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经济评论》2006,(22):29-31
[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11日]一场全球商业战已在两条战线上打响,交战双方就是外国跨国企业和中国本土公司。一条战线上,几家中国制造商以惊人的速度开始在外国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另一条战线上,更多西方和亚洲跨国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的行业领导者——并开始将中国视为第二本土市场。  相似文献   

2.
一般地认为,跨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是其规模扩张的必然要求,正是因为规模优势,才使得跨国企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入中国市场.目前,沃尔玛已在中国的8个城市开店,还准备在昆明、深圳、大连等地增加店铺,而在沈阳、福州、汕头和广州也将新开设店面.像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家乐福几乎是与沃尔玛同时进入中国市场的,目前,家乐福已在中国的15个城市开设了23个连锁店,因此,零售业跨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似乎已成定势.这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消费市场,跨国企业要想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地保持自己的规模优势,就不能忽略对中国市场的开发.但是,跨国企业若想以大规模优势取胜,其结果并不具有定数.因为中国的零售市场正处于极度竞争状态,都是在低成本优势下展开竞争,这些跨国企业的规模优势不见得很突出,特别是低成本价格方面.事实上,它们进入中国市场后的业绩并不理想,有的甚至出现连续亏损局面.中国零售业下一阶段面临着重组,在这种状况下,跨国企业为什么非但不退出,反而一股脑地涌入中国市场呢?  相似文献   

3.
张潜 《沪港经济》2007,(4):52-53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公益营销 在国外,公益营销这一形式早已不再新鲜。不少跨国企业在进入中国的同时,也将他们在公益营销上的探索和经验带人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4.
正差距与反差距 主持人:今年是WTO保护期的最后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跨国公司纷纷调整了战略,他们通过在中国设立总部的方式,对中国市场进行了高中低端的渗透,中国企业在本土的细分市场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迎接挑战,首先要弄明白自身与跨国企业的差距在哪里。那在座各位企业家是如何看待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的差距呢?  相似文献   

5.
中国跨国企业如何适应新兴市场的不确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VUCA"特征愈加凸显的新全球化时代下,企业赖以生存的海外市场环境和发展路径遭到破坏,能否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海外市场的环境不确定性,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组织注意力视角,选取特变电工集团的3家海外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案例研究设计,探讨了中国跨国企业在新兴市场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及其适应路径选择。研究发现:(1)中国跨国企业在新兴市场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来源于东道国宏观环境层面的制度因素以及组织竞争环境层面的任务因素,并且企业在不同新兴市场所面临的这两个维度的不确定性程度有差异,从而导致其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具有异质性特征;(2)在考虑嵌入环境不确定性的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企业注意力焦点选择也有所不同,呈现出威胁倾向、机会倾向及两者并重这三种注意力配置倾向;(3)在环境不确定性的异质性与注意力配置倾向交互作用下,中国跨国企业采取嵌入型、能动型以及整合型适应策略来应对环境变化,并最终形成三种路径来实现企业在新兴市场的适应性。本文立足于新兴市场情境,解构了中国跨国企业在新兴市场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的来源及具体表现,构建了中国企业在新兴市场实现适应性的路径选择模型,为中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贡献新的见解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无可非议,就现状而言.很多洋品牌在中国市场确实具有很强的抗体。从这一点看.跨国品牌歧视中国本土消费者的表现也就可以理解。跨国企业毕竟也是企业.企业的最终目的说白了无非都是为了能够最大化的赚钱。既然中国消费者下贱.那我堂堂的跨国企业当然可以傲慢地待之了!  相似文献   

7.
晓扬 《浙江经济》2001,(12):28-29
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对谁都是难以抵挡的诱惑。近两个月来,成群结队的跨国企业 CEO 们像着了魔似地涌向中国,使这一点更加清晰。而各种外资进军中国的重磅新闻的纷纷落地,更表明跨国公司抢占中国市场的竞争已进入实战阶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OFDI数据,结合跨国公司理论和制度理论,系统考察东道国制度环境、投资导向与中国跨国企业OFDI三者间作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跨国企业OFDI具有突出的资源导向特征,东道国市场资源禀赋会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决策产生积极影响,东道国经济制度环境并未抑制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规模,东道国文化制度环境差异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不明显,东道国政治制度环境和市场规模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程度不同。本文研究结论是对既有跨国投资理论的丰富和矫正,对中国跨国企业的OFDI实践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历了近2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信息产业迎来了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发展时期。2005年是中国加人WTO的第四年,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聚焦中国,抢占战略制高点。加大市场渗透力度;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在快速融入国际市场.迈向世界.布局海外。  相似文献   

