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咨询     
两部委出台粮棉油收购资金供管规定为加强粮棉油政策性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防止政策性收购资金的流失,保证粮棉油政策性收购业务顺利进行,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联合制定了《粮棉油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必须按规定和预算,将国家储备粮棉油补贴、地方储备粮棉油补贴、定购粮价外价补贴等粮棉油政策性补贴足额拨补到位,不得欠拨,同时不得截留上级财政部门拨补的粮棉油政策性补贴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当会同财政和粮棉油业务主管部门提前测算粮棉油政策性收购资金的需求,按收购进度和库存…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轻粮食收购企业因政策性因素形成的亏损负担,从1996年1月份开始,国家对1991年粮食年度形成的政策性财务挂帐进行停息、分年度消化,并确定由中央财政拨补利息,省、县两级政府领导下的同级财政消化本金。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促进1991年粮食年度政策性挂帐消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消化的难点1、县财政消化资金到位困难,消化挂帐资金出现缺口,政策性消化挂帐责任目标难以实现。2、1995年底以前产生的挂帐利息未列入消化计划,大额的利息负担又产生新的挂帐。3、粮食定议购价格倒挂,定购粮调销难,粮食收购企业形成新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一、近两年粮食财务亏损挂帐的原因为落实省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汉寿县组织财政、粮食两家对1995、1996年两年的全县粮食财务挂帐进行了认真清理和全面核实:共亏损挂帐6213万元,其中1995年2506万元,1996年3707万元;亏损挂帐总额中,属于政策性的5793万元,经营性的420万元,比例为92.5%和75%。前者由县粮食局统一挂帐,后者由约占全县三分之一的基层亏损企业挂帐。对照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有关政策和企业实际分析,政策性亏损挂帐的原因主要有6大主面:l、政策性补贴不足2522万元,占43.6%,例:1995年全县国家专储粮平均库存量为225…  相似文献   

4.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封闭运行和良性循环是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的政策目标之一。在增设地市县营业机构,业务由全面代理转变为基本自营后如何进一步促进实现这一目标,就成为农发行面临的首要任务。一、当前封闭运行现状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两年来,按照实现信贷资金良性循环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地加强了政策性信贷资金的管理,资金流失的势头有所遏制。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实行了信贷资金供应和管理分级分部门责任制,财政企业资金到位率逐年提高;清理收回财政企业挤占挪用的收购资金,粮食企业财务挂帐正按计划分年消化,财政拨补制度逐步形成;实行"库贷挂钩"管理,库贷比例有所提高。但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粮油收购资金管理,监督粮食企业合理使用收购资金,防止企业挤占挪用收购资金扩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粮棉油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规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海南省分行粮油收购费用贷款管理暂行规定》,琼海市支行对粮食企业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法,控制粮食企业不合理费用开支,促进粮食企业使用收购资金规范化,提高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力度和库贷挂钩比率。一、摸清企业情况,查找存在问题琼海市粮食系统现有24个独立核算单位,干部、职工1125人,其中离退休干部、职工370人,是市国营企业最庞大的机构。截至今年6月末,收购贷款余额为16661万元,其中1996年末企业挤占挪用贷款4967万元,政策性挂帐占用8466万元。1996年粮食企业销售收入3678万元,管理费用和经营费用开支784元,月均费用65.3万元、费用率35%。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1377万元,两项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收购资金被挤占挪用,是当前收购资金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确保政策性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和良性循环,强化管理,清理收回挤占挪用资金是今后管理工作的重头戏。清理收回这部分资金的难点是:1、政策性财务挂帐清收难。政策性财务挂帐的清收,靠的是财政拨款,而且绝大部分是靠地方财政拨款。当前,在地方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根本就拿不出来钱去归还因政策因素而形成的欠款,即使有点钱,某些地方党政领导急于上项目、出政绩,也顾不上用新"土"去填旧"坑"。所以要清收这部分资金,是非常困难的。2、企业经营性亏损挂帐清收难。企业经营亏损的弥补主要靠两  相似文献   

7.
财务监督作为会计的一个重要职能,应该加大力度,完善办法,落实措施。近年来粮食企业出现财务巨额挂帐、国有资产流失、企业收支失控和会计信息失真等新情况、新问题,并非财务监督不力,而是事出有因。一、影响粮食企业实施财务监督的因素1、粮食财务政策性挂帐多,挫伤财会人员履行财务监督职能的积极性。衡阳市粮食系统1991年度以来,累计尚未弥补的政策性挂帐51940万元,而且新的挂帐仍在不断发生。1996年省政府定价每50公斤65元收购的早中稻,储存已超过10个月,加上收购保管费用、利息等每犯公斤成本已增到兀元,而市场粮价每50公斤…  相似文献   

