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都晨 《黑河学刊》2012,(5):51-52
民族是国家的基本构成条件之一,国家则是由同一或诸多具有共同认同感的民族组成。在辨析民族和国家概念与范畴的基础上,从民族问题产生原因的角度,以苏联为例,阐释了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时采取简单的阶级斗争方式致使民族内部矛盾转化为敌我矛盾,进而加深了民族危机,以此反观中国民族问题,提出解决民族问题的最终出路是实现全体民族现代化,以弱化民族自治,避免人为激化民族矛盾,积极推进民族融合进程。  相似文献   

2.
喀什地区的少数民族成分多,分布复杂,其民族问题也是复杂而尖锐的。目前,喀什地区的民族关系工作总体形势是好的,状况是相对稳定的,全市及各个县镇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相互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地理条件的不同,喀什地区的民族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发展,需要尽快地在喀什地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3.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内涵是56个民族多元一体,齐心协力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依据是历史上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新时期又被分赋予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时代主题.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于共同奋斗可以加强发展,粉碎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的图谋.其政治条件、经济条件、理论条件、文化条件奠定深厚根基.各民族共同奋斗的途径是正确协调利益,发展民族经济;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4.
德州民族工作长效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州市民族工作长效机制运行取得三方面的效果:民族群众的法律意识加强,涉及少数民族的群体性事件大幅下降;德州市的民族关系更加融洽;民族村基层组织建设成果显著.德州市民族工作长效机制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一是认真贯彻"八项原则";二是明确工作内容、明细工作流程.民族工作长效机制弥补了民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民族工作长效机制适应了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民族工作长效机制体现了现代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当前民族高校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面临着思想文化日益多样化、社会变革急剧和我国民族问题日益凸显的影响。新形势下,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基本观念;二是转变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基本内容;三是转变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布局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乃至全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着目前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日渐改变,我国产业结构分布愈发成东西不平衡的趋势。文章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当前现状、演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三个方面来探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布局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研究民族问题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中国民族问题呈现出的新特点,探讨了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有效策略.指出,加强经济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金钥匙”;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法宝”;加快文化大融合,是解决民族问题的“粘合剂”;打击暴恐,对民族分裂主义零容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利剑”.  相似文献   

8.
马列主义者认为,民族语文问题,是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在强调民族平等时,总是同时强调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在强调民族繁荣发展时,总是同时强调民族语言文字的繁荣发展。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可见,学习、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是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黄冈 《魅力中国》2011,(2):143-143
我国的民族问题由来已久,正确从根本上认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处理好民族之间的关系异常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民族政策是一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我国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符合了我国的实际国情需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但在新时期新民族问题的考验下,我国的民族政策仍然存在着诸多的漏洞和缺陷。本文从民族政策的相关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民族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并尝试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族观是指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民族观教育一直是教育关注的重点,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尤其如此。对于新疆来说,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显得更为重要,新疆高校多为民汉合校的综合性高校,可以说高校大学生民族关系如何是新疆民族关系和谐与否的"晴雨表"。然而,新疆高校特殊的经济、地理和人文环境以及高校自身条件等因素已成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民族地方文献的特征,提出了民族地方文献的收集途径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对民族地方文献的收集,要从正规出版社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两方面着手.而需要重视的问题是:加强政府规划和经费保障;构建民族地方文献建设的保障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好地方文献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维吾尔民族唱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维吾尔族民族唱法的风格和特点,并论述了民族唱法的训练方式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克思主义决定论的角度来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具有某种因果关系,有一定的必然性,这是由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要实现跨越性发展,就必须依赖于马克思主义决定论所提供的方法,充分把握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必然性规律,才能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并且能充分改造现有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综合性政策,才能健康持续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一书,集中收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问题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观点。认真学习和领会,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分析和认识民族利己主义和民族利益、民族性格特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以及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平等等,都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中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民族问题,在困境中,中国共产党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理论,提出民族平等、各个不同的民族都是血浓于水的兄弟,是一家人,开创了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先河,成功地解决了民族问题,保证了长征的继续并为民族理论的确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民族文化与民族文物的关系,分析了民族文物保护乏力、民族文化趋微消失的危机;同时论述了博物馆在民族文化与民族文物保护中的作用。提出发展民族文化与保护民族文物的对策:提高全社会的文物意识和弘扬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加强民族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继续加强抢救征集民族文物;加大少数民族文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8.
朱启国  贺伟 《理论观察》2013,(10):69-70
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西部民族地区由于条件的限制和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使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直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试从制度模式、财务机制和工作网络三方面对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斯大林民族定义提出的历史背景,分析了斯大林民族定义的现实针对性和现实作用,批判了其所谓的社会主义民族和资产阶级民族分类。认为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斯大林主要从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出发来考虑民族问题。斯大林在当时提出民族定义主要是为了阻击民族主义思潮、批判一部分社会民主党人在民族问题上的错误看法和主张,以便维护统一的无产阶级运动,其民族定义因而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吴韩青 《黑河学刊》2011,(12):56-57
我国的民族问题虽然在政策研究领域很努力,但学术界却很少有真正的建树。民族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但却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全球视野下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描述,为探索中国特色民族问题研究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