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才流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发达国家每年人才流动率一般在15-20%之间,美国硅谷科技人员的年流动率则高达30%.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1986年诞生第一个人才市场到今天,有500万左右的各类人才借助人才市场离职"跳槽",在我国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IT业的人才流动率也高达25%.人才的流动,是劳动者择业自由的表现,对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人才流动也正成为企业商业秘密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尤其是跳槽、被引诱跳槽雇员泄露、使用雇主商业秘密的情况则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2.
曾慧 《河北企业》2011,(6):66-66
<正>人才流失从严格意义上讲属于人才流动,对于企业来说,人才流动如处于合理的限度之内,则对企业和员工是有益的,如果超出合理的限度,则对企业和员工是有害的。所谓人才流失,则属于超过合理限度之内的流动,对企业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3.
崔良 《中国就业》2022,(11):48-49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在我国发展越来越壮大,而代表其核心竞争力的人才资源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呈现出流动的态势,体现为行业间、地域间等的流动。那么如何充分利用人才的流动,为企业引进人才,同时防止人才流失,就成为私营企业管理者及人社等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关注的重点,这就要求管理者和主管部门充分分析私营企业人才流动流失的现状、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合理引导,使人才流动朝着企业合理需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适度人才流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才流动是人力资本配置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式。但无论从社会收益还是从个人收益上考虑,人才流动必须适度。人才流动的适度性可以从效率和公平两个方面加以判断。我国的人才流动经历了一个从较少流动到过度流动的过程,要实现人才适度流动的关键是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5.
经济区域间人才流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涛  邵文武 《企业经济》2007,(9):108-110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区域间人才流动机制与人才流动政策,对相关影响因素利用有关模型进行分析,并就区域间人才流动机制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人才的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各地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实行相应的人才政策,从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商业秘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兴衰成败和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竞争日益加剧,人才流动日益频繁,合理、正当的人才流动应值得大力提倡。但现实生活中,人才流动中侵犯商业秘密的现象十分突出,一  相似文献   

7.
王凌 《企业活力》2006,(11):66-68
民营企业科技人员是新社会阶层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辛勤劳动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作出了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了更好了解民营企业科技人员,我们对浙江民营企业科技人员的现状、结构、流动、需求、分布及激励机制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荔  郗永勤 《企业研究》2006,(10):72-73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然而,目前很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才流失的现象。据统计,企业的人才流动率约为15%左右。其中,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尤为严重,人才流动率接近50%,大大高于正常15%的人才流动率。前不久,某大学社会学系对国内62家民营企业进行调查发现,民营企业中的中高层次人才及科技人员,在公司的工作年龄普遍较短,一般为2—3年,其中,最短的仅为50天,最长的也不过5年。这些数字说明了民营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流动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9.
由于软件技术具有复杂性和高进展性等特长导致软件技术人才迫于技术成长的内外部压力不断产生流动行为。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个人技术成长和技术生命周期是影响软件技术人才流动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人员流动范围的不同,高技术产业人才的流动划分为产业内流动、区域间流动、产业间流动、国际流动等四个范畴.这四个范畴的人才流动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趋势.把握这些特点和趋势,有助于我们实施更合理的人才政策,建立更有效的人才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要想做好引才引智工作,必须结合国际引才引智服务标准,立足企业的行业领域和发展特点,针对企业的需求,整合优质的人才资源和技术项目资源,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展引才引智活动,着眼创新产业发展趋势,聚焦行业前沿成果,引进全球知名孵化器及服务机构,借鉴其优质服务模式,实现海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内引外联,推动孵化载体和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为企业提供优质、动态、灵活、操作性强的引才引智服务。  相似文献   

12.
《物流技术》2008,27(5):61-63
网络对高校图书物流影响深远,目前高校图书物流存在现代图书物流理念尚未确立、信息流通不畅、标准化程度较低等问题,要通过更新理念、加强管理、培养人才等措施提高高校图书物流效率。  相似文献   

13.
瞿群臻  韩丽 《商品储运与养护》2013,(11):156-158,169
在知识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主导的今天,文化创意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潜力。从全球角度讲,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一部分。为了更加深入和直观的了解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模式,文中在人才供应链管理知识的基础上,收集了我国不同地区样本的9个指标的现实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和AMOS17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拟合为一个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相关性模型,找出四个相关性因素的比例。研究发现文化创意产业环境占比过半,而高校对于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人才对接以及人才政策支持占比分别近似于2:2:1。研究采用了社会学科定量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及运用了人才供应链作为研究切入角度,其研究结果将为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设性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寸守栋 《企业经济》2021,40(1):128-134
我国区域间国际人才流动性弱、知识交流频率低和人才创新水平相对较低的状况亟待改善。本研究基于人才生态系统理论创新性构建基于大科研平台计划的国际人才自由流动机制研究理论框架,并在借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NSF)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国际人才跨区域自由流动的创新机制包括:构建大科研平台计划关键载体;推动旨在保障国际人才人力资本所有权和自由交易权的《政府间人事合作法》立法;出资成立《人才发展共同基金》,推动国际人才自由流动市场化改革;以产业集聚带动国际人才跨区域自由流动。该研究结论为全球化背景下加速人才要素自由流动的机制创新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文提出建设网络化的人才与企业间交流平台的构想。平台收集京津冀三地矿业人才信息、矿业企业基本信息、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建立人才与企业技术信息数据库,同时,加入在线互动交流模块,以技术流动代替人员流动,方便人才与企业间的互动交流和信息反馈,推动该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徐佳  郭杨 《价值工程》2014,(35):225-226
智能车竞赛影响力广泛深远,随着民办院校对于该项赛事的参与,也暴露了民办院校在电类教学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实际竞赛与教学经验,给出了基于智能车竞赛推动民办院校电类专业教学改革及科技创新的具体方案,旨在培养符合院情、国情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郭颖 《价值工程》2010,29(9):182-183
本文从河北廊坊区域经济的特点入手探讨了英语人才对廊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指出廊坊区域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既精通英语又掌握一门专业技术的英语人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张佩萍 《价值工程》2011,30(28):225-226
教师职业倦怠所带带来的负面作用,严重地损害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着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进而对整个人才培养工作产生着消极影响。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寻求预防和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价值工程》2014,(14):223-224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乎着我国的进步和发展,要想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必须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以此来促进国家的建设,提高国家的整体素质水平,推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已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重要使命,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体质、实践能力、教师创新能力、校园文化环境、学生兴趣满足等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夯实创新平台、健全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校园氛围等途径,构建出符合我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0.
郑宇 《价值工程》2014,(32):282-284
党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使得现代大学教育要更多更好的塑造创新型人才成为了一个重要使命。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定是一个集行政管理、素质培育、课程教学和实践能力等有系统、有规模、综合性的造就过程。要真正建立完善而高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教育模式,就必须要整体的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只有整体的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够使得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