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没有不开张的店”,任何一个新品牌进入市场都会造成其他品牌顾客分流,总有这样一部分消费群体,由于猎奇、求新消费心理的存在,以及因为过去终端卖场商品品牌数量少而缺乏选择性,导致出现”被迫”消费,于是一旦新品牌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消费者就放弃老品牌转而选择新品牌。在紧张的竞争压力下,市场上的老品牌总是密切关注自己每一个竞争对手的动向,尤其新出现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2.
“没有不开张的店”,任何一个新品牌进入市场都会造成其他品牌顾客分流,总有这样一部分消费群体,由于猎奇、求新消费心理的存在,以及因为过去终端卖场商品品牌数量少而缺乏选择性,导致出现“被迫”消费,于是一旦新品牌出现在消费面前,消费就放弃老品牌转而选择新品牌。在紧张的竞争压力下,市场上的老品牌总是密切  相似文献   

3.
李洋  肖旭 《商业研究》2000,(10):72-73
企业在发展品牌过程中,是进行品牌延伸让新产品沿用原有品牌呢?还是采用一个新的品牌,若采用新品牌,新品牌与原始品牌的关系如何调解?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操作难度的问题。企业在正确把握母子品牌关系的同时,运用子品牌策略,克服品牌延伸与多品牌两者的缺点,这样不仅提高现有产品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而且对发展子品牌实现企业产品上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长泉 《商业科技》2008,(31):179-180
所谓品牌延伸是指一个品牌从原有的业务或产品延伸到新业务或产品上,多项业务或产品共享原有的品牌资源;也就是说它是利用已经取得成功的品牌来推出新产品、新业务、新项目.使新产品、新业务、新项目开始市场运作.获得原来品牌力量的支持。品牌延伸是实现品牌无形资产转移、发展的有效途径。品牌也受寿命周期规律的约束,存在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品牌作为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  相似文献   

5.
《销售与管理》2005,(12):22-24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其实是品牌和品牌之间的较量。新品牌自然不甘人后.会用全身的力气与老品牌争夺市场份额.而任何一个老品牌都不会坐视自己江山的失去.新老品牌常常上演着大浪淘沙般的攻守博弈.那么,历经风雨的老品牌面对新品牌的挑战.如何才能守住优势,守住成功?初生牛犊的新品牌又如何去攻城掠地、从老品牌那里虎口夺食呢7本期《对话》邀请了作为老品牌代表的青岛啤酒总经理金志国.作为新品牌代表的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以及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宁向东等嘉宾.还特别邀请海尔CEO张瑞敏作为特邀主持人,对新老品牌如何发展进行了精彩的论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高琨 《商业文化》2005,(9):52-54
“如果把中国品牌市场看作一个金字塔,塔尖是占据10%的国际名牌和中国名牌,下面依次是中国新品牌、合格产品,底部则是质量不稳定、假冒伪劣产品。”这是“中国新品牌工程”主办方对中国品牌市场所做的一个形象比喻。小产品也可以创造大名牌,“金字塔腰”也可以升上“塔顶”,他们代表着中国品牌的未来,他们是“未来商界新领袖”,要做大做强,必须提升中国新品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黄合水 《广告大观》2008,(11):143-143
新顾客中,有一类是品牌转移者,所谓品牌转移者,就是指以前使用过同类产品的某个品牌,现在放弃使用该品牌,而使用另一个品牌。比如以前喝的是××品牌的啤酒,现在改用青岛啤酒。  相似文献   

8.
对于招商,不外乎三种情况:新品牌新产品招商、老品牌新产品招商和老品牌老产品招商。若从产品角度来分,招商还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首度招商,即新品牌新产品或老品牌新产品实施全面招商或定向招商;二是空白区域市场持续招商,主要是老品牌老产品面对空白市场实施“填空式招商”;三是老品牌招商,因前期招商或推广失利,需要把产品重新包装再度招商,但这种做法适用于确有市场潜力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成功营销》2013,(12):20-20
中移动近日在品牌重塑策略宣传电视电话会上,中国移动新业务品牌“和”正式在内部亮相。新业务主品牌“和”或将取代全球通、动感地带和神州行,成为中移动4G业务的推广核心。  相似文献   

