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股票融资和负债融资所引起的股东与管理者、股东与债权之间的冲突分析入手,研究了负债期限结构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实践提出了深入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西方融资顺序的比较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行为上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股权融资成本低及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应从调整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强化公司董事会的功能、完善经理人持股以及其市场约束机制等方面入手,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促进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合理化。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显著特征是负债融资比例偏低。可以适当增加负债融资可以降低股权代理成本,形成权利制衡机制,优化资本结构,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增加企业价值。但我国上市公司还存在各种制约因素,致使负债融资尚不能发挥应有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企业的融资模式变化和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总体变化趋势。中国企业融资模式大致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主导型的融资模式、转轨经济体制下银行主导型的融资模式和市场经济体制下融资方式多元化模式三个阶段。而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变化趋势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要比同期的国有企业低的多;第二、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负债比率之间有着非常强烈的相关性,它们的走势基本相同;而长期负债比率的走势则异于两者,处于稳定小幅波动状态;第三、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经历了先快速下降后缓慢回升的变化趋势,这清晰的反映了证券市场的筹资额和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资本结构和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是财务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对短期负债内部结构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先行性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公司短期负债融资对长期投资规模的影响;二是公司短期负债融资对长期投资波动的影响;三是公司短期负债融资对短期投资规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的现状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流通条件下,随着上市公司实质性并购和战略性重组向纵深展开,并购重组的融资工具将呈现多样化的特征。然而受制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现行金融体制和法律法规的制约,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无论是在债务性融资,还是在股权性融资或混合性融资等方面均存在相当的差距。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具有并购融资渠道相对狭窄、融资工具比较单一且运用不规范、并购融资存在逆向选柽和服备机构创新能力不足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姜莹 《企业家天地》2007,(8):229-230
本文首先介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征及其融资行为的现状,其次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最后提出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有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融资结构的确定是融资决策中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价值和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对西方融资理论的简要回顾以及西方企业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状况的描述,指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符合现代融资理论的"融资定律",而我国上市公司都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从股权结构、融资成本和资本市场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优化融资结构、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效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其受到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和企业资本结构及规模、融资成本及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效率,结果表明:44家样本公司中,4家公司综合有效,9家公司纯技术有效但非规模有效,35家公司非规模有效且非纯技术有效;37家公司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3家公司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减;信息技术业样本公司的股权融资效率高于制造业样本公司的股权融资效率。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整体较低,应调整股权集中度、完善治理结构、优化融资结构、合理资产负债率、加强技术创新,以提高股权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企业优序融资理论以及发达国家企业融资实践的基础上,明确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应该是先内源融资,再外源融资;在外源融资过程中,应该是先债务融资,再股权融资;进而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为什么与此完全相反;文章试图通过对中外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进行比较得出一些启示,进而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优化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发行上市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渐进性,A股市场上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IPO发行成本具有差异性特征。国有企业上市融资的动力更强于非国有企业,但非国有上市公司间接成本受发行市值的影响较小。样本数据证实,发行规模、发行前公司盈利指标、发行首日的二级市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以及发行方式和定价机制等变量对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IPO发行成本产生影响。证据表明与非国有上市公司比较而言,国有上市公司的间接成本受累计投标询价制度和询价发行方式两个变量的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究其原因是国有股法人股"一股独大"和"所有者缺位"所致.必须抓好"存量"与"增量"的处理,限制大股东的投票权,改变企业"所有者缺位"的现状,建立经理市场,实现经理人员的招聘机制,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严格限制董事长兼任经理现象,达到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常常粉饰收益质量。影响收益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对会计政策与方法的选择,经营风险的大小,利润构成和现金流。收益质量分析方法运用有:分析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分析现金流量和利润来源;分析敏感帐户。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制度是"有原则,无细则",制度的缺失导致上市公司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良莠不一.研究显示,一些被政府部门认定的知识产权示范或优势的上市公司,在2008年度报告中却没有披露任何知识产权信息,而且上市公司临时报告中的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也不容乐观.公众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信息获取处于严重的不对称状态,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公司的财务透明度问题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对上市公司而言。本文分析其关键在于造就有效的财务需求和供给主体,为此需采取诸多措施,包括: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投资者的素质等,同时要进行相关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代企业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的股权激励,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文章论述了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发展情况以及推行的难点问题.结合目前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设计了股权激励的业绩评价指标和内在价值体现指标,提出了利用业绩和内在价值体现两个指标对激励对象进行综合评价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国民营企业的蓬勃崛起,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企业谋求上市发展,融资发展成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出路。在整个进程中,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融通经济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可是,企业在经历IPO逐级严格审核谋划上市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财务及非财务手段进行各种公关、造假,导致上市公司泡沫化经营。财务舞弊已经成为目前国内上市公司或多或少的通病,作假手段层出不穷。作为投资者应当审时度势,在法律法规尚须完善的前提下尽量掌握一些常见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分析财务造假动因,控制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当公司存在自由现金流量时,中国上市公司倾向于过度投资,不过自由现金流量与过度投资的关系会因公司的成长机会高低和持有的自由现金流量的多少而有所不同,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区间效应。其中,代理问题最严重的高自由现金流量、低成长机会的公司过度投资倾向明显大于其他类型的公司。从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动因检验来看,高自由现金流量的公司的过度投资与经理报酬显著正相关,显示出此类公司过度投资的动机很大程度上在于提高经理报酬,因而表现出很强的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9.
并购即“兼并与收购”,是企业的高级经济活动行为。反并购是并购的逆操作行为,是指目标企业管理层为了防止公司控制权转移而采取的旨在预防或挫败收购者收购本公司的行为。反并购的核心在于防止公司控制权的转移,直接目的在于阻止恶意被动并购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保持企业现有状态不变。本文通过对并购操作程序及并购成本效益分析,提出上市公司可操作的反并购方法及策略,并对反并购各阶段涉及的信息披露事宜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0.
股利分配政策作为公司三大财务决策之一,在公司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得合适与否关系到公司融资渠道的畅通与否、融资成本的高低和资本结构的合理性。适度的股利政策有利于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并在公司面临外部接管威胁时提供有效的防御屏障,因而有利于公司经营的稳定持续发展,实现公司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适度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本文在评析西方金融理论中最佳股利支付模式的基础上,定性研究中国上市公司适度股利分配政策的内涵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