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院观众人数递增,广告价值不俗,企业不仅加大影院广告的投入力度,更决意为影院观众量身定做一部部品牌小电影。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与传统影院的日渐衰落形成对比,新兴的豪华影院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电影观众,豪华影院观众已构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分电影市场,其价值取向、心理特征使其消费行为有别于传统的电影观众消费行为。本次调查研究以南京新街口国际影城为例,从消费者行为学等学科角度对南京地区豪华影院观众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其消费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豪华影院改进其营销策略,更有效地满足观众的需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何晓春 《浙商》2011,(3):76-76
为2010上海世博会民企馆发起浙商群体颁奖的全国政协常委、上海世博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周汉民说:“在上海世博会所有场馆中,民企馆是最独特的。一个馆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就是非公经济。我自豪.我也很骄傲。”  相似文献   

4.
据车展组委会相关人士介绍.概念车是所有车展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不仅代表了汽车设计的潮流趋势、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而且能够让所有参展的观众眼前一亮。也许,面对一个宏大的车展,面对人流如织的场面,更多的观众平添了几分浮躁,但是.当一款款颇显”另类”的概念车纷纷涌进观众的视线时.也许.同时飘来的,是一股清新。  相似文献   

5.
数字     
60年 中国60年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已成为一个覆盖大国、制作大国。全国共有广播电台2S7座、电视台277座、教育电视台45座、广播电视台2069座,电视机、收音机的社会拥有量分别达到4亿台和5亿台,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96%和96.95%,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全国有线电视用户达163亿户,电影观众近20亿人次,拥有城市电影院线34条、主流影院1500家。  相似文献   

6.
李安大片《色·戒》在内地刚刚公映,诸多影院一票难求,不少影院外挤满了等候入场的观众。就在这样一个当口,11月5日至7日,在"影视之城"青岛,"中国电影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国产电影交易会"隆重举行:1161部影片、600余人到会参加交易,40余部电影在交易会期间展映,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家新闻媒体到场采访,中国电影业俨然迎来了又一场豪门盛宴。  相似文献   

7.
活动     
《广告大观》2010,(11):16-17
“百花奖”精彩闭幕,超30万观众参与影院投票 第19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0届百花奖颁奖典礼于10月17日在江苏江阴落下帷幕,“百花奖”作为中国最具群众性的奖项,获得了全民影迷的热情参与,除了传统的投票方式之外,由央视三维电影传媒承办的“影院票选”成为投票方式的一大亮点。此票选历时1个月,跨越中国近40个省会城市,获得百家影院支持,近30万名观众现场参与,全程以公开式、自由化的投票方式开展,  相似文献   

8.
张佑林 《消费经济》2001,17(4):29-31
2000年11月4日,四川成都的“峨影影业”公司作出了一项决定:将所属影院的电影票价大幅度下调至5元一张,从而率先在全国打破了电影主管部门对电影票价的垄断规定。“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举动立即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首先是河南郑州的两家著名影院紧随其后,不但将票价降低到5元,甚至最低降至2元;然后是杭州市中心的两家老牌电影院“新华”、“太平洋”也将电影票降为“5元票价”,从而形成了一次全国性的大中城市电影票降价的风潮,即“票价风波”,这次电影票价下降风波最初在全国各地几乎都引发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即电影主管部门采取压制的手段,如中影公司最初是持批评态度的,而杭州市电影公司甚至以掐断片源相威胁,要求两家影院取消“5元票价”;而广大市民却抑扬顿挫和称快,兑相涌入影院欣赏久违了的电影,如成都“西南影业”所属影院最初一段时间几乎是场场爆满,票房收入也大幅上升,取得了较好的短期经济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主管部门和电影观念对这一“新生事物”都采取了较为客观的接纳态度。电影主管部门不得不根据市场的变化,取消了长期以来对电影票价铁板一块的“垄断高价”,而采取了随行就市的务实态度,如浙江省电影公司从2001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电影票价调整方案,新的方案规定:首轮放映单位(120分钟内):大片不低于10元,一类影片不低于8元,二类影片不低于5元;在二轮放映时,大片、一类影片不低于5元,二类影片不低于3元,这意味着影院现在有了更多的从实际出发的自主选择权,而观念能欣赏到价格更低的电影,这给观众带来了实惠,从观众方面来看,当第一轮“降低惊喜”过后,也对“5元票价”采取了更加客观瑞裨态度,不再像当初那样一窝蜂式地挤着去看电影,而是隔三岔五去欣赏一些好的电影,再也不会因价格高而拒绝看电影了,这保持了电影市场的平稳运行,而且一些偏好享受的观众,也愿意花更多的钱到高档影院去看电影,从而形成了杭城高、中、低档影院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新新局面,如杭州票价最高的“庆春大世界”,2000年以1561万元票房佳绩跃居全国影院首席,而曾经年亏损170多万元,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去的新华、太平洋两家影院因实行“5元票价”政策聚集了人气,效益比高价时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同样,四川成都的“西南影业”在春节期间,观众人次比上年同期亦上升了111%。  相似文献   

