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促进了投资者理性投资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盈余透明度的会计信息质量度量方法及贝克和伍格勒(Baker &Wurgler)投资者情绪指数构建方法,以2002—2011年期间中国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者情绪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有着显著效应,难以估值的股票对投资者情绪较为敏感,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能减弱这类股票的投资者情绪效应,促进投资者理性投资。从作用机制来看,机构投资者对难以估值的股票在投资者情绪悲观时期具有高质量会计信息选择倾向,股票分析师也倾向于给这类股票更为乐观的评级,因此会计信息质量能够通过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动和股票分析师评级来影响悲观时期的投资者情绪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信用评级指标设置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指标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该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是企业、银行和投资者们作信用评级及投资风险确认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投资者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推动了ESG评级的快速发展。ESG评级能否提供价值相关的信息成为研究热点,但结论并不一致。基于实践中更为普遍的ESG负面筛选策略,本文创新性地从风险角度检验ESG风险评级与投资价值之间的关系,以重新审视ESG评级的价值相关性。具体地,本文借助评价ESG风险暴露程度的RepRisk评级数据,验证ESG风险评级对公司股票回报率与波动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比分析ESG正面评级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发现,ESG风险越高的公司,其股票回报率越低,股价波动性越大,但ESG正面评级的价值相关性并不稳定。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ESG信息披露与ESG投资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日前,中国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美国伊根-琼斯评级公司、俄罗斯信用评级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世界信用评级集团,致力于推进国际评级体系的改革。国际信用评级体系亟待改革长期以来,评级机构在世界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作为市场独立的第三方,评级机构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经验,就各经济主体和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大小发表专家意见,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不过,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现实发展过程中,随着  相似文献   

5.
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承诺将ESG理念纳入投资决策,ESG也逐渐被企业所接受。与此同时,ESG评级分歧也越来越明显。本文以201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探究企业信息披露程度对ESG评级分歧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信息披露程度越高,评级机构对ESG评价维度的自主选择性越高,ESG评级分歧就越大;高管特定经历能够缓解信息披露对ESG评级分歧的作用效果,且在ESG得分较低、ESG环境敏感性较高、未被问询的企业中,信息披露更显著地加剧了ESG评级分歧;ESG评级分歧呈现出明显的时间收敛特性,且分歧的存在对环境红利、社会福利、治理效率存在抑制作用。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和完善信息披露,降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逆向选择风险;监管部门应完善和统一ESG评级市场,促进中国特色ESG评级体系的建立,使其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相协调,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相衔接。  相似文献   

6.
当前ESG评级存在严重分歧,且已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基于2015~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样本,实证研究ESG评级分歧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盈余信息含量,其中小幅提高了盈余积极信息含量、大幅降低了消极信息含量,进而降低了盈余信息含量不对称性。机制检验发现,ESG评级分歧通过降低盈余质量、提高股票风险进而降低盈余信息含量。进一步分析发现,ESG评级分歧的影响在低信息透明度、非强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和非重污染行业的样本中更显著。因此,应强化企业ESG信息披露和评级机构监管,为投资者创造有效的市场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7.
企业债券评级之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09年,约翰·穆迪的《对铁路的投资分析》一文拉开了企业债券评级研究的序幕。经过近百年的时间,西方学者基于标准的财务金融学理论,对企业债券评级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并逐渐运用到各国的债券评级体系当中。本文在回顾西方学者企业债券评级的方法、企业债券评级与违约率之间的关系、企业债券评级与权益投资回报率之间关系这三个问题后,总结了我国学者对其研究现状,以期为发展我国债券评级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服务性机构,评级机构的职责在于评估、警告风险,让投资者预知金融产品的风险。但当前全球三家主要评级机构似乎充当了相反的角色——他们在市场动荡时不断"添油加醋",而在预警风险方面却总是"马后炮"自从本次经济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的老百姓熟知了一个名词:主权信用评级。即国际最著名的三大评级机构对各国政府的主权信用评级。这一评级往往左右国际投资者,甚至其他国家,对一国信用的认识,从而影响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信誉,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ESG投资的快速发展,ESG评级已经成为金融市场重要的投资管理支撑要素。ESG评级体系涉及评级目标、评级指标设定和指标权重确定以及评级等级体系设计等方面,本文结合五家全球知名评级机构的ESG评级情况,深入剖析ESG评级行业现状和实践。当前,ESG评级仍然面临评级方法不完善和不透明、评级结果存在偏差、评级前瞻性不足等问题,需要继续强化ESG研究,逐步完善ESG评级方法,提升ESG评级透明度,完善市场监管,减小ESG评级结果差异,提高ESG评级质量。  相似文献   