8.
一、收购资金流失的主要形式农业发展银行组建以来,在确保收购资金供应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收购资金封闭式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依然很大,资金流失现象还在不断发生。其主要形式有:(一)粮食企业财务挂帐。粮食企业历史包袱重、效益差、经营亏损,财政补贴不到位,欠拨资金量大。(二)固定资产占用。粮棉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挪用收购资金搞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建设的情况,如用于盖宾馆、建住宅、购汽车等。(三)粮棉企业经营性业务和附营业务占用。主要是粮食系统将收购资金挪用于所属的加工厂、经济实体等多种经  相似文献   

9.
王朋 《粮经纵横》1998,(5):18-24
一、收购资金被挤占挪用的去向 目前,在收购资金主要来自中央银行再贷款的情况下,挤占挪用行为把“买油的钱”拿去“买醋”,倒逼中央银行“发票子”,危害相当严重。那么,收购资金究竟被用于何处呢?总地来说,挤占挪用行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财政性挤占,包括政策性财务挂帐、财政补贴欠拨等,另一类是企业性挤占挪用,  相似文献   

10.
实现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是当前各级农发行奋斗的目标。作为基层农发行,在实现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中,还有哪些难点,又该如何解决?笔者不揣浅陋,就此发表拙见。一、难点1、财政拨补渠道不畅。有的地方政府借口财政困难,没有按要求建立粮食风险基金专户,也没有把这部分资金纳人财政预算,即使纳入预算,也常常出现迟拨、欠拨现象。中央财政应拨补款,一般能按时足额拨付,但在下拨到地方以  相似文献   

11.
1993年以来,江西省会昌县粮食局对企业资金实行“统贷统还、上贷下划”的办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目前,全县粮食系统拥有固定资产原值、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均比1993年有较大幅度增加;企业库贷比例由1993年的64%上升到85%,确保了政策性贷款资金的合理运用;全系统连续三年财务收支平衡无亏损挂帐,1995年实现利润90.73万元,并且消化1991年以前的政策性财务挂帐49万元,全面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建立企业资金管理制度杜绝资金流失现象为了加强对资金的有效控制,防止挤占挪用和资金流失,结…  相似文献   

12.
农业企业在前几年推行的经营承包中,由于承包指标体系不健全,只注重产值、产量和利润的考核,忽视对资金的考核,尤其是忽视了对财务遗留问题的考核,造成承包经营的短期化行为。前期的承包者在财务上尽量甩“包袱”,把财务遗留问题推给下一届承包者。这样承包者一届一届地往下甩财务“包袱”,使财务遗留挂帐问题,像滚雪球似的迅速增加。黑龙江省嫩江国营农场管理局所属各企业这种财务遗留挂帐问题,1985年为6228万元,1988年增加为8926万元,1990年进一步增加为11960万元。到1990年,全局财务遗留挂帐数额,占企业全部自有资金的51%(包括自有流动资金、专用基金、固定资金)。在这些财务遗留挂帐中,未补遗留超包干亏损挂帐3285万元,专用基金超支挂帐2747万元,基建超支挂帐2088万元,待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切实将粮棉油贷款与企业的库存值变化有机结合,提高库存比例,切实加强和改进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实现封闭运行和良性循环,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善库贷挂钩办法。一、建立收购资金政策体系,坚持"约法三章",严格贷款发放实行"库贷挂钩"必须以国务院的"约法三章"为前提,贯彻执行国家的收购政策,各有关职能部门应各负其责,建立和完善具体的政策、制度和办法,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并落到实处。确保"库贷挂钩"的实施,实现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和良性循环,一是收购企业要按收购资金责任制的要求,积极清理各种不合理资金占用,加快货款的回笼,实现资金的快速周转,同时按国务院国发(1995)15号《关于粮食部门深化改革,实行两条线运行的通知》的规定,实行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分开,财政分帐,单独核算;二是财政部门应加大财政拨补力度,各种拨补应及时足额到位,在做到当年不欠退的前  相似文献   

14.
我行从1999年1月份开始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逐级上报财政补贴资金统计报表,其中包括《财政补贴资金拨补情况月报》、《其他财政补贴资金拨补情况季报》、《1999年中央与省级财政共同建立的粮食风险基金专户月报》和《1991粮食年度末粮食财务挂账消化情况月报》(以下分别简称、401、402、403、404表)。这些报表是我行全面了解和掌握财政补贴资金拨补情况,据以进行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的主要依据,对促进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和  相似文献   

