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3 毫秒
1.
告别德鲁克     
学德鲁克的理念容易,学德鲁克的为人很难。我们终于要生活在一个没有德鲁克的时代了。周六出差回来,在同事的博客上首先看到了德鲁克去世的消息,第一个感觉竟是“这是个谣言多好”。老人在加州的家里安然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一如他一贯平静的风格。1998年《IT经理世界》刚刚成立的时候,正好德鲁克的自传《旁观者》也在国内第一次出版发行。那时我们很多关于媒体运作和新闻报道的知识,都来自于书中关于他记者生涯的内容,以至于一段时间内我们的选题会经常开成《旁观者》的讨论会。书中那种谦虚聆听,忠实记录的态度深刻影响了这本杂志最初的记者和编辑,并慢慢传承下来,在今天说这是对《IT经理世界》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2.
2005年11月11日早晨7点20分,彼得·德鲁克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家中溘然长逝,享年95岁。他服务了34 年的彼得·德鲁克管理研究生学院说,德鲁克在这个周五的早上“安静地走了”。德鲁克讨厌被人贴上“大师”的标签,但对成千上万的管理者来说,这确是一个事实。德鲁克一生勤奋,著有36本书,直到今年夏天他还完成了《德鲁克文选》。德鲁克之于管理,有太多的第一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知灼见。60年前他就提出了组织的概念,直到现在,分权、事业部、时间管理及如何决策等概念依然具有指导意义。他早在30多年前就预言信息系统将像打字机和电话一样被广泛使用、有一天知识工作者将在家中工作……2002年,德鲁克获得了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得到这样的评价:(他是)世界管理理论的开拓者,并率先提出私有化、目标管理和分权的概念。《哈佛商业评论》曾说:“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倾听!”现在,德鲁克走了,接下来轮到谁来替我们思考管理?  相似文献   

3.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在于成果。”——德鲁克他淡泊金钱和名利,始终对人类社会抱持着终极关怀;他著作等身,一生留下四十余本经典著作,七度荣获麦肯锡论文奖;他年届96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以一年一本书的速度给世界留下智慧和洞见。他就是管理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彼得·德鲁克。为什么是“大师中的大师”《经济学人》说“,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谓大师中的大师,那个人必定是彼得·德鲁克”《;哈佛商业评论》说“,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倾听!”…  相似文献   

4.
“彼得·德鲁克是世界管理理论的开拓者,并率先提出私有 化、目标管理和分权化的概念。” ——乔治·布什 彼得·德鲁克是2005年11月11日早 晨去世的。再过8天,就是他96岁 的生日。 “就在我14岁生日的前一个星期,我 惊觉自己已成为一个旁观者。那天是1923 年的11月11日——再过8天就是我的生 日了。”德鲁克在《旁观者的诞生》一文中 这样写道。82年后的这一天,这位特立独 行的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相似文献   

5.
刘澜 《IT经理世界》2011,(9):106-106
我的英文书《领导力对话录》在2010年夏天由Wiley公司出版,因为该社也是《德鲁克论领导力》英文版的出版商,所以邀请到该书作者、德鲁克的亲传弟子科恩博士写推荐语。科恩写道:“彼得·德鲁克也会对《领导力对话录》产生兴趣,而且会为书中的洞见以及刘澜提炼它们的成就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6.
受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委托,2000年9月到12月我在美国彼得·德鲁克管理研究生学院学习。其间,有幸师从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亲耳聆听了德鲁克先生主讲的《对管理者的新要求》和《基于信息的组织》两门课。在美期间,我多次到德鲁克档案馆了解德鲁克史料。2000年9月29日,发现了1999年1月18日德鲁克先生关于《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一文。这篇定论性文章的原件打印在德鲁克的私人信笺上,并有先生的亲笔签名。  相似文献   

7.
赵向阳 《IT经理世界》2009,(23):102-106
要想深入理解德鲁克先生的一些具体管理思想和原则,必须从他的思想根源上去体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德鲁克说了什么”的照本宣科上升到“德鲁克为什么有可能这样说”的理论研究,也就是研究他的管理思想的产生过程和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8.
怎样做才算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应该贡献什么?着眼于未来如何让决策变得卓有成效?发挥长处要事优先与时间管理以打造“中国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彼得·德鲁克高层管理论坛”于1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国宾酒店成功举行。德鲁克先生遗孀多瑞斯·德鲁克博士、德鲁克先生生前挚友与同事,《德鲁克日志》与《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两书的合著者约瑟夫·马恰列洛教授,以及中韩知名德鲁克管理专家与企业界嘉宾近40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本次大会由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1世纪商业…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德鲁克的1358”?即关于管理的一个定义;关于管理的三大任务;管理者的五项工作和企业需要设定目标的八大领域。这些都是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目前,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而管理却相对滞后。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们面对的挑战是,如何能迅速培养成千上万的管理者与世界顶极强手同台竞技并且胜出。  相似文献   

