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必须正确把握科学发展与资源配置的密切联系和内在规律,立足保障科学发展,增强土地资源危机意识,树立全民节地观念,统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积极探索土地利用新模式,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李辉  吴中元 《中国市场》2007,(44):11-13
我国城市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如何提高其土地使用效率,挖掘城市用地潜力,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吴子治  张洪 《中国市场》2013,(1):41-42,67
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城市及区域发展以及各项建设用地的需求与土地供给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为了切实保护耕地,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亦即保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一条最重要而且必要的途径。本文根据调查成果,分析玉溪市土地利用状况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玉溪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提出制定节约集约用地指标控制标准,推行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制度等切实可行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政策措施,遏制粗放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4.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处理好城市化进程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关系到城市化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否顺利进行。研究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一、集约用地的特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应理解为:以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不断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用地的合理布局,结构的优化完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前提,缺乏上述条件,土地集约利用的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标就要落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点应放在已建城区现有土地的再开发和挖掘改造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使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化、最优化,最大程度地提高城市土地使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其特征主要表现在:1、时间静态性与发展动态性。即在某个时点上的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下,土地利用扩展及土地利用效益的趋势,城市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演变状态。2、行业独立性与要素关联性。即现有土地资源的使用结构是否合理、优化,城市内部各种功能的用地比例和空间结构及其相互影响、作用的关系,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产业布局在空间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如今,外卖已经成为青年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大学校园中,外卖通过迅速占领大学生市场,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就餐选择。对安徽财经大学230名本科生的外卖订购情况进行数据调查,辅之相关的数据分析,以便深入解大学生订购外卖的现状、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万力 《商场现代化》2007,(29):215-216
贵州省是一个后发展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但贵州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具有雄厚的资源优势。因此,贵州省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将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本文通过对贵州旅游业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贵州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2015,(34)
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供求矛盾日渐突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土地高效、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使用SPSS16.0,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在河北省11个城市的土地利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对其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主要受到土地投入、土地利用多方面的影响,造成了河北省内土地利用率呈现出高低分布不均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时期具有差异性,同时土地是人类活动的载体,其集约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与土地利用发展特征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基于土地利用系统自发展规律,是进行土地集约变化分析研究的有效途径。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土地集约利用发展的一般规律,按其特征划分为"自然利用期—粗放利用期—集约利用期—过度集约期"四个阶段,其体现出来的经济社会现象特征,可以作为评价因素,定性判断区域土地利用集约阶段,定量分析影响其水平提高的具体原因。江西省高安市的实证研究表明,高安市土地资源处于由粗放向集约利用转变时期,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和江西省平均水平,主要不足在于土地产出效率和集约利用趋势偏低。  相似文献   

9.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是在分析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充分考虑各分析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特点,综合分析土地利用强度、违法土地处置、投入产出水平和经营绩效四个指标。文章主要从土地利用程度、违法用地处置情况和投入产出水平等多个维度出发,重点分析了株洲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情况。从违法用地处置、投入产出水平、绩效管理三方面提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临朐县在经济发展方面以工业和文化产业为主,在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节能型社会上存在着能耗基数低、高能耗项目多等不合理的现象。对于临朐县,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科学技术、建设低碳文化产业等,从而促进经济的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柯布-道格拉斯模型,结合投入产出原理,构建西宁市农用地集约评价的指标体系,对西宁市2000-2008年的农用地利用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西宁市农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年际间的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西宁市农地利用处于报酬递减型阶段;从农地利用集约度年际间的变化特征来看,近10年西宁市农用地集约度是呈现波动性降低的,但其波动性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眼于家族企业传承现状的热点话题,以家族企业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调查创始人年龄分布,探讨中国家族企业是否已进入接管的关键时期。同时在分析传承现状的基础上,展开对选用家族内部成员、引进职业经理人、内部员工提任等主要传承模式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通过对郑州市区老年人服装消费态度的调研分析,就其日常着装风格的喜好、选择服装的标准等进行实证调查。并从服装设计的角度出发,进行了专门针对老年消费者的服装产品设计定位研究,为服装企业开拓和发展老年服装市场奠定基础,对郑州市老年服装产品设计开发及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出口贸易“双高”现状与对策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带动了我国一些地区经济的跨越发展,但是依赖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也蕴含着潜在的风险。苏州市经济发展存在出口依存度过高以及出口市场、产品、主体、贸易方式过度集中的双高现状。但是,苏州市也具备实施提升消费需求战略、出口多元化战略和低成本优势再造战略的优势。苏州市可以通过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结合,化解出口贸易存在的风险,实现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由于苏州市是外向型经济的代表,其经验将对全国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使得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越,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与此同时,人们也在追求更高的精神层次的需求,在此背景之下,中国的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而作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新生力量,出境旅游以它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以及垄断性受到了我国游客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游客在选择旅游线路时加入到了出境旅游的团队中去。并且我国政府看到了出境旅游的潜在发展空间,对出境旅游给予极大支持,相关管理部门也出台了相对宽松的出境旅游政策,这些均是我国出境旅游市场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我国出境旅游创办时间相对较短,管理经验尚且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当前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仍旧存在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作为中国沿海开放和经济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迅速,广大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为浙江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的规模不断变大,使得更多困难家庭的孩子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贫困生在高校中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普遍存在。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他们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困扰。高校贫困生问题也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关注的焦点和社会的热点问题。探究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对策,对保证高校贫困生健康成长,具有深远意义。文章经过调查、分析,了解高校贫困生的生存现状,尝试寻找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初步探究其解决办法,希望使这个群体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保持健康的心态,学业顺利,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特别在各市县,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的意义影响巨大,但积极影响的产生依赖中小企业自身良性而又持续的发展。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的存在,本文对中小企业用工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志愿活动的主力军,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以来,全民参与志愿、全民奉献爱心的现象就已经成为了时下的一种浪潮,每个人都希望用自己的一份热心、激情去回馈整个社会,志愿服务他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文章基于蚌埠市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及问题加以探索,并对如何进一步发展青年志愿服务提出了思考与意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