10.
国际     
《首都经济》2005,(12):9-9
北京奥运商机与欧洲企业共享——德国、瑞典北京投资环境和项目宣传推介会,瑞士跨国企业钟情中国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尽管跨国公司降价此起彼伏,对于处于中低端的中国企业来说是种冲击,“但是中国企业还是有自己的优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副教授白诗莉(Lydia Price)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在跨国企业还没有完全接近中国企业成本前,中国企业唯一的出路是尽快创新,推出能带来增值的差异化。”  相似文献   

12.
朱震 《珠江经济》2000,(2):21-23
在经受了全球化观念冲击和感受了入世压力及行业危机后,需要考虑的更为现实的操作问题是:“入世”以后,跨国企业或全球企业将运用 WTO 的规定来进攻中国市场,或返过来,中国企业同样可以运用 WTO 的规定来应防或冲出国门。  相似文献   

13.
这次的经济危机正在改变全球的产业格局,构建新的营商环境。而中国市场作为世界上少数甚至是唯一的亮点,正在成为国际领先企业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市场对企业重要性的加深,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实际运营上将中国作为其全球价值链的枢纽。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23日】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显著“草根化”。那些有能力到中国等新兴市场“上山下乡”的美欧跨国企业,最近在生意上普遍有了转机。通用汽车公司说,以极高速度增长的中国将推动全球复苏,而该公司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的表现又要好于竞争对手。看来通用汽车已成功走上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康庄大道。在这条路上走得兴致勃勃的还有可口可乐公司,受中国和印度饮料市场的强劲增长推动,该公司第二季度利润高于市场预期,“红色巨人”也幸免于被低迷的美欧市场拖入深渊。  相似文献   

15.
黄雅慧 《北方经济》2010,(21):92-93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快速消费品企业之一,宝洁公司在进入中国的20年中以直接投资的方式迅速发展,为研究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成功和影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国自动化行业来说,2009年的重要意义在于,中国市场在全球自动化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得以进一步加强.这一年.中国自动化产业在经济寒流中曲折前行,市场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并成为众多跨国企业区域市场中的增长率第一、销售额第一.  相似文献   

17.
张晓丹 《新财经》2005,(5):66-67
看到中国医疗市场巨大机会的绝非飞利浦一家,很多跨国企业都想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如何体现区别于对手的竞争优势,成了摆在飞利浦面前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战略联盟已经逐渐成为跨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有效方式。通过战略联盟的形式,跨国企业可以获得对企业自身有利的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从而开拓国际市场并扩大市场占有率“本文以雷诺和日产的成功联盟为例,介绍国际战略联盟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优势,并分析了国际战略联盟模式未来的发展前景,为跨国企业提供相应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9.
外资银行要来大展手脚、洋证书赶集中国,外资乳业要返攻中国市场、洋葡萄酒蓄谋扩大市场份额、跨国手机巨头力图复辟等等。这是本期杂志重点报道的内容,稍微留心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报道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跨国企业将商战之火烧到了中国企业的家门口。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轿车产业,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全球众多知名汽车厂商的目光,这些企业纷纷来华投资,凭借这些跨国企业提供了技术、硬件,以及产能上的保障,中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生产国。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为汽车电子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中国汽车电子市场随着中国汽车产业一起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2002和2003年两年,中国轿车产量急剧增长,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也随之进入超高速发展时期,从2004年开始,中国汽车产业进入稳步发展时期,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也放缓了前进的步伐,整个市场进入一个稳定且快速的增长阶段,200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整体规模达到了624.3亿元,销售额与2004年的同比增长高达3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