15.
1995年起,国家对粮棉油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改变了过去由银行一家管的办法,实行地区平衡和省长负责制;贷款与库存挂钩;财政、企业、银行分工负责。但从实践结果看,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能按收购进度,及时足额到位,而财政和企业的资金到位难度仍很大。从江苏省的情况看,主要原因和表现是:贫困县财政历年拖欠、占用收购资金数额大,很难按比例到位;有些粮食亏损企业的固定资产挤占的收购资金难以收回;部分粮、棉加工企业流动资金占用的收购资金很难抽回;粮食部门多年来自营、附营挤占的收购资金难以归位;粮食企业定购粮、储备粮费用超支和仓库设施维修费等占用的收购资金无法补足;企业暗亏资金放在应收款中,根本无法到位用于收购;部分挂帐的拖欠资金已无法回收;货币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 ,从 1 992年 4月 1日至 1 998年5月 3 1日 ,全国粮食系统的财务挂账中 ,亏损挂账 1 2 0 0多亿元 ,挤占挪用约80 0亿元。这数字意味着自 1 992年 4月 1日以来 ,粮食系统平均每月产生2 9.7亿元的窟窿 ,平均每天一个亿。难怪朱基总理用“非改不可”、“不改不行”、“刻不容缓”来形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收购资金持续稳定封闭运行作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三项政策”之一 ,是粮改能否成功的关键。但在现实生活中 ,政策性收购资金严重流失 ,进而出现“财政补不起 ,企业转不动 ,银行垫不停”窘境的情形普遍存在。收购资…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由于粮食流通体制不顺,粮食企业连年亏损,大量挤占挪用收购资金的问题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为了坚决制止粮食企业亏损挂帐的增加,实现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农业发展银行应从自身职能和工作特点出发,抓好各个环节,促进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目标的实现。一、加强帐户、费用、结算、库存四个方面管理注重基础管理必须从源头抓起,从切实加强企业帐户、费用、结算、库存等管理入手,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收购资金的流失。(一)、加强帐户管理,实行"增三,撤一"。一是粮棉油收购主管部门,在县农发行增设费用专户,具体核算其调销回笼款进入基本帐户后,收回相应贷款,转入利息保证金户后剩余部分;财政部门拨补到位的各种费用补贴部分;农发行适当发放的费用贷款。其帐户资金主要用于粮棉油企业包括基层收购单位的合理费用开支。二是增设财政补贴专户,其专门反映财政部门拨补的储备费用和利息,超合理库存利息和费用补贴及其他应拨补款项的到  相似文献   

18.
解决粮食企业政策性收购资金挪占问题已刻不容缓——关于简阳市粮油政策性收购贷款去向的调查樊建松简阳,是一个农业大市,每年用于国家政策性粮油收购的资金就在13000万元左右。1997年末,全市粮食企业的粮油政策性收购、储备贷款已达37578万元。对此,我...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于1998年底发出了《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从1999年9月1日新的棉花年度起,逐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积极引导棉农调整种植结构、产业结构,拓宽经营渠道,加强棉花质量监督检查,深化棉花企业改革。《决定》中还明确:棉花收购渠道拓宽后,供销社棉花企业的收购资金继续由农业发展银行供应,实行"库贷挂钩、封闭运行、及时还欠",即收购多少棉花,贷多少款;销售多少棉花,收回多少贷款本息;实现的税后利润首先归还经国家有关部门核定的财务挂帐。农业发展银行是国有政策性银行,其政策性主要体现在通过加强收购资金管理,保证收购资金及时、足额  相似文献   

20.
1996年,巴中地区粮食部门认识明确,态度坚决,加大扭亏增盈力度,积极消化老挂帐,取得了一定成效。到11月15日止,全区已消化1992年底前老挂帐1633万元,占1996年应消化3644万元的44.81%,其中消化省级挂帐1130万元,占1996年应消化数1746万元的64.7%;已完成地、县市政府消化挂帐336万元,占1996年应消化数1564万元的21.7%;已完成企业1996年应消化自补挂帐167万元,占1996年应消化挂帐334万元的50%。力争在12月中旬再消化省级挂帐616万元,企业自补挂帐167万元,合计783万元。力争年底全面完成1996年度省级、地县市级及企业应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