10.
朱玉童 《商界名家》2003,(10):85-86
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传媒的多样化,新老产品、新老品牌都面临一个共同难题:向目标消费者输送产品及品牌信息越来越难,消费者面对爆炸的信息越来越表现出不满、烦躁,漠视的态度,对单一品牌的注意力、识别力极低。因此,要加强消费者对品牌的注意及接收程度。美国专家创新地推出了整合传播之营销新主张。  相似文献   

11.
孙可 《广告大观》2009,(3):59-62
中国金融业已迎来品牌全球营销的时代,品牌竞争已经成为金融企业的新战场。金融危机环境下,银行品牌建设正当时.中国的银行业品牌建设在悄然变化。  相似文献   

12.
《广告大观》2011,(8):47-47
传播运动策划实施背景: 朵唯是一个新品牌,和领先品牌相比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但事实上,2010年,无疑是朵唯品牌建设的丰收年,朵唯品牌的市场价值在上市短短两年之内就取得了质的飞跃,而在全球化竞争的时代,品牌的价值已经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3.
杨佳航 《中国市场》2023,(16):136-139
文章对新消费趋势下咖啡品牌的传播现状进行概括和分析,从产品迭代、消费概念和传播渠道三方面总结了当前国内咖啡品牌的传播特点,阐明了在面对新时代消费趋势的变局时,咖啡企业通过明确数字营销的一体化传播以及社群流量的裂变式传播的两大核心优势,抓紧培养品牌的自传播力,能更好地在品牌数字经济环境中生存和竞争。以品牌自传播力策略所包含的品牌共鸣、品牌心智、品牌故事、品牌场景的四种模式,分别精准对应社群传播、情绪传播、内容传播、空间传播的四个自传播力建设,试图总结和探究新消费语境下咖啡品牌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4.
名牌切莫乱搭车──品牌延伸策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实施名牌战略中,人们最关注的则是品牌延伸策略。品牌延伸有利于新产崐品进入市场,可名牌产品企业“借船出海”,扩大销量。但要警惕品牌延伸陷井,崐成功进行品牌延伸  相似文献   

15.
从顾客关系的角度看,品牌资产强调的是品牌在市场上吸引新用户的能力,各种各样与顾客沟通的方式对品牌资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顾客忠诚度强调的是品牌留住老客户的能力,过往的直接品牌体验对顾客忠诚有不可或缺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杨君顺  马平 《商业科技》2009,(1):130-130
本论文通过对有关品牌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合目前我国企业在打造品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企业打造品牌的新主张。  相似文献   

17.
艾·里斯 《华商》2014,(5):66-67
面对不断变化的时代文化和消费人群,品牌所有者需要做些什么?通常它们有两个选择:要么随着时间推移,改变品牌以适应文化的改变:要么保持现有品牌不变,启用新品牌与文化改变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8.
《国际广告》2010,(8):130-131
李宁品牌20周年之际,全新标识和口号——“Mak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正式发布。与李宁公司一贯的低调不同,这次品牌重塑的动作隆重而热烈,新标识和新口号一推出,就引发各方热议。作为李宁品牌的广告代理商,更作为一个品牌多年的伙伴,上海李奥贝纳有幸参与并见证了李宁这个历史上非同寻常的时刻,也对“90后李宁”有了更深入的感触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在地板行业,大自然木业的“大自然”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固化成“中高档品牌”,如果要打造一个新品牌,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必须在档次、价位、风格上都与大自然品牌拉开明显的距离,否则就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于新奢侈品牌自身的个性与定位。决定其销售一般不在大众渠道,而在个性化渠道。不过,由于新奢侈品牌的本身的特性,其渠道也呈现明显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