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两大新兴经济体,其双边贸易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从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出发分析了中俄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并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探讨了中俄双边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结果表明,中俄贸易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竞争性。在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和完善贸易环境的同时,中俄双方还可加强在军事、资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2.
智利与中国建交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关系,两国自2005年签署了《中-智自由贸易协定》,贸易往来更是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本文基于1992-2011年中国与智利的双边货物贸易数据描述了双边贸易的发展现状,并使用贸易强度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分析了中、智两国的贸易竞争性,使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分析了中、智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并提出了促进中-智双边贸易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两大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巴西双边贸易的发展对世界市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在描述中巴双边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出口产品相似度、双边贸易结合度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对中巴双边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巴贸易结构差异明显,双边贸易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在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的同时,中巴双方可在农业领域、资源领域以及基础设施领域等双方的供需结合点提高投资与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0年~2016年UN Comtrade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借助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国与南亚地区贸易竞争性及互补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工业制成品上存在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南亚地区在初级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较为明显,两地虽然存在着部分比较优势重叠的商品,但在整体上,中国与南亚地区间的双边贸易仍然有着较强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中国与印度贸易关系对推进中印两国经贸关系、促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合作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2008—2018年中国与印度进出口贸易数据,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中国与印度双边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表明:中国机电产品与纺织品具有竞争优势,印度纺织品和矿产品具有竞争实力;中国出口商品已由劳动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印度出口商品主要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中印贸易关系以互补性为主。最后,提出中国与印度贸易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自1975年中泰两国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合作卓有成效,贸易总量持续快速增长,贸易地位日益凸显。在中泰双边贸易合作中,中国对泰国出口以制造业产品为主,进口则以初级产品为主;贸易产品日趋多样化;贸易关系竞争性较强,互补性较弱。在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背景下,中泰应增进政治互信,依托两国资源禀赋优势,加强互补性产业投资,优化贸易产品结构,扩大互补性产品出口,减少竞争性产品出口;务实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强产业投资合作,提升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水平,实现中泰双边贸易互利共赢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合作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中国和印度作为规模巨大的毗邻经济体,相互经贸发展前景广阔。从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发展现状出发,实证分析了相互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而探讨贸易合作的前景;发现中国和印度之间贸易发展的潜力巨大,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经贸合作富有开拓的空间;政策上建议加强中印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8.
作为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和两大新兴经济体,中国与巴西之间的贸易往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的测算,对中巴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中巴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异,贸易结构有着较强的互补性。进一步扩大中巴贸易规模,拓宽合作空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对两国的贸易发展、金砖国家机制的深化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诺敏 《现代商业》2011,(6):192-194
中国现已成为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投资国,由于中蒙经贸结构的互补性与两国特殊的地缘政治特点,中蒙贸易对蒙古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中蒙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基础上,整理了中新双方1992—2022年的贸易数据,对中国与新加坡的双边贸易发展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并运用双边贸易结合度、产业内贸易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考察中新两国的贸易竞争力和互补性关系。研究结论表明:中新两国自建交以来合作领域不断深化,贸易规模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一带一路”背景下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具体商品的贸易竞争互补情况不尽相同,资本密集型商品贸易竞争性日益凸显,并逐渐由产业间贸易转变为产业内贸易。优化产品出口结构,扩大优势产品出口以及提升贸易合作质量对于两国双边贸易持续向深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为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ICT制造业成为推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世界各国数字贸易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近年来,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日益频繁,贸易结构也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本文采用了竞争力相关指数分别对中日韩ICT产品贸易的竞争力及其比较优势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在计算机及周...  相似文献   

12.
茶叶是中国传统的优势农产品,海外市场需求旺盛。在中非合作的大背景下,中非在茶叶贸易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通过分析中非茶叶贸易的现实基础,结合中非茶叶的贸易特征,根据贸易强度指数、CA指数、目的市场ESI指数和TCI指数探讨中非茶叶贸易的演进特征。研究发现,中非茶叶贸易呈现出贸易联系密切化、贸易竞争性较弱、贸易互补性不断深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东盟作为中国贵州省最大的出口贸易伙伴,双方经贸不断发展,合作前景广阔.基于2012年~2015年贵州省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分别对双方贸易结构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贵州省与东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在塑料及其制品、电机、机械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存在竞争性,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业化国家在纺织、鞋靴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竞争性.贵州省的陶瓷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家具、化工产品、饮料、酒等产业与绝大多数东盟国家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据此,提出进一步椎进双方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03~2015年中国与葡语国家商品贸易的SITC分类资料,分别采用RCA、ESI和TCI指数研究双方商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发现,中国与葡语国家的出口相似度总体较低,不存在强的竞争性。中国在资源密集型产品贸易中不具有比较优势,葡语国家出口中国该类产品的互补性较强;中国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中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葡语国家进口中国该类型产品的互补性很强。  相似文献   

15.
中澳产业国际竞争力与贸易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以进出口数据为基础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澳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利用修正后的贸易互补指数计算公式计测了中澳两国之间各产业以及综合贸易互补程度.结果表明:中澳两国各自具有极强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互不重合,大部分产业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综合贸易互补性近年来呈逐年增强之势.中澳双边贸易发展潜力很大,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17.
东北亚地区水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媛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2(4):65-70
本文通过对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蒙古共5个东北亚①国家的活鱼、鲜冷鱼、冻鱼、鱼片及鱼肉、熏鱼及盐腌鱼、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②共7种水产品的相对贸易优势指数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通过OBC指数法判断了5国间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研究发现,中国的活鱼、鲜冷鱼等6种水产品、韩国的软体动物以及蒙古的冻鱼等3种水产品是具有贸易竞争优势的水产品。5国间水产品贸易呈现的特点是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具体而言,中日、中蒙、中韩,俄蒙、日俄、蒙韩之间呈现互补性,其中中韩、俄蒙之间的互补性很强,中日次之,中蒙、蒙韩之间互补性最弱。同时俄罗斯对我国水产品贸易逐渐形成竞争。文章继而对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析,并就我国如何在东北亚水产品市场利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互补性提升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A positiv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avors growth of the several economies in a given region, but it does not assure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conomic potential of the several countries are reduced in this process. Alternatively, the presence of productive complementarities might foster competitiveness and contribute to increasing the degree of homogeneity, even in situations of adverse terms of trad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xperience of six sub-regional groups in Asia and Latin America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Latin America has recently benefitted from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erms of trade and yet the economies in that region remain as different in their relative economic potential as they were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 In Asia, however,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erms of trade has not blocked a quite fast pace of GDP growth; furthermore, productive complementarity has led to an increasing convergence of the several economies, with a sharp increase in their share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re are clear lessons from the Asian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9.
邵亚申  丁赟 《价格月刊》2012,(12):40-43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由工业转向服务业,服务贸易迅速崛起并成为服务产业和国际贸易发展中的突出领域。对2000年~2010年中、日、韩三国时间序列数据的RCA指数计算以及互补性和竞争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日本、韩国的贸易中存在着互补性和竞争性:当中国作为出口国时,与日本的贸易具有比较大的互补性;当中国作为进口国时,与韩国的贸易具有比较大的互补性,且中日两国的服务贸易竞争性要大于中韩两国之间的服务贸易竞争性。总体上,中国在三国服务贸易竞争中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