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的发展阶段,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嘉兴市秀洲区在这一轮产业竞争中能否有所作为,主要取决于能否实现区域特色规模产业在产业总量和产业层次上的新突破。发展区域特色规模产业要立足“小企业、大集聚;小产品,大产业”的战略,立足秀洲区现有的产业比较优势,实施“双轮”驱动,全办推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创新两项基础工作。通过产业集聚推动产业扩张推进区域集聚。要结合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基础,从有利于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对全区五大产业集聚发展作出优化布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的大健康产业呈现出产业基础不断完善、产业需求持续拉动、产业供给深度优化、产业技术深化发展等发展现状及趋势,同时,该产业也存在着产业布局同质化、产品服务低端化、产业融合初级化、产业数据要素配置不足等问题。满足消费者各类健康需求以及由多层次产业组成的大健康产业,要按照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发展规律进行发展,为此通过“动力系统、核心链条、多层次产业、支撑系统”这4个要素,对大健康产业链和产业体系进行构建。在所要构建的大健康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当中,核心动力来自于大健康产业发展创新,核心链条由企业链、价值链、技术链、产品链、空间链构成,多层次产业表现在大健康产业分为基础保障层、中间衔接层、融合拓展层三个层次的产业构成,支撑系统由政策、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构成。针对产业链条长、业态丰富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琰 《亚太经济》2015,(6):41-45
在主要阐述产业融合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产业融合的三种不同形式以及新时期背景下产业融合的突出特点。通过产业交叉、产业渗透、产业重组方式下产生的银行业的新型模式,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综合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体现新信息条件下银行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运用所产生的新表现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利  尚晓昆  蒋宁 《特区经济》2011,(12):52-55
游艇产业,因其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性强,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十二五"期间是新区游艇经济起步的关键时期。一个健康、有序的产业发展环境,不仅有利于促进游艇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将进一步在滨海新区产业结构优化、扩大就业、提升消费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世界和我国的游艇产业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在总结游艇产业发展规律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滨海新区目前游艇产业环境的优势和不足,探讨促进新区游艇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5.
三次产业分类忽略了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已不能准确体现可持续发展时代产业升级和换代的发展趋势.急需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该文在对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三次产业分类的局限性,探讨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五次产业分类方法:资源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环境产业。该产业体系既全面和完整地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先后层次,又能够体现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过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6.
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影响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对中国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山西、安徽、河南(这六个省简称为“中部六省”)的资源禀赋进行分析,测算作为产业接收地的中部六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要测算的能力包括在投资环境、自然资源、交通便捷、技术创新、劳动力成本等五个要素上表现出的单项能力及其综合能力。从产业集聚指数视角,分析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这五个省市简称为“沪苏浙闽粤五省市)当前产业发展格局,得出这五个省市那些具有产业转移趋势的产业分布范围。通过建构产业吸引力指数,分别计算中部六省和沪苏浙闽粤五省市之间的产业吸引力。从工业细分行业方面,横向对比分析中部六省在对沪苏浙闽粤五省市产业转移的承接当中,确定产业接收范围,以及接收的产业将如何分布。着重以湖南省为典型案例,分析该省在承接产业转移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测算该省在承接来自于沪苏浙闽粤五省市的产业转移当中,能够承接的产业领域和产业分布范围,并从招商环境、产业集群、企业自主创新、产业承接政策等方面,对该省承接产业转移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江苏风电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技术和产业基础。文章以江苏风电产业为研究主体,运用“钻石模型”对江苏风电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风电产业在区位、资本、规模和人才科研方面具备较强竞争力,而在政策力、自主研发力、品牌竞争力等方面有待提高和完善。最后,提出了提升江苏风电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抓住了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了国民经济近半个世纪的高速增长。作为一种与高科技产业共生的社会现象和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产业园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最重要的创举。研究、借鉴这些知名产业园区的成功运营模式,对于推进我国产业园区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大有裨益。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对比分析,认为产业园区不能固守单一的运营模式,应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情况、政府需求、园区发展阶段进行调整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承担着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使命。以地产开发为核心的产业园区开发运营模式,在国土政策逐渐收紧的大趋势下,面临巨大挑战。以中关村软件园为典型案例,研究如何推动产业园区收入结构由地产开发为主向产业服务、产业孵化、产业投资多元协同的后地产开发模式转变,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黄丽馨 《特区经济》2012,(3):218-221
电力产业发展是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发展的保障,高耗能产业发展是影响电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西部大开发为广西电力产业与高耗能产业协同发展创造有利时机。但是,广西电力产业与高耗能产业在协同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问题提出实现广西电力产业和高耗能产业在立足资源和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的发展问题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驱动力包括资源转化、政府主导、资金推动和需求引发,驱动力选择需要依据适宜原则、系统原则和权变原则。核心产业、关联产业、衍生产业和辅助产业四大产业群体构成的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组织系统,在环境、市场、政策、知识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构筑文化创意产业链、重构社会形态、区域扩展和国际化四种演进方向。其产业政策制定可从完善产业支持体系、培育产业内生机制、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等四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2.
