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说选仙钱     
陈小陶 《西安金融》2004,(12):64-64
选仙钱与打马格钱、棋钱都不是流通货币,流传至今已不多见,选仙钱有圆型和长方形两种,圆型又分中圆孔和方孔无孔种。考《天香楼偶得今人集》和《辞源》“选仙图”条得知“古仙作图,为博戏,用骰子比色。先为散仙,次升上洞,渐至蓬菜大罗等,列则众仙庆贺,比色时则重绯,四为德,六与  相似文献   

2.
战国中期,从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始铸方孔圆钱秦半两,到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改铸五铢钱止,半两货币经历战国、秦、汉三代,流通218年,在中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资料显示:在秦惠文王二年颁布钱法、实行中央政府统一铸币之前,圆孔及方孔半两钱已在秦国地方城邑铸造流通.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 ,中国古代的钱币也是源远流长 ,辉煌多姿 ,展现着东方货币文化的风采 ,在世界货币史上占有着显著的地位。中国历史货币中 ,最具代表性、流通时间最长的钱币形态是方孔圆钱。如果从秦始皇统一中国 ,在全国推行方孔圆钱算起 ,一直到清末民初铸行的最后的方孔圆钱为止 ,方孔圆钱竟流通了两千一百多年 !若再加上其前身———先秦时期的地方性货币圜钱 ,流通的时间就更长了。为什么在先秦众多形态铸币的角逐中 ,方孔圆钱能脱颖而出 ,并成为其后两千多年的主流货币呢 ?这自然与横扫六合的秦国有关 ,战胜者…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货币,林林总总,种类繁多。仅其中古钱一类,质地就有铜、铁、铅等,形制就有铜仿贝、刀布币、方孔圆钱等。方孔圆钱历史悠久,品类众多,版别浩繁,总数不下数万种。总而言之,古代货币,浩如烟海,探索不尽。  相似文献   

5.
我收藏有一枚珍奇的"民国通宝"十文方孔圆钱(见拓片图),径23、穿边长6、厚1毫米,重3.5克。其"珍奇"之处在于:①方孔圆钱在中国货币史  相似文献   

6.
币海拾珍     
中国货币文化源远流长,迄今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行用金属铸币和纸币的国家。中国货币形式多样,有贝、布、刀、圆钱、方孔圆钱、纸币、金银币等等,几乎每朝每代,均铸新钱,因而种类繁多,几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代推行的方孔圆钱,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灿烂货币文化的实物见证,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延伸。  相似文献   

8.
环北部湾地区是古代中国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圈.近三十多年来,汉代考古是该地区考古发掘和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地区发掘了大量的汉代墓葬,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铜器、陶器、玉石器、金器和圆形方孔铜钱等随葬品.其中的钱币有明确的出土地点、确切的年代,是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而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认识该地区汉代货币流通的地域特征及其与古代东南亚货币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金银纪念币自1979年发行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十大系列题材、1400余种。在这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中,惟独一枚仿古的圆型方孔“大唐镇库”金币是收藏投资领域一朵芬芳艳丽的奇葩。大唐镇库币是由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所铸造,是我国钱币流通史上十分珍稀的古钱币。我国古代有  相似文献   

10.
1986年,本人有幸代表广西钱币学会去新疆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货币研究会”成立大会,并收集到不少新疆钱币,这些钱币上都闪耀着东西方货币文化交融合璧的绮丽光辉,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继而联想到东南亚有“洋元一分”、“百分之一”、“六百分之一”等等,一面中文一面外文有方孔有圆孔的钱币,这些也正是“东西方货币文化交融合璧的产物”,同样闪耀着东西方货币文化交融合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频繁,但在纷飞的战火中,各国经济上的联系和交往却日益加强和扩大,最终促进了秦帝国的统一.这一时期,我国古代的货币也正处于布币、刀币、蚁鼻钱等群雄并存的时代,随着各国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圜钱逐渐脱颖而出,最终由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古代货币由布币、刀币等统一到圆币的历史轨迹,正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货币的故事     
《中国金融家》2012,(8):158-158
港元(单位:元),原称港圆(单位:圆),俗称港币或港纸,是香港的法定流通货币。为迎接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自1993年1月1日起,“港圆”改为现行名称“港元”(但部分新发行的港币纸币与所有硬币仍旧保留“圆”的用法)。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英联合声明》,香港的自治权包括自行发行货币的权力。  相似文献   

13.
陈维 《西安金融》2004,(11):60-62
圆丝银是湘潭独有的银两货币。它形状独特,使用方便.找零补差快捷.辨别成色简易。这在我国的银两货币中,独具特色。为弘扬中国货币文化,研究地方货币史,笔者就圆丝银的形状、重量、成色及其产生、流通等情况.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陈宝山 《金融博览》2011,(13):14-15
货币发行.以“稳定货币”为终极目标,并体现货币“质”和”量”的连续性。从苏区货币、根据地货币、解放区货币,到人民币发行.货币伴随着建党.建军、建国与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了灿烂辉煌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货币发行.以“稳定货币”为终极目标,并体现货币“质”和”量”的连续性。从苏区货币、根据地货币、解放区货币,到人民币发行.货币伴随着建党.建军、建国与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了灿烂辉煌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由秦始皇建立,而由汉武帝巩固下来.秦始皇颁布货币改革令,以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为统一货币,汉承秦,铸造权统一归中央,以五铢钱为统一货币,都是货币史上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在沈阳鲁园古玩市场收集到一枚铜质折三方孔圆钱,这枚钱自左向上右旋读作"兴赵重宝",直径33、穿宽7、厚2毫米,重11克。钱背文直读"当三"。兴赵重宝,也有人读作"赵宝重兴",是南宋晚期出现的一种带有政治色彩的货币,它究竟铸造于哪年,出自何人之手?一直是众多钱币学者争论的问题,至今尚  相似文献   

18.
<正> “圆”本来指物的形状,只因古时钱为圆形,所以“圆”便成了钱的名称。据历史记载,“圆”作为钱币的名称在周朝就已形成了。外国银圆流入中国以后,因其重量、成色基本固定,便使“圆”逐渐向货币单位发展。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北洋机器局首先在我国铸造了以“圆”为单位的银元,打破了  相似文献   

19.
细心的人会发现,在中国法定货币人民币中,正在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纸币票面上所使用的人民币单位是“圆”,而非《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规定的人民币单位“元”。笔者认为,国家法定货币上用字与现行有关法律和条例规定的不同,实际上是一种不规范的表现,严格来讲影响了法定货币人民币和有关法律和条例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20.
魏保祥  董莉君 《理财》2003,(12):40-41
所谓“圆票”是指企事业单位为完善财务手续将发生的无法取得正式发票的零星支出,通过“圆票”点(处)圆成正式发票入账的一种会计活动。即企事业单位临时发生的商品、物资移库、短途搬运、装卸所支付的货币工资,为了据实入账,企事业单位持力资单及有关证明材料到“圆票”点(处)交纳0.5%的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