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爱员工.员工也爱我们,”即便是辞退员工,靳羽西公司也希望让自已辞退的“铁手”始终戴着“柔软的天鹅绒手套”  相似文献   

2.
刘勇 《企业文化》2010,(5):87-87
人活在世上,有不同的角色,也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作为国家公民和社会一员,有爱国家爱人民、保护环境的责任;作为个人,对家庭对朋友有保护和相互扶持的责任;作为员工,对公司有尽职尽责贡献才智的责任。这每一个角色后面,都是责任。可你不要仅仅看到这些责任,我们还有一项最根本的责任:那就是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相似文献   

3.
任丽芳 《现代企业》2007,(11):54-54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文化建设要为塑造企业精神服务,它是凝结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灵魂。主要内容包括:爱企业如家的主人翁精神;企业生产过程中开拓、拼搏的精神;日常管理中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精神。积极创造有利于广大员工身心健康,有利于企业职工的共同价值观。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动员一切积极力量为国家、社会、  相似文献   

4.
快乐管理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津 《企业文化》2008,(4):44-45
快乐管理中的爱,是企业给员工提供种种实现个人目标的可能,让员工自己抓住机遇达到个人幸福与组织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袁涛 《财会通讯》2013,(11):126-128
本文研究表明:上司不当督导会显著降低员工创造力;上司不当督导会显著破坏员_Y-心理安全感知与对组织的认同感;心理安全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对组织的认同;上司不当督导会破坏员工对组织认同,进而会降低员工创造力;心理安全在上司不当督导与员工创造力不发挥直接中介作用,而是间接通过影响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从而影响员工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韩庆聚 《现代企业》2013,(10):22-23
“海底捞”的跨越发展引发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多方探究。经过调研,我们认为海底捞经营管理的“人文秘诀”主要在于根深蒂固、上下同欲、求真务实、创新强效的“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这对我国非公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仲华 《企业文化》2005,(5):54-55
2003年,当羽西公司获得“亚洲最佳雇主”和“中国最佳雇主”两座奖杯的时候,靳羽西喜出望外:“没想到会获奖,但很自豪,这是羽西公司第一次参加这类评选。人才应该是公司最强有力的资产。我们爱员工,员工也爱我们。”“我们爱员工,员工也爱我们”,是羽西公司的铁律,即便是辞退员工,羽西公司也希望辞退的“铁手”始终戴着“柔软的天鹅绒手套”。  相似文献   

8.
连锁企业培训核心员工的重要性 所谓核心员工,是指掌握了连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员工,他们或具有广泛的外部关系,如与客户、供应商的关系良好;或掌握专业技术,像餐馆的大厨;或具有创新精神,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核心员工分布在连锁企业的各个岗位,他们既可以是有发展潜力的新员工,也可以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员工因行业的不同而不同,如连锁超级市场的核心员工为采购、营销人员;连锁餐馆的核心员工为大厨;连锁书店的核心员工为图书采购人员;连锁酒店的核心员工为中高层管理人员等等。  相似文献   

9.
阳春3月,春意徐来。三星电子公司的员工们来到关爱学校与师生们结缘,开启三星电子光爱行动。 据了解,三星的员工经常来到北京光爱学校,捐赠一些学习和生活的物资,比如衣物、书籍、三星电子产品等,还会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通过持续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或困惑,建立健全人格,甚至传授知识和技艺,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好和特长。  相似文献   

10.
“和谐”二字如此美妙,谁人不爱、谁人不晓,可偏偏在现实的管理世界中,和谐的合义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因为“和谐”存在,所以领导不敢管理;因为“和谐”存在,员工不从管理。“和谐”没有错,可为何一旦触碰这二字,便没了想要的效果?这是因为误解了“和谐”二字。  相似文献   

11.
<正>企业文化实质就是经营员工的心。“员工的心,企业的根”,只有经营好员工的心,才会使员工忠诚和热情地投入工作,企业才能发展。要经营好员工的心,则要了解员工的心、赢得员工的心、凝聚员工的心、留住员工的心。这个心就是心理、心思、心态。“00后”员工因为出生的时代背景和成长经历,有其特有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比如他们思想观念多元化,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见识多,知识面广;自我意识强烈;注重个人奋斗;娱乐爱好广泛;三观正;自信度和自我认同高。在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中,“00后”更多关注“自我认同”和“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HR业内流传这样一句话:“员工因企业而来,又因上司而走”。又有人总结说,“员工一周内离职是因为HR,三个月内离职是因为企业文化,一年内离职则是因为上司”。由此可见,上司对员工的影响非常大,是他们职场中不得不面对、又爱又恨的人  相似文献   

13.
人生三部曲     
小酌 《秘书工作》2012,(4):61-61
德国诗人歌德,以一首小诗概括人生走向成熟与完美的经历:“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语谈吐;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相似文献   

14.
企业要成为知识型企业,必须拥有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拥有知识资本的产权,自主性强,具有剩余索取权,具有高度的创造性;更加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自我激励的倾向。因此,知识员工激励与一般企业员工激励具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外资企业员工的压力应对策略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研对在华的357位外资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压力应对策略进行了探索性实证研究。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员工主要采用四种应对策略:积极应对、消极回避、社会支持和默默承受。此外,性别、职位、服务年限以及岗位对于员工的应对策略选择产生显著影响:(1)性别上,女性员工比男性员工较多地运用“社会支持”策略;(2)职位上,基层员工更喜爱“社会支持”和“默默承受”,而中层管理者则偏爱积极应对;(3)服务年限上,新员工喜爱积极应对,而老员工喜爱消极回避;(4)岗位上,非线性员工比线性员工更喜爱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华跨国公司的外籍员工数量迅速增加。通过对外籍员工语言沟通现状研究发现,外籍员工从母公司派遣到子公司的原因主要在于组建、管理、发展子公司,将母公司的技术、知识、价值观等转移到子公司;外籍员工汉语水平差,但不影响中外员工沟通质量;外籍员工沟通对企业知识转移等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辛坤  古月 《人力资源》2004,(9):66-67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上级主管经济对以下事情感到烦恼:需要进行过细的管理并深入到每一个具体事务中去,时间不够用;员工们对他们的工作缺乏了解,工作显得不够积极主动;员工们对谁应该做什么和谁应该对什么负责有异议;员工们给经理提供的重要信息太少;问题发现太晚以致无法阻止它扩大;员工们重复犯相同的错误。  相似文献   

18.
鲍军锋 《民营科技》2013,(3):204-20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要用规章制度规范约束员工的行为;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黄钟仪 《企业文化》2012,(11):33-35
这是有一些另类的管理方式:没有老板钦定的部门经理,员工热衷于轮流坐庄;项目投入不由老板决定,取决于部门之间的买卖交易;员工可以提出额外的计划,并获得额外的奖金;职业素质规范不是由人力资源部制定,也不是老板授意,而是由所有员工共同编写,每一条规范都对应着明确无误的创建者。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母亲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着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我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我任何的同报。这一个人,是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