产业融合的经济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背景下,国际产业发展呈现着三大趋势,即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其中产业的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对产业分类、产业发展、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产业融合进行经济分析及在其背景下探索我国在新时期的产业发展对策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产业融合通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逐步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进而推进产业的变革与社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上海浦东新区产业升级研究:路径和突破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浦东开发在我国30年经济改革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文章在分析浦东开发和产业升级阶段性内容与特征的基础上,归纳浦东产业升级模式的四个要点:双途径产业升级与促进升级体系建立、外源型产业开发与较高产业门槛、融资渠道创新与创投资金设立、产业集聚与功能分区发展,同时指出浦东开发主要依赖外源型经济会给其未来发展带来潜在风险.在分析浦东产业升级模式的启示作用后,指出浦东下一阶段产业升级发展的重点:加快高科技产业向国际产业链高端发展、开拓与提升现代服务业、增强创新创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产业在市场需求、技术成熟度、企业数量、竞争环境等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文章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为依据,分析医疗器械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适时、适势、适合的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江苏省光伏产业为研究主体,运用钻石模型对光伏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品牌竞争力、区位竞争力、规模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和人才科研竞争力方面,江苏省光伏产业有很强的竞争力;而在产业灵活性、产业均衡力、应对危机能力、原材料自给力和政策力就较为欠缺。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产业转移承接指数、产业联系度和区域经济联系度,对广东省2001~2015年度主要产业行业数据进行分析。广东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数量规模在增大、行业覆盖在扩大、结构构成在优化;但山区是第一产业、粤东是第二产业的产业转移主要承接地,在第三产业的承接规模上,山区和粤西远比粤东大;广东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的产业空间联系在强化;但东西两翼和山区异化明显,粤西地区的产业联系强度明显大于粤东、山区。来自韶关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联系效应实证研究表明,虽然产业空间联系与承接产业转移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正相关关系,但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省内产业转移园的建设对产业转移迁出地(珠三角地区)与承接地(韶关)之间产业空间联系的贡献尚未体现出来。为此,建议关注产业转移质量和效应,促进产业转移规模、质量和结构上的升级,重视产业迁出地与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对接与融合问题,建立产业迁出地与承接地之间产业对接与融合发展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聚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本文旨在了解泛长三角区域细分产业的聚集度,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该区域产业竞争优势,进而提出促进产业集聚的政策建议,用以指导产业规划。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论述产业扶贫和产业兴旺有效衔接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乡村产业发展的动力,提出"微产业、多循环"的产业发展创新机制及其对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有效衔接的作用机理和实践模式;以陕西省南部的龙村为例,探讨"微产业、多循环"产业发展创新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存在问题有政策目标不一致导致产业政策衔接不顺、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差异导致产业发展不均衡和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主体内生动力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足等。因此,应实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产业政策联动机制,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减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排斥性,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乡村产业绿色转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多元化主体合作的产业发展模式等。  相似文献   

20.
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旅游产业融合对于扩大产业发展空间、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延长产业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出发,对旅游产业融合内在机理及旅游产业价值链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得出旅游产业融合是基于旅游产业价值链不断解体与重构实现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贵州旅游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一是制定旅游产业融合规划,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二是积极创新旅游业态,推动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