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年前甚至没有人能够拼出海尔的英文名称”,57岁的海尔美国贸易公司总裁迈克先生说,“而现在,美国的家电零售商没有一个不知道我们。”迈克的这句话,大概是对海尔发展能力的最贴切描述。按照国际通行的方式计算,海尔集团2004年度的营业收入为1016.2895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意味着海尔集团进入世界500强已成定局。根据《财富》2005年世界500强名单,榜尾公司2005年收入为108.272亿美元。海尔集团2004年营业收入折合美元超过120亿,超越了2005年世界500强的入围线。显然,海尔进入世界500强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2.
采访海尔,是早就有的想法。海尔集团的超常规发展,已在全国乃至全球产生巨大影响。 1999年,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张瑞敏提出海尔的全球化战略,使海尔2000年全球营业额突破400亿元人民币,连续16年以80%以上的增长率高速度地向世界500强的目标挺进。2000年业绩的取得,用张瑞敏总裁的话说,就是对市场链流程的再造与创新,而物流则是在企业流程再造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这就说明海尔物流对海尔集团的高速发展功不可没。原本就听中国仓储协会秘书长沈绍基说,海尔物流是“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一人”,这下…  相似文献   

3.
<正>知识产权战略是海尔集团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尔的“品牌国际化”战略的成功,知识产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海尔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是海尔创新战略的基础和保障。”海尔集团副总裁喻子达在“2006中国保护知识产权高峰论坛”上说。  相似文献   

4.
从首倡“新住宅运动”到践行“新文化地产”,从对“新东方主义”和“新生活方式”的探索与实践到加盟中国顶级民族企业,一位知名企业家的工作变动加速了海尔集团挺进房地产业和构筑海尔地产品牌的进程。10月份,一则消息震动业界:原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卢铿受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之邀,正式加盟海尔集团,出任海尔地产集团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相似文献   

5.
“打造虚实融合的开放平台”。是海尔集团(以下简称“海尔”)战略转型的重要步伐之一。面对同样致力于开放物流业务京东商城、亚马逊等竞争对手,海尔底气十足。在大件物流领域,海尔集团旗下的日日顺物流已经构建起了成熟的个性化服务能力。而比对手更胜一筹的是,如今的海尔,已经看到了实实在在的业绩数字。  相似文献   

6.
冯居 《企业文化》2010,(5):66-66
在海尔集团组织的一次干部培训班上,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提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如何才能让石头在水上漂起来”?学员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把石头掏空”:有人说:“把石头放在木板上”:有人说:“做一块假石头”……张瑞敏都一一予以否定。这时,海尔集团副总喻子达顿悟:“用速度”,张瑞敏一听马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并斩钉截铁地说:“对,就是用速度,《孙子兵法》上不是也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势也。’  相似文献   

7.
中国家电名牌“海尔”正叫响伊朗家电市场。来自伊朗全国各地120多名“海尔”经销商近日汇聚伊朗中部商城伊斯法罕,庆贺近些年来共同创就的“海尔”业绩。伊朗工业部和中国驻伊使馆派代表应邀出席了这次海尔伊朗经销商会议,海尔集团常务副总裁柴禾森也专程赶赴伊朗出席会议。 合资厂伊方总经理达亚厄发表讲话指出,海尔产品的质量是世界一流的。与海尔集团合作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使伊方人员学到了很有益的管理和营销经验。他说,西方只注重赚钱,而中国人真正讲究友好合作,追求双赢式的经济效益,真诚地在技术和管理方面…  相似文献   

8.
速度致胜     
自2000年10月以来,海尔中高级经理人每周六上午都要进行互动式培训。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与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都是“老师”,而“教材”则是各产品事业部在近一周内所发生的市场案例。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海尔竞争优势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曾三次到过海尔,一进入海尔集团,就会被一种深厚、鲜活的企业氛围所吸引。走近海尔,更深入地了解海尔,你会更加明白:人力资本——海尔竞争优势之源。海尔许多的成功案例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用好一个人,救活一个厂;配备好一个班子,盘活一个企业。海尔“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用工制度,解决了绵延40多年大锅饭  相似文献   

