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严介和 《商界》2006,(12):118-125
像我这种最优秀的人也是最悲哀的,因为智商、才华、能力、体魄都非常人能及,就得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委屈,承担常人不能承担的责任。我是一个典型的追名逐利的人。名比利看得更重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我是不崇尚的。这只是自我安慰。[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靳埭强 《中国广告》2010,(10):33-34
广告人、创意人、边缘人都来说说世博会,想必会有别于你排队后目睹的那种壮阔,展现另一种视角?我有我看法,我有我思量。  相似文献   

3.
由于时代的进步、行业的多变,创意人的挑战更大了,幸福感要达标也更难了。首先我不是以广告人的角度来思考什么是幸福,因为我从未在广告界服务过一天,我更愿意以创意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幸福这个名词,我认为创意是跨行业并且也是每个行业里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而广告人不也是在贩卖着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叶宇轩 《广告大观》2004,(3):104-106
从北京智威汤逊走马上任至三星广告执行创意总监,近半年,头一次在韩国企业工作,且产品线全是科技产品,让我这个一向讲求人性化的创意人几乎24小时要活在科技中,从中取得平衡,成为我每天要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李兆光 《中国广告》2006,(9):172-173
阳光明媚的下午,李兆光,一个马来西亚资深创意人,和我一起喝着茶,聊着他在上海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6.
林莹 《中国广告》2011,(10):86-87
很多戛纳作品在平时生活中是看不到的。创意人真应该从一场游戏步入到真正的创意世界里。今年是第一次去戛纳吗?你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去参加这次戛纳创意节的?我这是第一次去。之前总是碰不上好时机。每个创意人去戛纳都是想得到激发,看看其他人做了什么,最好的广告是什么样子。当然今年我自己也有参赛,所以也怀有一种战战兢兢的心态。在那里也碰到很多新加坡的老朋友。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当CD     
张秀华 《中国广告》2003,(12):28-29
我相信.有朝一日当Creative Director(创意总监),几乎是每一位初入行做广告的创意人的梦想;但僧多粥少,如何在艰辛而充满机遇的广告创意生涯中令自己的Idea(创意点子)突围而出.受人瞩目与赞赏,从而赢得CD的职位呢?实在不容易!  相似文献   

8.
商通     
《销售与管理》2005,(12):116-116
深圳读者阿兴:我是一个在深圳打工的青年,今年夏天我弟弟初中毕业后从老家来到深圳,我把他安排在离我工作不远的一个工厂里做工.可是从小在家娇生惯养的他不能忍受打工的辛苦.私自出厂了。然后几个月没有音讯。当我再次知道他的消息时,却是他受社会上的人蒙蔽,参与贩毒而被抓进了公安局,关到了看守所。  相似文献   

9.
沈翔 《中国广告》2011,(5):146-148
在广告界,无论在数字营销领域,还是在传统广告公司,要成为一个创意人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或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你到底有没有机会成为一个创意人?我想跟大家从6个方面来分享我的一些体验,看看各位到底有没有机会成为一个创意人。  相似文献   

10.
“时间是什么?我知道它是什么,但是如果有人这样问我.我则无法明白地告诉他答案。”这是公元4世纪时.圣奥古斯丁对时间的评述。”创意是什么?我知道它是什么,但是如果有人这样问我.我则无法明白地告诉他答案。”这是我.一个做了10年有余的创意人对创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澳洲顶尖创意杂志《CAMPAIGPN BRIEF》(国际中文版)近期曾对生于70年代的中国创意人中佼佼者进行了一次报道,十位创意人似乎都为我们耳熟能详,其中.有两位创意人邹晖和郑大明却相当罕见地集中在一家本土公司——广东英扬传奇广告公司。邹有过国际4A的背景.郑却从来都是在本土公司历练。  相似文献   