9.
郭磊  周钰 《商》2014,(13):78-78
运格造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影视创作的艺术风格突破提供了许多帮助。在数字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简单的电影摄影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影视创作中逐格造梦的艺术风格已被大多数观众所喜爱。  相似文献   

10.
俞力 《中国广告》2005,(10):115-117
世界博览会是个展示人类文明、文化的大舞台,而舞台上的主角之一常常是举办国的国家馆,国家馆的展示既是世博会中全面演绎主题的核心场馆.也是举办国最费尽心力准备的部分.国家馆的精彩总会成为世博会中的聚焦点。  相似文献   

11.
IMAX引入中国资本:未来5年再增250块银幕 4月16日.IMAX公司在举行了中国战略发布会暨北京国际电影节IMAX电影展映单元启动仪式。理查德·葛尔方表示:“我们计划在未来5年内,再增加250块银幕。中国电影市场5年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我们会借助我们的全球影院网络平台,将更多的中国本土电影输送到其他国家市场,展现中国电影艺术及优秀人才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汽)与通用汽车公司联手上海世博会,成为汽车行业全球合作伙伴。两家企业共同提供世博会园区内的交通工具:承担建设上汽一通用汽车场馆,该场馆成为世博会18个企业馆之一。而世博会作为企业展示的平台,倡导节能减排的国际盛会,能够很好地推动上海汽车工业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翊 《成功营销》2011,(1):55-55
现代汽车走进高校,借助大学生营销创意大赛平台.贴近年轻消费群体,探寻汽车营销的未来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中国电影产业取得骄人成绩,银幕数达到了3527块,电影票房增长了26%达到了33亿,观影人数超过1亿人次,中国电影传媒市场正在成为主流媒体。为了展现中国电影广告市场多年来的发展成就,展示电影广告的创意、制作水平以及影院终端的媒体化开发成就,  相似文献   

15.
匡正 《市场周刊》2012,(3):20-21
2001年.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也颁布实施.明确了培育我国影视节目国际竞争力是影视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过去十年中.我国成为全球电视剧与动画生产第一大国.成为仅次于印度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电影出产国。12月15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这使电影产业率先获得以正式法律方式促进产业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新财富》2012,(10):62-71
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从广告起家的小马奔腾将业务扩展到电视剧、电影、动漫、影院投资、新媒体、演艺经纪等各个领域,N驾马车协同作业,形成一条完整的娱乐产业链。小马奔腾的理想是打造“哑铃式结构”,广告和影院投资作为稳定的两头提供资金等支持,中间的影视、动漫等业务风险较大,但能塑造品牌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 沈阳市大幅度降低电影票价,开设电影"公益场"、"工薪影院",使影院观众激增,票价减6成,收入增3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票价降低,收入反而增加,这一降一增,充分  相似文献   

18.
咱们国家目前有一些影视基地,但功能比较单一,若走寻常路,回报率可能性比较小。在考察了世界上十几个地方之后,最后决定还是把所有功能集合在一起,将着眼点放在通过做产业拉动旅游。影视产业园、电影博物馆、影视名人蜡像馆、影视会展中心、汽车极限秀、万达文化旅游城、度假酒店群、游艇俱乐部、滨海酒吧街、国际医院等多个项目,是世界唯一具有影视拍摄、影视制作、影视会展,影视旅游综合功能的特大型影视产业园区,计划2016年6月项目一期开业,2017年6月影视产业项目全部建成开业。  相似文献   

19.
吴琼 《信息与经营》2011,(12):14-14,16,18
2012年伦敦奥运会场馆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奥林匹克公园内,主会场、自行车馆、游泳馆.运动员村等建筑雏形均已亮相,道路和绿化建设也正在同步进行中。由全球著名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几个主要场馆,将整个奥运公园变成了一个当代建筑的展示舞台,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届奥运会的极简环保主题。  相似文献   

20.
国外·艺闻     
《中国拍卖》2014,(8):3-3
首家文化创意园落户洛杉矶 由中国企业在美国建设的首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北京·洛杉矶文化创意产业园7月1日在伯班克市落成。北京·洛杉矶文化创意产业园首期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目前,园区已入驻了好莱坞电影开发与后期制作公司特艺集团、美国著名的电影特效制作团队激情Fx工作室和专注于原创动漫的马尔扎动漫工作室等一批世界顶级的影视及动漫制作团队,初步实现了资源和产业的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