006年的经济为样本经济,通过参数化和数值模拟考察了我国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以及社会福利损失的大小。研究发现,在样本经济的参数环境下,我国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较小,但税收的社会福利损失较大;适当提高税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原因是,税收通过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直接的促进作用要比其对劳动供给和投资的扭曲更大;税收通过提高消费增长率和休闲水平从而对社会福利有正向影响。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通过税收融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2.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资料显示,从2003年到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高点是在2007年的第三季度,增长速度是14.4%,从第四季度起开始下降,到2011年第四季度,增长速度是8.9%。以中国的投资、消费、需求等数据作为例子判断,中国2012年的增长速度肯定低于8.9%。换言之,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比2011年低。与经济增速相对应的物流成本却一路上扬。  相似文献   

13.
胡乃武  范炳龙 《经济纵横》2012,(8):17-19,35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趋势。但是,通过对国际环境、国内环境、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动力的分析可知,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依然有着持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当前阶段,我国应保持8%左右的适度增长率,不应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创造条件。我国应加快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构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金融信用危机爆发、国外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内需已经成为经济平稳增长的首要因素。笔者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且分城镇和农村研究了消费构成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消费增加1%,当期经济增长提高0.7个百分点;前一期消费与本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消费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城镇居民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农村居民消费并不满足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已由生产领域转移到流通与消费领域,供求平衡的难点已由供给方转移到了需求方。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受到限制,为确保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唯有扩大内需。多年来,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都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易磊 《经济师》2008,(1):11-12
从社会再生产来看,消费包括生活性消费和投资性消费两部分。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关系到政府宏观调控能否有效实施。然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很难摆脱消费过热或投资过热的困境,因此,我们需要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来动态调整消费与投资比例关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质量。尤其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更要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出发,动态调整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国家统计局2012年7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0.7%;上半年,全国PPI同比下降0.6%。而一天前,温总理在江苏调研经济形势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虽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较大。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放缓甚至下滑的趋势?笔者认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  相似文献   

18.
余伟杰 《经济论坛》2013,(1):109-112
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铱赖一次能源的消费,因此造成了大量的碳排放.本文基于2011年统计年鉴数据,测算了我国1990 ~ 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总量,分能源类别测算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费下的碳排放量、能源强度和总的碳排放强度,针对测算结果给出我国碳减排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影响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能源消费量也逐年增加.运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三次产业及工业内部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能源密集型产品与能源消费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从2003-2005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2006年虽有所回落,但仍高达0.87,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单位产值能耗在逐渐降低,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我国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能源消费特点,工业是主要的能源消费者.其中高耗能行业又是耗能大户;能源密集型产品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基于以上分析,主要从工业方面提出了节能降耗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外贸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论述了传统的对外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测算方法存在的缺陷,建立了新的模型,测算了我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从而对我国外贸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贡献做出一个较客观的测量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