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是影响其走出困境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完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重要途径。我国应大力发展以股票融资为主的直接融资,进一步减轻企业负债,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资本结构与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契约的角度来论述资本结构,试图说明企业的契约结构通常表现为债务-权益结构;债务契约能有效地降低企业总的契约成本;企业最优的资本结构(即最佳的负债比率)要保证负债-权益结构中的契约成本最低,即使用负债融资所避免的重复监控成本与负债所带来的代理成本相等.  相似文献   

3.
资结构与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契约的角度来论述资本结构,试图说明企业的契约结构通常表现为债务-权益结构;债务契约能有效地降低企业总的契约成本,企业最优的资本结构(即最佳的负债比率)要保证负债-权益结构中的契约成本最低,即使用负债融资所避免的重复监控成本与负债所带来的代理成本相等。  相似文献   

4.
资本结构与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契约的角度来论述资本结构,试图说明企业的契约结构通常表现为债务-权益结构;债务契约能有效地降低企业总的契约成本;企业最优的资本结构(即最佳的负债比率)就是:使用负债融资所避免的重复监控成本与负债所带来的代理成本相等。  相似文献   

5.
马永强  贾剑锋 《新智慧》2000,(10):25-26
资产负债率过高一直是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的一大难题,因此人们对于过度负债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问题谈论较多。对此目前的主流观点是:过度负债未必导致资本结构不合理。其理由概括起来主要有:①资本结构考察的只是资产负债表右方各种长期筹资来源的比例关系,如果过度负债是由于短期债务引起的,则它并不对企业的资本结构产生影响。②在过度负债情况下,如果企业产销对路、经营得当,就会进一步降低成本,获得更大的财务杠杆收益,从而增加企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经济增加值衡量企业经营绩效,基于信息技术业A股上市公司2011年~2013年的数据,构建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出经营绩效与资本结构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具体为:资产负债率与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流动负债比率与经营绩效缺乏显著的正相关、经营负债比率与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内外源融资比与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不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逐年盘升,导致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严重失衡。究其原因,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资本结构的优化应当遵循风险与收益权衡的原则,努力降低如权平均资本成本,并保持一定的资本结构弹性。建立多元化的企业股权结构,大力发展企业直接融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解决国有企业高负债资本结构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阐述了代理成本理论与资本结构理论的关系,进而对资本结构中的一支——债务做了深入分析,从代理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的债务融资期限和债务融资类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通过有效安排企业的负债结构控制负债融资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与国有企业高负债经营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难点。前者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顺利实现商业化经营,后者阻碍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实,这两个难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本文试从促进银行不良债权和企业不良债务共同化解的角度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银行不良债权与企业不良债务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述了资本结构概念即企业资本结构就是指企业资金来源中负债与净资产(即股东权益)的比例关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了现今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负债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以及资本结构缺乏弹性的现状,鉴于此,调整和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已势在必行,并以债转股为例探讨目前国有企业的优化方式。  相似文献   

11.
资本结构主要是指负债和股权在资本来源中的占比,资本结构不同会影响治理结构进而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认为,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有相关性,但研究结论有分歧:权衡理论认为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有正向影响,但优序融资理论认为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有负向影响.本文以2012-2013年沪深两市A股传媒业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证实传媒业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互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了资本结构概念即企业资本结构就是指企业资金来源中负债与净资产(即股东权益)的比例关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了现今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负债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以及资本结构缺乏弹性的现状,鉴于此,调整和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已势在必行,并以"债转股"为例探讨目前国有企业的优化方式。  相似文献   

13.
当前 ,随着国有企业体制转换与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 ,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其中 ,较为突出的是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 :自有资本严重不足、负债比例过高、债务结构(债务期限结构、债务来源结构与债务使用结构)不当、不良债务大量存在。那么 ,何为最优资本结构?如何优化资本结构?本文拟对现代西方资本结构理论进行适用性分析 ,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应遵循的原则。一、现代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本(指所有者权益 ,下同)与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理论是研究这一比例关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以及是否存在最优资本结构问题的理论。最早提出该理论的美国经济学家戴维&;#183;杜兰德(DavidDurand)认为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按照净利法、营业净利法和传统法建立的。1958年莫迪格利尼 (FrancoModigliani)和米勒(MertorMiller)又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在此基础上 ,后人又进一步提出了权衡理论。1、净利法。净利法认为 ,利用债务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这是因为 ,负债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 ,综合资本成本越接近债...  相似文献   

14.
陈建辉 《全国商情》2009,(24):57-58
融资是企业资本运动的起点,也是企业收益分配赖以遵循的基础。足够的资本规模可以保证企业投资的需要,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和规避融资风险,融资方式的妥善搭配可以降低资本成本。企业经济效益良好时,适度举债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提高企业权益资金的盈利水平,但负债经营也加大了企业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合理安排资金结构。本文从分析财务杠杆的原理入手,进而分析财务杠杆在企业融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浅谈如何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市场经营能力和获利水平较低,不能满足自身资本需求,只能从外部借入或货款,在不断的循环周期中形成负债比率偏高的状况。对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可以按照企业负债率高低和经营状况,将其分成正常企业、亏损严重企业、可正常化或潜在正常化等三类企业,以便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合理性,取决于负债利率与权益资本收益率和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在总资产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的情况下,负债可增加企业的价值,因而高负债率并非总是不利。“债转股”不是解决国有企业高负债率问题的捷径。只有导致国有企业高负债的根源消除之后,国有企业才能彻底摆脱债务困境,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显著特征是负债融资比例偏低。可以适当增加负债融资可以降低股权代理成本,形成权利制衡机制,优化资本结构,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增加企业价值。但我国上市公司还存在各种制约因素,致使负债融资尚不能发挥应有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8.
金帆 《新智慧》2004,(2B):11-11
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负债而引起的风险,而广义的财务风险泛指企业理财活动中的各种风险,包含了狭义的财务风险和企业的经营风险。从公司角度来看,所有财务风险都是由经营活动引起的。企业负债融资的目的是在投资活动中取得超过资本成本的收益,但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有可能不会获得预期的收益,从而产生了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围绕资本结构三大理论——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进行实证研究。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认为其存在目标资本结构。采用面板数据之随机效应模型得出结论,其资本结构决策是动态调整的结果,并检验了资本结构的显著影响因素。其中资本成本影响最大,与资本结构负相关,说明尚处于权衡理论所阐述的负债利息避税效应显著阶段;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负相关,说明其资本结构决策行为符合优序融资理论;非负债税盾与资本结构负相关,说明存在非负债税盾与债务利息减税效应的替代效应;资产担保价值与资本结构正相关,说明代理理论所阐述的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影响企业资本结构选择。三大理论只能部分解释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由商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但是在资本经营的实践和理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误区。笔者就此作一辨析。一、资本经营的误区1.“资本”范畴的误区。很大一部分经济工作者在理解资本经营时,把资本理解为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和企业的负债。虽然,这在理论上并无缺陷。但是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这种理解往往令人费解。从实际经济工作中分析可知,资本主要是指投资者投入的资本。这主要表现在:(1)从投资者的关注焦点来看,投资者最关注的是投入资本能否最大限度增值,而不是借入资本能否增值。(2)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