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龄、学历、任职经历”是造假多发环节,与年龄相关的还有党龄和工龄,任职经历还包括干部身份. 利益驱动造假: 挣面子、占位子、图帽子 一种是“挣面子”.为了面子把履历弄得漂亮一点,其表现是学历造假.有些干部初始学历低,想方设法弄个高学历,许多是在职或函授,有些并非国家承认学历,含金量可想而知,但也拿来“装点门面”.  相似文献   

2.
近日,唐骏学历造假一事,引发很多名人“自我人肉”,修改自己在网上的简历信息。互动百科技术人员表示,两天内该网站已有多位明星修改词条,修改的内容主要是学历  相似文献   

3.
《新财经》2011,(1):87
2010年的夏天,对"打工皇帝"新华都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唐骏来说,异常灼热。学历造假让唐骏陷入一场信任危机,并引发人们对"社会精英人物"职业诚信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当前,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中央也出台了许多应对措施,但收效甚微。近几年不断出现的奶粉事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在现行的市场竞争机制下,公职人员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不相符,进而发生利益冲突。为了有效防止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必须从道德、行政处罚、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约束。  相似文献   

5.
微天下     
《宁波通讯》2013,(10):100-101
去年12月,《财经》副主编罗昌平举报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涉嫌学历造假、官商同盟、有作风问题。随后能源局新闻发言人"辟谣"。5月12日,刘铁男被查,据称其情妇与之反目后提供举报信息。5月14日,中组部负责人证实,因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经决定免去刘铁男发改委副主任、党组成员领导职务。当日,发改委官方网站领导栏中也将刘铁男名字撤掉,其个人主页也被删除。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的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伪造证件、学历造假、无视学校纪律等诚信问题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问题。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大环境的不良风气影响,二是家庭诚信教育的偏失,三是自身诚信意识的淡薄,四是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首先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诚信培养的社会氛围,其次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诚信培养的家庭环境,第三,高校要全面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第四,要增强大学生自身诚信修养。  相似文献   

7.
微博祛魅     
方舟子寥寥数语就将唐骏学历造假的事情在微博上公布出来,并引起全社会对成功人士教育背景质疑的轩然大波;于建嵘几条微博信息的公布,在博友的推波助澜下,成功解救了一批被迫从事乞讨的未成年人……如此种种,微博已经从人际关系的维护、联系工具,转变为制造舆论、参与舆论的信息发布平台。  相似文献   

8.
自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之日起,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从未停息,欣泰电气财务造假事件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就是一个典型。文章从该事件背景出发,分析欣泰电气财务造假的手段,包括虚减应收账款、不及时披露关联方资金使用事项和虚增利润,再分析欣泰电气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和其他影响因素,最后得到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等启示。  相似文献   

9.
郝静  柳琴 《辽宁经济》2007,(11):98-98
会计诚信危机就是由于会计造假而导致的民众对会计业的信任危机。因此会计诚信问题带来的危害其实也就是会计造假带来的危害。会计造假如此泛滥,其造成的危害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会计造假的直接后果是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会计信息造假的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安全。本文从非上市企业和上市公司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揭露并列举了各自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表现;从法规建设缺乏与时俱进,追逐非法利益,对会计造假监管不力三方面剖析了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根源;从加强法规建设,强化监督力度,国有产权明晰界定,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财会人员职业教育五方面提出了防治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失真中的造假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造假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会计信息提供者与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为会计造假提供了环境条件.常见的会计造假方法有销售造假、资产造假、滥用会计政策等.防范与化解会计造假风险,必须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约束体系,外部信息使用者要提高甄别会计信息真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浙江永康曝晒“吃空饷”公职人员名单于阳光之下,轰动全国。在这样一个县级市,竟然有多达192名公职人员在“吃空饷”。好在还有“纪委”这样的“纠偏防腐惩戒”机制存在,构筑了抵御公职人员和机构违规乱纪行为暗流奔涌的最后防线。  相似文献   

13.
刘瑜 《中国西部》2014,(40):100-100
<正>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的基础——校园,也有着法治问题,也需要借助社会法治的推进,构建平安校园、诚信校园,尤其是当下已略显糟糕的校园诚信,更是急需借助法治来帮助构建。不可否认,近期,为了推进诚信校园建设,有些学校和部门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在校园内推出了诸如论文电子检测、学历联网查询、诚信考场等多种防作弊、防造假的预防举措。然而,令人叹息的是,道高一尺  相似文献   

14.
离开了公共权力主体的运用和操作,公共权力便不会发挥任何作用,再完善的体制也实现不了.在新时期我国廉政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公职人员的自律能力提升就显得尤为迫切.我们从公职人员自律的角度出发,提出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实现公职人员自律.  相似文献   

15.
2017年3月20日,*ST昆机自爆财务造假丑闻,在业界引起一片哗然,文章对该事件进行剖析,了解昆明机床财务造假的动因及自爆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其财务造假的手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财务造假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财务造假事件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财务造假中,各方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共同推动了造假的发生。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是我国近年资本市场的重大案件,文章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了万福生科案中会计、管理层、审计等各方人员在造假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各方人员提出建议,以期为防止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宋昊昱 《辽宁经济》2006,(5):125-125
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会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会计造假不仅会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导致宏观调控和微观决策的失误,还会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方便,滋生腐败,甚至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失真的会计信息在不断地困扰着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解决会计造假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揭示了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全面剖析了会计信息造假的动机。针对会计信息造假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加强会计审核制度建设、实施会计派遣制度、改革干部考核指标体系等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中国城市经济》2011,(17):156-15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为这些成就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作为经济运行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会计信息,却频频出现诸如造假的问题。本文在对会计造假的途径进行简要介绍的同时,对如何防范和治理会计造假这一现象从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国家公职人员信息公开与隐私保护遭遇的现状和难题,探讨如何化解大数据背景下国家公职人员信息公开与隐私保护的矛盾:加强信息基础建设,利用技术手段保护公民合法隐私;完善相关立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确处理国家公职人员信息公开与隐私保护的关系;国家公职人员应加强公仆意识,消除抵触心理,自觉进行相关信息的申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