10.
近来,《IT经理世界》的编辑一直和我探讨,如何将“解读德鲁克”这一专栏办得更好。说实话,写一篇介绍德鲁克的文章不是一件难事。因为,不论从他的浩瀚的著述(31部著作)、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亲身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世人对他无数的赞誉,还是从他众多的真知灼见中,似乎都可以找到切入点。但是,如何系统全面地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介绍给读者则并非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撰写本专栏的文章时,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只写一篇介绍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主题应该是什么?”“如果我写两篇介绍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文章,第二篇文章的主题应该是什么?”我把自  相似文献   

11.
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德鲁克的管理的理念。去年9月份~12月份,我到美国彼得·德鲁克管理研究生学院,师从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 管理没有任何的秘密武器,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前两天,一位美国教授给我们讲课,最后的结束语是引用现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将军说的话——成功没有秘密而言,这是良好的准备,艰苦的工作和在失败中学习的结果。 德鲁克论企业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我把整个报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介绍一下德鲁克先生过去的职业生涯,第二部分介绍一下他在管理学方面的一些建树。  相似文献   

12.
战略其实就是关于集中的艺术。这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十年前,我在彼得·德鲁克先生的帮助下创办了今天中国的“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有一次我去见他,在讨论了学院的发展计划之后,他对我说:“你看上去很疲劳,我发现你总是同时在做好几件不同的事情,而且每件事都亲力亲为。这样下去,可能是每件事做得不错,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机电工业》2005,(6):68-68
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哈佛商业评论》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德鲁克集中论述了一个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这本书是德鲁克最著名的管理学著作之一,倾注了德鲁克极大的心血。谁是管理者?是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德鲁克认为:一个重视贡献,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理者”。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中,德鲁克一再给我们看见,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卓有成效也是必须学会的。如此,组织就能使一群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一…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德鲁克的1358”?即关于管理的一个定义;关于管理的三大任务;管理者的五项工作和企业需要设定目标的八大领域。这些都是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我们在上一期介绍了管理的一个定义,接下来谈谈管理的三大任务,即实现组织的特定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富有成效,员工具有成就感;处理对社会的影响与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2001年7月6日,笔者应邀出席NCR的Teradata数据仓库年度大会。会议期间,笔者与《客户关系管理——加速利润和优势提升》一书的作者Swift先生有如下对话: “我感觉翻译你这本CRM专著的确挺难的。” 我想诉苦。 “你认为CRM很难吗?”他答非所问地反问,并有进攻性。  相似文献   

16.
贾晋京 《董事会》2008,(5):107-107
当1973的经济危机把“通胀”这个词带给人类的时候,也把“停滞时代”的观念病毒传遍世界。当时,“增长的极限”成为人们的普遍看法,经济被认为已经不可能再发生根本性的巨变,只剩下向服务的精细化发展。……就在这样一片悲观氛围中,现代管理学的开创者彼得·德鲁克却敏锐地发现了滞胀中暗暗生长的未来,1985年,德鲁克出版《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指出一个“创新的时代”正在到来,将取代“管理的时代”,这一预言在几年后就被新经济时代的迅猛到来所应验,而德鲁克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则成为创新时代企业管理的圭臬。  相似文献   

17.
“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尽管管理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企业;——我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彼得·德鲁克1999年1月18日  相似文献   

18.
彼得·德鲁克在1969年出版《不连续的时代》中就指出“四种新产业已经在望”。第一种是信息产业,我们正生活在其中;第二种是海洋开发;第三种是“材料”,德鲁克认为,由于塑料在20世纪的出现,人类不再单一地依靠自然材料——纸张、木材、玻璃、钢铁,更多塑料这样的化合物问世,将完成“从自  相似文献   

19.
《德鲁克管理思想解读》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鲁克对于中国管理学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一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几乎成为所有的中国CEO启蒙教材。与读者对德鲁克趋之若鹜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对德鲁克研究却长期沉寂。目前为止,我国学术界还没有一本权威的德鲁克学术研究著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德鲁克研究的巨大难度是主要原因。在一般读者眼中德鲁克文风轻松、幽默、娓娓道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传递着管理的最高智慧。但对于管理学研究者来说,德鲁克却像一座高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很多学者面对德鲁克时的内心写照。从理论上解读德鲁克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高度。站在乐山大佛的脚下是永远不会领略大佛风采的。解读德鲁克思想这样一座理论高峰必须搭建同样高度的理论脚手架,也就是说,研究者必须找到与德鲁克思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不但难以对世界构成威胁,反而很可能会陷入“世界进入中国”的危机中。前些天,中央电视台邀请龙永图和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作为主嘉宾做了一期《对话》节目,主题是“当中国改变世界”,我是陪客,他们叫次嘉宾。伊氏是法国的经济学博士, 曾任《回声报》副主编,现在是法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委员。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机请他来做这个节目,是因为他新近写了一本畅销书——《当中国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