12.
婷婷 《中国广告》2008,(8):23-26
创意人对新技术新媒体的种种创造性应用一直是广告业的热门话题。网络、视频、游戏、移动、播客、口耳相传和病毒式营销,各种关键词的不断流行推动着人们对互动广告的未来抱有一种基于不确定性的坚定信念。我想,所谓互动不再只是与网络相关的概念了,所有的传统广告类别今天都在数字化。  相似文献   

13.
贺欣浩 《中国广告》2003,(4):125-125
记者:大家都知道 BBDO 是注重创意而著称的世界一流的广告公司,那么您作为上海 BBDO 执行创意总监是如何去保持整个团队的创意水准的?余:在现实生活里,基于各方面的因素,创意人未必能做出最近乎完美的广告,这对有热忱的创意人员是一定的打击。毕竟当初入行也完全是本着这般对创作的期望。日子久了,在每天忙着应付繁重工作量的情况下,很多原本不错的创意人会不知不觉地退化了。这对创意人员是非常可悲的,甚至是残酷的。作为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我的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提升每一个创意人员的水平。除了在平时的工作上不断地要求好的创意,我也必须制造机会让同事们有更好的发挥空间。我的做法并非所谓的"飞机稿"。我要求同事们针对我们现有的客户,本着对它们品牌,策略的认识,在工余的时间多想更有创意的广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告》2010,(2):158-161
年轻是创意的资本,且看青年创意人如何调动或挥霍。  相似文献   

15.
灵感走光     
阎岩 《广告导报》2007,(11):66-67
是什么让创意人的灵感一次一次地闪现,又是什么让创意人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同凡响的灵感。于创意过程而言,灵感是其中一环,左右着创意结果的深度与力度;于传播过程而言,创意又是其中一环,影响着创意效果的广度与强度。如此说来,灵感对于整个传播过程可谓小之又小,但却不容忽视。灵感的出现究竟有法或无法,有术或无术,也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国际广告》2011,(8):76-76
设计类金狮《痰》广告主:上海奉贤卫生局代理:奥美/上海创意人解读:上海是个美丽的国际大都会,但人们的公德心与此并不相符,随地吐痰的行为屡见不鲜。既然痰是吐在地上的,创意人就把地面当作广告媒体,用涂鸦的艺术效果,让病原体、细菌可视化,告诉人们它们的危害达到70米。  相似文献   

17.
目前台湾同行热议“广告创意人是不是即将消失”。“热议”缘起自美国一权威杂志刊出一篇预测文章,文章说10年后有6种工作会在美国市场消失,广告创意人竞名列其中,原因越来越多的业余玩家玩票性质的广告作品,其效果远比广告公司年薪100万的专业创意人更好,因此广告创意人的工作即将彻底取代,从365行中消失。  相似文献   

18.
孔繁任 《浙商》2006,(12):96-97
创意人人都会,而且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似乎没有好坏的标准。其实不然,好创意是没有止境的,但不完整的创意是不能出街的,否则就是谋杀业主的广告费。完整创意的基本标准是在符合品牌策略的前提下,做到“有格调,有情绪,能卖货”。细读下面这个案例,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刘玥 《国际广告》2011,(8):81-82
“戛纳当地居民的生活真的悠闲到每天只有喝酒、喝咖啡、开派对吗?”跟随盛世长城团队来到戛纳,束非对当地人的生活颇有一番感触。“创意人的生活来自日常生活的积累。但是,国内的创意人其实是被过度压榨的,很多同行已经变得没有生活,切断了积累的渠道,创造力很难持久。  相似文献   

20.
简曰 《国际广告》2010,(1):100-103
代理:米兰·扬罗必凯 客户:Glassing太阳镜 评析:带上Glassing太阳镜,你的脸看起来很像屁股?这一系列广告让人得出的结论:一定让广告主很想踢创意人的屁股。广告语“吻我的眼镜”(KISS MY GLASS)也许直接借用了西方常用的俚语“吻我的屁股”(KISS MY ASS),但这句俚语本是对入的一种不敬,或开玩笑的表达。借用在这支广告中,虽然赚了眼球,却赔了名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