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时期,是菏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五年,也是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挑战、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不健康不稳定因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十一五”时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菏泽市委、市政府在认真分析市情和国内外有利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擘画了菏泽市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我国“十五”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10月份,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将要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设。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一五”规划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了使广大读更加全面地了解“十一五”规划,本刊特意组织了一组相关章,力图从更加宽泛的角度去体会正在编制中“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产业》2006,(4):17-19
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2006-20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各级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为便于大家深入学习贯彻《纲要》精神,本刊编辑部将《纲要》中的有关名词解释予以刊登,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组织实施好《纲要》,对今后五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就在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实施规划纲要的行动开始起步之际,全省实施“十一五”规划研讨班不久前在杭召开。这是一次全面推动“十一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会议,会议对“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进行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5.
刚刚闭幕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贯穿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相,突出了“五个统筹”,突出了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突出了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注意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明确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绘就了战略蓝图,为实现新的宏伟目标和完成伟大任务发出了进军令。  相似文献   

6.
002年是省会济南“五年大变样”的最后一年。1月22日,省委书记吴官正、省长张高丽亲自主持召开了济南市城市建设现场办公会,1月30日,又召开了省会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会议。省长张高丽在济南城市建设现场办公会上明确指出:“济南是山东这个大省的省会,代表9000多万山东人民的形象。建设好济南市,不仅是济南本身的概念,甚至是周边更大范围的概念。”一系列会议的召开和领导的讲话,对济南市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省会城市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前四年城建工作的基础上,“五年大变样”的最后一年又确定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7.
史久武 《浙江经济》2004,(21):11-13
“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浙江省委提出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对于浙江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全省“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陈起奎 《当代陕西》2005,(11):36-39
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是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引起人们对未来社会的无限憧憬。[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10月8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筹划部署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研究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也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相似文献   

10.
金秋十月,北京迎来了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产业》2006,(5):48-50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2006-20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我中经济社会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各级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为便于大家深入学习贯彻《纲要》精神,本刊编辑部将《纲要》中的有关名词解释予以刊登,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都已经确定。从2006年至2010年,五年内,三大城市发展规划思路、发展目标、实施战略都有了指导性的行动纲领。京津沪三市规划纲要各有特点,从对比分析中,对天津抓住大发展机遇,加快实现“十一五”纲要,有一定的启示,现初步分析研究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日报》2008年1月23日报道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议中国在今后三到五年里,取消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户口制度。主管户口问题的中国公安部到目前为止的官方立场则是,户籍制度不会取消,但户口迁移将继续放宽。  相似文献   

14.
上个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央《建议》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战略性、全局性的高度,制定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5.
时光荏苒,历史的车轮又将我们推向了一个新的五年。浙江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经济社会也将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有无一个与时俱进、科学和谐的五年规划来统领经济社会全局的发展,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王贤辉 《产权导刊》2006,(10):67-67
沈万三,原名沈富,字仲荣,排行老三,当时人们把财富分为“哥、畸、郎、官、秀”五等,“秀”是最有钱的上等人,故称他为“万三秀”,后来人们就称他沈万三。沈万三是湖州南浔人,出生在元代大德末年(公元1307年),后随父迁到苏州东坨。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五年来,我省经济经受了国际市场动荡的冲击,克服了国内需求不足的影响,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国民经济保持了旺盛活力和快速增长。五年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各项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省委确定的“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运行质最大幅提高,三个亮点异彩纷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光进 《当代陕西》2010,(11):23-23
“十一五”期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156.76亿元,提前一年实现1.7万亿元预期目标。“十一五”期间投资特点明显:是投资形势最为复杂的时期。先后面临汶川大地震、全球金融危机和2010年低温、洪灾影响,投资成为重建与发展一个主要的支撑力量。是投资增速最快的时期。五年平均增长33.8%,比“十五”期间平均增速高12.2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水平高8个百分点。是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可以预见,2006-2010年的未来五年将是陕西的黄金发展期。陕西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目标有置在“十一五”期间实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陆晓冬 《浙江经济》2005,(24):40-41
十六届五巾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纲领性文件。《建议》最鲜明的特点是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神会发展全局。《建议》提出的“六个必须”原则、“七个方面”目标和“八项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建议》强调,保持经济义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