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紧紧抓住探索建设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机遇,加快推进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试验,努力形成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开放环境。这也是当前天津滨海新区转型发展和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抓手。本文就加快提高滨海新区贸易便利化水平谈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一、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是贸易便利化的终极目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国际通用的贸易便利化  相似文献   

2.
2017年8月,云南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试运行后,促使国际贸易便利化程度得到提升,口岸管理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水平得到提高。云南省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文章分析了云南省"单一窗口"建设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内     
《天津经济》2015,(7):76-78
<正>创新口岸"互联网+"新模式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2015年6月30日上午,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艾宝俊、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黄胜强共同启动"单一窗口"1.0版上线运行,标志着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真正成为扎实推进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切实举措,创新上海口岸对接国际通行规则、促进贸易便利化的有效途径,创新了全国口岸"互联网+"新模式。2014年6月,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  相似文献   

4.
张琦  许宏强 《中国发展评论》2010,(1):84-91,213-223
一、贸易便利化的目标和内涵 贸易便利化是指简化和协调国际贸易程序、加速要素的跨境流动。由于相关措施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贸易便利化一直是各国在多边和区域贸易安排中积极采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孟朱明 《中国经贸》2011,(18):I0001-I0004
信息技术革命是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联合国贸易便利化与电子业务中心(UN/CEFACT)在本世纪初公布了33号建议书:“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及指南”和35号建议书:“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法律框架”。3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引进这样一项措施。建立我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我国要成为国际贸易强国的关键重大战略措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旨在使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息流更为畅通和简化,有助于较大的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效益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贸易便利化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关注点,美国、新加坡和迪拜等全球典型自贸区(港)贸易便利化的制度实践可以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经验。目前,海南通过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优化贸易便利化软环境、实行货物贸易“零关税”等,推进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逐步彰显政策优势。未来,海南自贸港应继续深化制度集成创新、优化营商政务环境、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推进“三智海关”建设、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布局港口功能。  相似文献   

7.
2013年1月,省政府启动临沂商城省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认真总结改革试点成效,找准存在的问题,探寻深入推进改革试点的有效举措,临沂商城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临沂商城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专题研究。 一、临沂商城省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改革试点启动近两年来,临沂商城国际贸易便利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加速,各类新型业态蓬勃兴起,外贸出口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8.
陈俊琦 《宁波通讯》2014,(19):46-47
<正>"单一窗口"又称"国际贸易数据系统"(ITDS),是2005年由联合国发起的一种旨在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口岸管理措施。通过对国际贸易信息的集约化和自动化处理,达到国际贸易数据共享和大大提高国际贸易效率和效益的目的。我国计划在2015年底前,力争在沿海各海运口岸建成"单一窗口"。宁波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辖区内又有宁波保税区、梅山岛保税港区等多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单一窗口"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WTO框架下贸易便利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WTO为自由贸易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一旦正式的贸易壁垒降低了,简化贸易手续、推进贸易便利化等问题就变得重要起来。由于贸易便利化措施会给贸易商、政府等贸易参与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而贸易便利化一直是世界各国所追求的目标。鉴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便利化问题上利益存在的差异,因此,在WTO的框架下讨论贸易便利化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肖钟熙 《港口经济》2011,(11):22-25
贸易便利化是指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简化和协调贸易程序,加速要素跨境流通,降低贸易成本。这是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也是全球各有关方面努力的目标。我国是一个外贸依存度相当高的国家,更应该重视贸易便利化的发展。2010年10月由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10年全球贸易便利报告披露,在世界贸易便利指数排名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新加坡、  相似文献   

11.
姚战琪 《改革》2021,(1):50-64
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能显著提升中国创新能力,而发展数字贸易是促进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重要途径。研究数字贸易的影响因素以及数字贸易通过哪些途径对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影响,是理顺数字贸易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关系的关键任务。利用中国30个省(区、市)的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析了数字贸易综合竞争力对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信息化水平、政府科技支出占比、进出口贸易、劳动生产率通过数字贸易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但政府科技支出对中国数字贸易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最小;数字贸易通过人力资本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R&D强度在数字贸易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起中介作用;数字贸易通过R&D强度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其对产业结构的作用能通过人力资本、R&D强度进行传导。因此,要加快推动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大力提升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政府科技支出对数字贸易综合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现有的保税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建设更高开放程度的具有国际水平的自由贸易区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上海自由贸易区作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创新金融机制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上海自由贸易区发展进行SWOT分析,并对其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朱坤林 《改革与战略》2011,27(6):184-186
文章认为,在后危机时代,贸易摩擦已成为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过程中的一个难以回避而需要谨慎处理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描述了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主要特点,提出应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入手,不断构建和完善"三位一体"联动机制,以应对中国频频遭遇的贸易摩擦,进而实现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对外经营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出口贸易发展迅速。但由于近年来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缓慢,各国贸易保护增强,使我国出口所面临的难度增加。在入世的新环境下,政府和企业必须双管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广交会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交会是我国被公认的规模最大、效果最好、层次最高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作为中国会展业的突出代表,也非常充分地应证了会展业对我国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本文首先通过对广交会的相关情况进行大量文献收集,经过科学的分析和思考,总结了广交会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三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建立和完善数字贸易发展的制度框架是国际贸易领域重要的新兴议题,也是各国对WTO改革最关切的议题之一。跨境数据流动、数字税收、数据(设施)本地化、数字贸易市场准入、数字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跨境电商便利化是建立全球数字贸易框架的关键议题。目前,跨境数据流动共识规则缺失,数字产品或服务征税争议较大,数据(设施)本地化立场不同,云计算服务分类和准入存在分歧,保护数字知识产权诉求较多,贸易便利化规则尚不明确。中国支持全球各国在WTO框架下开展数字贸易新议题、新规则的谈判,具体建议包括:确立WTO在解决跨境数据流动问题上的核心地位;建立鼓励创新、兼顾公平的数字税收规则;建立以保障网络安全为基础的数据本地化规则;尊重各国在数字领域市场准入方面的关切;合理保护数字知识产权;积极促进数字贸易便利化。  相似文献   

17.
李涛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125-127
清代前期,在“边境安稳、和平友善”的对缅政策的指导下,清政府采取的是“宽松、自由、以民为本”的对缅贸易政策.强化对滇缅贸易的管理,设置专门机构、规定具体的管理措施,促进了滇缅贸易的进一步繁荣.  相似文献   

18.
苏汾 《改革与战略》2011,27(4):172-17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商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摩擦增多,以及比较优势升级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中国贸易利益的获取。针对这些现象,文章分析了中国当前贸易模式的几个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中国当前和未来获取贸易利益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适度控制对外贸易规模、逐渐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过渡和推动比较优势升级的中国外贸战略调整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指出,金融危机以来,伴随着全球贸易的急剧萎缩,贸易保护主义也风起云涌,特别是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近期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更是纷纷出台,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文章认为,面对日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政府、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建立健全贸易救济系统、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和鼓励创立自主品牌等,以突破美国对华贸易保护的藩篱。  相似文献   

20.
文章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顺差的三个阶段,分析近几年贸易顺差的结构性特征。据此认为,我国贸易顺差实际是一种转移顺差,是国际间产业转移以及资本项目顺差隐形转移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劳动力价格、国内产能过剩及内需不足、配额限制取消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出从顺差总量、贸易不平衡度以及顺差与GDP之比的国际比较上看,中国贸易顺差并不像一些研究人员所认为的那样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