10.
一杯红茶,被宽大的手掌缓缓盘转。主人精神矍铄,但眼袋似乎稍显醒目。2010年12月16日,北京希尔顿饭店行政套房内,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对独家专访的本报记者说:“海尔的目标是要成为互联网时代领先的世界名牌。”  相似文献   

11.
“我希望能打造一个模式,让创新的基因融入到每一个员工身上,给员工创造一个平台,每个人都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如何从产品到客户,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全新创立。构成了海尔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折,海尔实现了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12.
徐琼 《物流时代》2009,(5):36-39
海尔物流的变革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这一路伴随的有掌声,更有质疑。秉承着“供应链的竞争是企业竞争最终战线”的理念,海尔物流将制造业“自营物流”之路走得有声有色。面对着全球金融危机,海尔集团提出了全新的经营理念,没有“冬天”与“春天”,只有用户和市场。或许这正是海尔物流成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新电子》2014,(6):30-34
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说:“如果你能适应和驾驭互联网,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如果你背离它,迎接你的将是一场灾难。”  相似文献   

14.
在海外市场,海尔集团在全球白色电器制造商中排名第四,2004年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揭晓中,中国海尔以95位名列其中,成为首次、唯一入选的中国品牌。海尔成功的经验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一点便是海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独到之处,特别是对科技人才的使用和管理。目前,海尔已经拥有博士、硕士等高级科研带头人近500名,研发人员已达到了近5000名,约为全部从业人员的15%。海尔集团在全球竞争中确立了人才“第一产品”的战略,充分重视科技人才的吸引、使用、培训及激励,科技人才的整合保证了海尔集团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海尔集团在国内外同一环境下,能够实现如此之快的发展,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海尔集团十几年形成的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海尔文化驱动着海尔持续稳定的腾飞、造就了驰名中外的海尔品牌。  相似文献   

16.
《企业标准化》2009,(14):7-8
外包制造、转型营销和服务,看起来海尔是想像苹果那样去引领市场并控制产业链。然而,苹果游刃有余的商业模式,对海尔是不是可行之策?2009年初,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对外宣布,“在白色家电利润薄如刀片的背景下,海尔将从制造型企业向营销型企业转变”。  相似文献   

17.
去年12月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海尔创业21周年暨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研讨会”上.外交部李肇星部长等官员、学者到会,共同关注并阐述了对于海尔作为我国龙头企业其未来战略的构想。 本刊总编应邀到会,现在此独家刊发海尔集团CEO张瑞敏的会上演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海尔冰箱是海尔集团的核心产品部门.海尔冰箱在质量、设计、节能、销售等领域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如:2005年9月,海尔冰箱荣获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第一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2008年3月.海尔冰箱荣获2008全球红点家电设计大奖,这是中国冰箱业首次夺取该项大奖;2008年6月,  相似文献   

19.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这样阐述“定单经济”的:“在新经济时代,如果生产没有定单的产品,就等于生产库存”。海尔集团的员工说:“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定单进行,不生产没有定单的产品”。因此,海尔人说得最多的是“定单”,最重要的信息是“定单”,生产线上流动的是“定单”。冰箱自动化生产线上缓缓流动的每台冰箱上面都贴有一个标签,上面写着:“专为济南银座定制”、“专为杭州解百定制”、“专为北京翠微定制”、“出口荷兰”、“出口美国”、“出口德国”、“出口西班牙”等等。终端产品上的这些标签说明什么?生产线上的每台冰箱都有买主!海尔真正做到了按定单组织生产。  相似文献   

20.
最新公布的资料显示,作为国际企业的海尔集团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806亿元,其中卖给美国消费的家电产品约达43亿元。提起海尔的国际化之路时,很多人都津津乐道于海尔的“先难后易”战略,即先进入围外最讲究、最挑剔的市场,占领制高点,然后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其他国家市场。最近又有学以海尔进入美国市场为例,认为海尔的国际化道路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先易后难”战略。那么,海尔是如何走向世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