10.
定向增发是目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以我国2013—2015年A股市场的定向增发股票为研究样本,分别从外部环境影响角度和分析师自身角度实证分析分析师股票评级乐观性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承销关系、分析师声誉和分析师盈利预测的乐观性与分析师评级乐观性正相关,而声誉高、规模大的券商以及分析师的努力程度则会对其评级的乐观倾向产生反向抑制作用。分析师评级报告发布日距定增报告公布日的时间间隔也会对分析师评级乐观性产生负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ESG是企业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框架,是一种关注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ESG评级是ESG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当前全球ESG评级机构数量繁多、背景迥异,且评级分歧较大,对同一主体的评级尚难产生共识。因此,在梳理国内外14家著名ESG评级机构情况的基础上,对各评级机构的ESG评价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现有的ESG评级系统存在信息披露质量差、ESG评级结果不统一、ESG生态系统不完善等核心问题,并据此提出我国未来ESG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信用评级是信用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辅助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信用评级的内涵和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6,(32):9-12
近十年来,我国房地产企业大起大落,反反复复,房地产企业在信用方面暴露了诸多问题,因此我国政府要尽快建立房地产企业的信用评级制度,通过对建立房地产企业信用评级以提高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大银行的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之间竞争力、解决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交易当中信息不对称的困恼。本文从企业财务的角度和银行贷款前期分析,利用AHP法构建房地产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财务指标,从项目偿债、盈利和营运、发展、资本实力五个方向来衡量房地产企业财务信用状况。该体系可以用一个信用综合评价指标——信用度来定量评估房地产企业信用的高低。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36家上市银行2009~2022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利用DCC-SVR-GARCH-CoVaR模型测算系统性风险溢出率,实证分析ESG评级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提高能够显著削弱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水平,且ESG评级提高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水平的削弱作用主要由公司治理(G维度)驱动;地方性银行的ESG评级提高对系统性风险水平的削弱作用更强;ESG评级提高会通过降低银行违约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小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两种渠道削弱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会强化ESG评级提高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鉴于此,应充分完善ESG评级体系,将ESG评级纳入商业银行业务战略、内部治理与风险管理体系中,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5.
债券信用评级有效地揭示了债券的相对信用风险,为债券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决策参考。在计算债券信用风险损失中,可以充分利用评级公司公布的数据来具体的计算出各债券的信用风险值,本文给出这种方法和例子。  相似文献   

16.
债券信用评级是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债券信用评级市场和信用评级机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债券信用评级发展的对策,为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自2004年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推出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以来,我国银行信用评级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国际银行评级体系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仍然需要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银行评级体系建设经验,并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本文将美国与中国现行的银行信用评级体系从信用评级的法律环境、评级依据、评级机构和评级效果四个方面相对比,提出了完善法律环境、改进评级依据和促进民族信用评级机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向升  陈湛匀 《价值工程》2004,23(10):86-88
债券信用评级有效地揭示了债券的相对信用风险,为债券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决策参考.在计算债券信用风险损失中,可以充分利用评级公司公布的数据来具体的计算出各债券的信用风险值,本文给出这种方法和例子.  相似文献   

19.
贾镇铭  张锡涛 《价值工程》2008,27(5):164-165
保险公司的信用评级落后于其他行业的评级体系,最近20年才得到较大的发展,而保险公司的信用评级对其又是至关重要的。着重介绍了信用评级的过程,以及提出加快中国保险公司信用评级建议。  相似文献   

20.
, 《长三角》2012,(12)
全球主要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近日宣布,把法国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级Aaa下调一档至Aal。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皮埃尔·莫斯科维奇回应穆迪决定,指称法国失去最高评级应该归咎于前任政府。现在,欧元区的芬兰、德国、卢森堡和荷兰依然享有最高评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