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书怀 《当代财经》2016,(4):102-114
选取2007-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从行业监管、境外上市和分红政策三个维度,分析了监管环境对公允价值计量与现金股利关系的影响。本文的发现与西方研究结论截然不同,上市公司向上的公允价值损益调整与现金股利显著正相关;境外较完善的监管制度和较高的监管水平有效遏制了在境外融资的中国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损益调整进行分红;201 2年以来实施的一系列"分红新政"成效显著;由于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金融保险行业公允价值计量引起的未实现损益被用于股利分配受到了限制。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需要技术和制度的双重机制来保障。除了迫切需要为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和推广提供应用指南外,还应该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管,有必要针对特殊行业完善公允价值计量规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对中国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收益波动性及其经济后果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发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采用并未导致净利润波动性的增大;市场也没有将公允价值计量增加的收益波动性视为风险要素而予以定价;银行股票价格也未对公允价值收益波动性作出反应。这说明,中国股票市场对公允价值收益波动性反应不显著,公允价值加速器效应在我国股票市场并不存在。本研究结论对完善中国公允价值计量体系、加强金融市场会计监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会计准则的执行主要限制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运用公允价值、存货计价方法和合并企业调节盈余.建议加强公允价值计量内外部监控、加快相关会计法规制度的制定、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完善监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公允价值与会计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7年至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经历了提倡-回避-再提倡的曲折过程.在这个过程的背后,体现了我国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痛苦抉择.本文从会计监管的角度,解释了我国回避公允价值的原因,分析了由此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并进而分析了重新引入公允价值对会计监管带来的深远影响.最后,本文对如何加强公允价值运用的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的执行主要限制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运用公允价值、存货计价方法和合并企业调节盈余。建议加强公允价值计量内外部监控、加快相关会计法规制度的制定、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完善监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2009-2019年沪深两市A股市场上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并利用回归模型,以规范研究法梳理相关理论并阐释研究假设,并就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影响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 表明: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仍然有限,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上市企业中并未得到充分运用.对此,文章提出加强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研究和规范市场应用环境、强化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加强上市企业的内外部监管力度等对策建议,以期实现公允价值计量对促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健康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的会计审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市场经济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了推动我国审计行业与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必须积极采取策略来有效防范公允价值计量的审计风险。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简单概叙,简要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审计风险的来源及成因,并给出一些风险防范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投资者的视角,公允价值应用风险可分为不应用风险和无效性风险,其中控制无效性风险是控制公允价值应用风险的关键。结合公允价值应用过程分析,文章指出导致无效性风险的关键环节是企业管理层对公允价值信息的计量和披露,该环节存在管理层故意风险和管理层非故意风险。针对这两种风险,建议从制定高质量的、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会计、审计准则,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建立市场信息数据库,完善公允价值信息计量、披露等层面入手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9.
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经济后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知  余玉苗 《经济管理》2007,(14):26-30
本文针对公允价值及其会计计量属性的特征,结合会计准则制定的经济后果学说,就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其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对企业经营管理(含销售模式、信息系统、经营业绩与评价、盈余管理、所得税、利润分配)、投资者、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税务部门与上市公司监管等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针对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尽快制定公允价值具体会计准则,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应用衔接的规定与细则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决策有用观、相关性的质量特征、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在债务重组准则中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的应用几个方面对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及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进行论述,进而得出了公允价值在我国需谨慎使用,新准则仅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有限的几个项目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是合理的,便于监管和控制,哒也为公允价值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试论公允价值会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会计风险是在公允价值确认、计量和披露过程中,不能适当体现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不能据以准确作出相关决策的可能性,包括外部环境风险和内部风险。内部风险涉及公允价值理论研究和制度规范中的固有缺陷和会计师的行为风险。公允价值会计风险的控制目标是减轻或消除公允价值在应用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改善并提高企业公允价值会计风险控制的能力。公允价值会计风险可扩展到公允价值审计风险和公允价值财务分析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企业外部理财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科技进步使企业产品寿命周期缩短,生活水平提高使消费需求差异化加剧,实体经济风险加大;而金融工具创新也使虚拟经济膨胀,金融风险挥之不去.变热的公允价值计量在这种理财环境下运用和前景如何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会计上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概况、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分析了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前景,以引起人们关于会计计量属性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拥有大量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该类资产公允价值的波动加大了商业银行风险水平,导致投资者要求较高的风险溢价,从而影响商业银行融资成本。本文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考察公允价值与商业银行融资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会增大商业银行风险,商业银行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越多,权益融资成本越高;但公允价值计量资产中交易性金融资产越多,商业银行权益融资成本越低,商业银行可通过调整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比重,提高资本充足率,从而降低权益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对部分会计项目(可选择项目)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赋予了企业选择权,因此可能诱发机会主义的会计选择行为。文章对新准则实施之初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其选用程度并不高;同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用没有体现出机会主义的操纵特征。也就是说,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用基本正常,监管方所担忧的机会主义操纵行为并未出现。这很可能是新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计量选择与运用的一系列限制性规定和监管部门针对准则过渡期的监管政策发挥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会计计量发展的趋势,公允价值信息能极大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助于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本文首先对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然后详细分析了有效应用公允价值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公允价值以其能够真实反映交易实质、及时提供相关价值信息的优势而在财务报告中被广泛应用,但其计量信息的可靠性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为了规范企业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14年1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以准则的形式进一步明确要求企业分层级计量和披露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研究公允价值分层计量在我国的应用情况,以此来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进一步完善和合理运用至关重要.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不同层级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信息风险之间存在的差距,同时分析信息环境对上述差距的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公允价值计量推广以来,围绕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论就一直持续不断.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的假设性、未实现性和非客观性,让公允价值的局限性暴露无遗,公允价值再次颇受指责、饱受争议.强调会计稳健性原则在公允价值计量中的运用,能够增强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公允价值、应用及其局限性,再从会计稳健性角度阐述了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最后对稳健性原则在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以实现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计量的逐渐推广,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降低公允价值审计风险是近年来较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然后简要阐述了公允价值审计的内容和风险,最后对我国公允价值审计现存在的不足和相关措施给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了公允价值自身的缺陷。公允价值本质上仅是一种公允价格,价格不是价值,价格波动频繁,尤其对于金融产品而言更是如此。所以,优化市场环境、构建以规则为导向的统一框架、建立完整和系统的估价程序、扩展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引入风险披露、加强特定行业对其应用的监管才是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巴塞尔委员会逆周期资本缓冲制度的确定,量化监管下商业银行的顺周期行为及其矫正机制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问题。本文讨论了资本监管与会计监管这两个最为重要的量化监管制度所导致的顺周期性。前者的顺周期性源于风险评估技术的内在缺陷,后者的顺周期性则主要通过贷款损失准备与公允价值计量予以体现。本文提出了四点相应的矫正机制,包括根据宏观经济状况逆周期调整资本充足率要求;引入动态贷款损失准备机制;在不活跃市场中慎用公允价值计量;加强与会计准则及货币政策制定机构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