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合”哲学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市场竞争中,应运用“和合”哲学保证良性竞争和社会安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和合”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文追溯了“和合”精神的渊源,总结了传统文化中“和合”精神的具体内容,并且针对当前存在的信仰危机、环境污染、金钱拜物教等社会问题提出了“和合”精神所能提供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选择与幸福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人的选择性或者人选择的能动性是社会历史中的普遍现象。作为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人的选择却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制约。人们要想通过选择得到幸福,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选择能力,并使自己的选择合乎自然和社会规律,合乎“幸福公理”,这样,人们才能通过选择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人类历史分期为基础,考察了在各个时期中“自然”与诗学理论的关系。在后现代时期,“自然”成为生态批评的重要构成因素,生态批评将积极促进自然、艺术与人的沟通与和合。  相似文献   

5.
和谐文化仿佛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对中心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和谐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干部职工的和谐意识,发挥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为目的的一种经营理念。而“和谐”符合中国传统的和合哲学。在世界上三个比较突出的文明中,西方文明崇尚自由,伊斯兰文明崇尚公平,中华文明则是包容。中国之所以形成和谐至上的价值观,源于中国人对矛盾的看法。中国人从老子时代就认为阴阳合一,二者对立统一,两极分离,包容矛盾。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哲学形态——如何理解邓小平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原生形态看,邓小平哲学不是纯哲学、学院哲学或教科书型哲学,而是实践型哲学,这种“实践型哲学”的直接“存在形式”呈现为一种现时代的“问题意识”、一种哲学思维运动;从哲学思想的表达形式看,邓小平哲学既有丰富的隐性哲学思想也有相当的显性哲学理论,属当代中国哲学形态;从整个哲学思想内容看,邓小平哲学在基础理论层面实现了从马恩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哲学”的转向,具有原创性。不要再贯性地把邓小平哲学的当代中国特色置于前人或别人的影子下。  相似文献   

7.
从“语言分析方法”角度研究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日常语言分析”既是分析哲学的重要特征,也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重要特征。维氏哲学的日常语言分析方法包括“合适性标准”及日常语言分析方法(步骤)二大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划时代的丰富与发展:它的形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认识论;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人为本”不仅体现了唯物主义观,而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真谛。“科学发展”以一脉相承的创新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保持内在本质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华和合文化是以"和合"为旨归,以"和合"的方法力促实现理想的和谐状态.城乡融合发展之融合内涵与和合文化本义具有逻辑一致性,和合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可被城乡发展借鉴的融合价值.立足新型城乡关系的现实发展需求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秉承中华"和合"文化的价值理念,探讨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和合文化逻辑理路:"天人合一"观构成城...  相似文献   

10.
简论自我和自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哲学上,主体性的问题是一个重要而有争议性问题。对作为主体的自我扣自我意识的认识需要从哲学上进行适当的界定。本文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对“自我”扣“自我意识”这对哲学范畴进行了尝试性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1.
如何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行体系并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本主张既不要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不要定位为“实践唯物主义”,在学界尚未就此达成共识之前,暂且来个就事论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在这种思路下提倡个性化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2.
“和合、和为贵、协和万邦”是我国处理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要传统理念,是新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主张的重要思想渊源。弘扬“协和万邦”的理念对营造我国建设良好的国际环境,加快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发展目标定位,是“协和万邦”理念的具体实践与“和谐世界”主张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哲学?哲学有无存在的价值?“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我思,我在”,这就是全部哲学史所诠释的哲学的真义,也是哲学的绝对命令!  相似文献   

14.
产业——在科技与社会之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产业、社会生产力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因而产业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科学技术哲学的“社会篇”,社会历史哲学的“基础篇”。在当今,产业哲学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而它本身就是这种关系的中介。  相似文献   

15.
该文主要从“语言分析方法”角度谈论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语言分析”既是分析哲学的重要特征,也是维特根斯哲学的重要特征。就前期维特根斯坦而言,其语句分析的一般步骤在著作《逻辑哲学论》中体现为“语言-事实”对应即“指谓模型”:语言符号-可能事实(P)-实在(┠P:真命题或假命题)。  相似文献   

1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最初经济学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在此文本中,马克思主要立足于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对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和否定,并论证未来共产主义即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向“人”的本质的复归。这种人本主义哲学立场还没有离开“哲学基地”。  相似文献   

17.
“此在”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根本范畴,“此在”的哲学意义在于批判人本主义的主客对立二分的思维模式特别是其主观性,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人本主义的超越,通过“此在”中的“真”与“真理”,分析海德格尔对人类社会理解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顺应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哈贝马斯着力推动语言哲学从语义学分析研究转向对言语行为能力的探讨,构建“规范语用学”,使哲学研究语用学化。在乔姆斯基、奥斯丁和塞尔等语言学家或语言哲学家就有关语言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哈贝马斯创立了研究言语行为的“规范语用学”。这种新型的语言理论构成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也由此实现了法兰克福批判理论的语言论转向,并在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相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的“语用学转向”。  相似文献   

19.
儒家思想对中国人及东亚人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儒家“和生实物,同则不继”的“和合”思想体现了多样性的统一、多元素、各成分的协调共处。这在全球一体化、多元共存的现代社会,比西方“天人二分”的价值观在处理人与人、入与自然、不同民族之间关系时,更符合时代的精神,更有利于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0.
以“天人二分”为核心的西方化张扬科学、民主、法制、宗教精神,处处强调人与对象世界的对立。中国化的核心观念是“天人合一”,儒家化有强烈的伦理、道德、进取精神;道家化则更重视人内在的和合,神秘化是前两的补充。中西化应在精神层面多借鉴吸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