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克生同志在《经济研究》1962年第2期上发表了题为《不能用重农主义学派的观点来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原理》的论文。读了这篇论文,感到有许多启发。但是,对于文中的有些论点,也感到有商榷的必要。这里把我的意见写出来,向邓克生同志和其他同志请教。邓克生同志在文章中指出重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这一原理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指出不能用重农主义的观点来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  相似文献   

2.
<正> 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关于“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这一原理的运用和具体化,是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不重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重要指导方针。他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对这一问题从不同方面作了深刻论述。首先,农业关系国计民生。农业搞好了,农村人口才能稳定。“商品性  相似文献   

3.
一为了从理论上阐明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原理,我们常常看到报纸和杂志上引用如下的两段话: 其一是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史》里面说的:“因为农业劳动不只是农业范围内的剩余价值的自然基础,并且是其他一切劳动部门所以能够独立化的自然基础,从而是各个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基  相似文献   

4.
自1960年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的工作会议上,重申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论断。1962年党提出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之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经济学界也就这一问题进行过多次讨论,有些人希望从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农业基础论中加以引证,还有些人则提出了质疑。文章就《资本论》中的"农业基础论"进行论述,并结合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这一方针进行分析,讨论,由此引发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经济史上一条基本的经验。在这方面重农学派首先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马克思高度评价了重农学派的科学思想,进一步阐明了这个原理,并且作了精辟的概括。毛泽东同志根据这个原理,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实践证明,这个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我国的国民经  相似文献   

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一以贯之的主题。我体会,小平同志理论的最重要意义,最大贡献,就是正确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个最基本的核心问题。从这个基本问题出发,小平同志形成了一系列最富独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概念。这是我们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要把握住的一个基本点。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如何认识农业中级差土地收入的分配,是一个理论上的新问题。张权柄同志在《经济问题》1983年第10期《试论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的级差地租问题》一文中对集体经济中级差土地收入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源泉及其分配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但有些观点是值得研究的,特别是张权柄同志在分析级差土地收入的来源时,认为农  相似文献   

8.
正在进行讨论的统计科学的性质,是统计理论基本问题之一。《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发表的鲁崇民同志《论统计也是生产力》是一种新观点。对于深入探讨统计科学的性质,将有所助益。反复学习,甚感难以理解。特提出质疑,求教于鲁同志和统计界。  相似文献   

9.
积极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刘宝宣通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可以看出全书贯穿着两个鲜明的观点,一是发展观,一是稳定观、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稳定观,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邓小平同志指出:"要稳定,稳定是中国的最高利益...  相似文献   

10.
农业规模经营与提高单产并行不悖——与任治君同志商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农业规模经营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所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由于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方向、农村经济的振兴以及今后如何制订相应的农业与农村政策,所以,很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地讨论。 任治君同志《中国农业规模经营的制约》一文(载于《经济研究》1995年第6期,以下简称任文),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规模经营与增产目标相悖……农场规模越大,土地生产效率越低……在近期内,把农业规模经营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政策是不适宜的”。我对这一观点实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1.
<正> 金宁同志在《经济研究》1983年第12期上发表的《农业生产时间与农业经济效果》一文中,对提高农业经济效果的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但该文在关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改善和控制动、植物本身的生长发育”的论述中,以良种培育为例,认为采用优良品种可以使“作物生长周期不断缩短,从而直接缩短劳动期间”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2.
<正> 斯大林同志提出的“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对于这个论点,我国经济理论界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完全同意斯大林的观点;另一种看法则认为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但不是唯一源泉。洪远朋同志的《关于社会主义积累的几个问题》和奚兆永同志的《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汇集了邓小平同志从一九八二年党的十二大到一九九二年春视察南方时期的重要谈话和著作。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许多篇幅都是论述发展问题的,最著名的论断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从小平同志十多年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精辟的理论观点中,我认识到,小平同志的发展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最卓越的理论创新。联系我们无锡市新兴实业总公司成长发展的实践,我对小平同志的发展理论倍感亲切,并且从实践中体会到:无私才能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谈敏博士的《法国重农学派学说的中国渊源》一书,系统而有说服力地论证了,法国重农学派的基本经济观点均有其渊源于中国古代思想的显著痕迹。这是一个非常新颖,独特而又令人振奋的杰出研究成果。当然,重农学派学说曾经受过某些中国思想之影响的观点决不是谈敏博士第一次提出来的,实际上一百多年来已有不少国内外学者涉及此问题。然而惟谈  相似文献   

15.
王克忠同志在《复旦学报》1987年第三期发表了题为《试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一文(以下简称“王文”),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对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文中把生产力排除在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之外(这一观点在《文摘报》第429期上作了摘要),把生产关系作为划分社  相似文献   

16.
《晋阳学刊》85年第4期发表王珠文同志《关于唐代官吏俸料钱的几点意见》一文,对拙文《唐代官吏俸料钱的财政来源问题》(载《晋阳学刊》84年第5期)提出了异议,细读之后,觉得有些观点还有进一步讨论的余地。再陈管见,以就教于诸位同志和史学界。 一、《通典》“薄赋百姓一年税钱”为开元十八年说质疑 王文在列举对比了《通典》、《旧唐书》、《册府元龟》、《唐会要》、《新唐书》贞观至开元十八年之间大多数有关公廨本钱的材料之后,断定《通典》卷35《禄秩》中所记“其后,又令薄赋百姓一年税钱”,“是开元十八年事无疑”。然而,推敲其所征引的史料,我们仍不免要发生疑问。  相似文献   

17.
今年第五期《经济研究》刊载徐淼忠同志《必须确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一文,对邓副主席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确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问题,作了具体阐述,并对“四人帮”把科学技术硬说成上层建筑的谬论及其反革命险恶用心,作了较深刻的批判和揭露,读后很受启发。但文中在谈到科学技术和上层建筑相区别的第二个特点时,认为“上层建筑不存在继承性问题”,这样一个观点,则是值得商榷的。为了弄清楚上层建筑究竟是否存在继承性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上层建筑。  相似文献   

18.
一所谓“两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统一决定价值”的说法不能成立韦奇同志在《经济研究》1963年第3期发表的《关于两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統一决定价值的問題》一文中认为:商品的价值不能只由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所闡明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間决定,而是也要由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間,即与社会需要相适合应分配于各个特殊部門的必要劳动时間决定。这种观点我完全不能同意。  相似文献   

19.
经济人的理论价值及其经验基础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在部分经济学报刊上发表文章,对如何认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进行了新一轮的讨论。这次讨论,是在我国农业加快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背景下进行的,焦点是重新认识农业基础论。笔者以为,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法“重新认识”,也无论当代世界各国市场经济进程如何加快,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这一基本结论不会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实现而改变,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规律不会过时。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从本质上讲,是由农业具有其他产业所不具备、并且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首先,农业作为从事最基本生活资料…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人     
<正>卡尔·门格尔(1840~1921),奥地利经济学家,是19世纪70年代开启新古典经济学序幕的"边际革命"的三大发起者之一,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国民经济学原理》被视为奥地利学派的基石性理论著作,《关于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经济学方法的探讨》一书则引起了著名的奥地利学派与德国历史学派关于经济学方法的持续论战。不同于杰文斯和瓦尔拉斯把边际效用看作某种数学概念,门格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