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程致远 《审计月刊》2006,(11):50-51
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面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目的是缓解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韩宇 《活力》2013,(4):198-19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以农村家庭(户)为单位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一种互助共济医疗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新农合的实施对于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乃至于确实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的首要标志是保证支付。受保人一旦拥有享受某项社会保障津贴的资格,那么他一定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足额支付。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的终端应当保证这种支付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否则,就意味着基金运行的“出险”,会导致支付危机乃至制度崩溃,进而引发社会动荡。从这个角度,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社会保险制度亦可视为一种准金融制度,它以信用为基础,要求基金在财务上具有可持续性。这种基金财务上的可持续性是就基金的长期收支平衡而言的,基金财务的可持续性,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生命线”。其实现程度进一步取决于人口结构变动,社会保障机制设计的科学性,政府的政策保障和财政资助力度等一系列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努力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2011年7月1日陕西省开始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曾是中国养老保险体系中最后一个盲点,此项制度的实施使这一格局开始改变,它解决了城镇无业或就业不稳定群体的养老问题。本文基于西安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研究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的基金筹集问题与改进措施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后由政府制定的一项旨在不断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控制和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保障和提高城镇居民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水平,创建和谐社会环境的一项补充医疗保险政策。市级统筹的特点决定了县区医保中心是基金管理和运行的关键环节,以家庭为单位的缴费方式决定了银行自动对账是该环节会计处理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病有所医问题,我省于2007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新农合是针对农民而设计的医疗保障制度,通过各级政府补贴与农民自愿筹资形成新农合基金,用于支付参保农民一部分医疗费用,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笔者拟对新农合资金审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剧,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加强基金管理水平,切实做到保值增值,对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保证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平稳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一、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基金投资渠道单一。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国家一直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国务院在1991年颁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规定,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转入社会保险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基金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银行按同期居民储蓄存款计息,利息并入基金,积累基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数字圈点     
《人力资源》2009,(15):51-51
6倍 从卫生部获悉,国务院办公厅已下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要求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左右。  相似文献   

9.
房价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民生问题。确定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探究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对于政府制定住房政策,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宁市为例,通过测算2006—2010年南宁市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研究不同收入群体对各户型住宅的购房支付能力。研究表明,南宁市居民购房支付能力呈梯级状分布,普通购房者面临购房困难、住房供给结构不合理,因此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时要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民承受能力和医疗费用相适应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保护农村生产力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为了促进这一“德政民心”工程的健康推进,就必须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审计。  相似文献   

11.
《山东劳动保障》2011,(7):46-46
一、关于制度模式。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与新农保一致,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资金筹集方式是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待遇支付结构是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一是这一制度所覆盖的城镇居民与新农保制度覆盖的农村居民有共性,没有单位为他们缴费,只能靠自己缴费和政府补贴,  相似文献   

12.
按照“新国八条”的规定,各地政府在制定房价目标时,应当主要考虑三个因素,即当地经济发展目标增速、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从现行数据来看,大多数城市在制定房价调控目标时,均选择与GDP增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涨幅挂钩,而忽视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这一指标。  相似文献   

13.
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解决城镇学生、儿童、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未就业的残疾人等非从业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项保障措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陕西省宝鸡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工作从2007年7月1日启动,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运行平稳,取得了初步成效,有效地缓解了城镇弱势群体和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未就业的残疾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受到城镇居民的拥护和欢迎。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高点定位、强力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健全体系、提高水平,优先保证、加大投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总体部署,紧紧围绕“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宝鸡市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工作。截至2008年6月底,试点已覆盖全市12个县区,参保居民达18.3万人,参保率达57%.  相似文献   

14.
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由于居住地域的不同、参保人群的不同、经济条件以及思想观念的不同,造成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基金出现风险的可能差别很大。为了切实降低基金的支出风险,促进两项医保制度的合并非常必要。本文结合江苏省邳州市新农合和居民医保基金收支情况,对两者抵御风险的能力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5.
陈建明 《民营科技》2009,(2):108-108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起将新农合筹资水平翻一番。这是我国政府前所未有大规模投入解决农民基本医疗问题,对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突出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典范”。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  相似文献   

16.
PPP模式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比较分析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伙伴关系,即PPP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政府(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村参保居民共同交纳养老保险费用;养老保险基金由商业性公司通过竞争的方式进行运作;商业性公司直接向参保者支付养老金。在PPP模式中,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制度、交纳一定比例费用、对商业性公司的养老金运作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17.
一、“新农合”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期.蓬安县审计局组成审计组对全县“新农合”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显示,全县逐步构建起了覆盖大多数农民群众、基本缓解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健康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修订后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已经颁布实施,新《条例》大幅度提高了工伤保险待遇。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调整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伤残级别增加1至3个月职工本人工资。同时,增加了基金支出项目,将原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工伤职工“住院伙食补助费”、“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以及“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改由工伤保险基金统一支付。  相似文献   

19.
笔者根据参加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居民医保试点的启动和实施经验,以绵阳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财务核算制度为比照对象,就启动和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会计核算方面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进一步提高基金监管工作认识 1.增强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生命线”的意识。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制度,是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标志。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是围绕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支付而设计和制定的。如果社会保险基金征收不起来,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甚至出现了基金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