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参与是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方式.当前,我国公民参与社会管理还存在许多困境,在这一现实情况下,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为公众参与提供制度保障等方式形成政府与公民良好互动的格局等成为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公众参与政府价格决策是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价格决策的相关立法逐渐完善,但在制度设置上仍有不完善之处。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参与价格决策的主体角色定位不清、程序设置不合理、决策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健全决策机制,为公众参与政府价格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2019年新修订实施的《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为价格决策公众参与程序提供了重要改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价格决策既需要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发挥决策主体作用,又需要公众发挥参与主体作用。对此,本文分析了完善我国价格决策的公众参与路径的必要性,并提出在大数据时代来临的新形势下,完善我国价格决策的公众参与的路径选择,以进一步提升我国价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公众参与监督视角下构建政府、企业、公众的三方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参与主体演化博弈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PPP项目政府、社会、公众三方的不同策略情况下各方的收益与成本的博弈结果。研究表明,企业在PPP项目中的决策与政府政治成本、政府补助、监管成本以及政府对不遵守项目规定的企业的罚金等因素有关;如果企业对公众利益受损而对社会公众的补偿过高,社会公众会倾向于积极监督企业,政府监管端的压力下降,进而就会降低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因此,在对企业采取合适的惩罚制度的同时,应当适度增加社会公众的监督成本,并采取合理的补偿措施来带动公众的监督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高家怡 《北方经贸》2012,(11):32-33
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是公民权利的委托代理方式,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愿并忠实地为人民办事。现代社会管理强调主体多元,明确公民主体地位,吸引公众主动参与,强化公民权利对公共权力的制约机制,逐步做到从"为民作主"到"靠民作主",进而"由民作主",以体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总目标。促进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应完善管理体制,做好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培养公民社会,提供公众参与的组织保障;平衡社会利益,提供公众参与的动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公众参与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近年来公众的参与度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各方学者的实践与探索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公众参与仍停留在传统模式维度下,真正的公众参与并未得到推广。随着国内外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我国多个领域,诸多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公众参与。公众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将决定和谐社会构建目标实现的进程。公众参与不仅能给政府决策和治理提供丰富的制度资本,也为更好地实现“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提供良好的公众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7.
《商》2016,(8)
公共环境决策中公众参与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提升公共环境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有重大意义。我们应从鼓励、支持非政府环保组织的发展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两个方面入手,完善公共环境决策中公众参与法律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石英华 《财贸经济》2012,(10):41-47
在部门预算中,项目支出反映预算年度特定活动的经费需求,是部门行使行政职能、实现事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项目支出具有数额大、周期长、项目间差异大的特点,是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重点和难点。探讨项目支出预算执行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有利于完善预算管理。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部门预算中项目支出预算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认为完善项目支出预算执行,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从完善项目实施前期准备工作、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建立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的政府中期预算框架等方面完善预算编制技术与制度安排;二是从深化预算执行制度改革、将绩效管理理念贯穿于支出预算全过程、进一步健全公众参与政府预算的渠道和方式等方面完善预算执行的相关制度;三是从构建预算执行的长效约束机制——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覆盖预算全过程和"结果导向"的预算监督和问责机制、理顺预算编制、执行、审批、监督等相关职能,合理分配政府、财政部门、人大常委会及年度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预算权等方面完善政府预算监管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
鄢军 《四川物价》2008,(9):20-21
2002年《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实施以来,价格决策听证作为一项公众参与的决策制度,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政府制定价格由原来的关起门来定价,转变为“定规则、当裁判、搞服务”,让公众知情参政。这一听证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价格决策民主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王佳  袁魁 《消费导刊》2011,(1):53-54,143
社区是森林旅游的关键利益相关者,社区参与是城市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社区参与的发展,提出应该建立健全公众知情、决策参与、监督管理、参与利益分配的社区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法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霞 《商业研究》2012,(4):170-177
食品安全是政府、企业向社会公众开放食品决策和行动过程,是化解食品风险的制度需求。有效的公众参与是食品安全治理的民主和公正基础,公众参与理性,要求法治推动食品信息公开,增进对消费者的教育,完善公众的维权救济机制,同时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组织优势。  相似文献   

12.
《商》2015,(1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全会提出,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公众的立法参与在我国现阶段的立法活动中的作用还不能及时的有效的得到体现。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仅包括公众参与的程序没有得到切实保障,公众意见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考察等,公众自身的法律素质的高低也是一个制约参与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公众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公众参与是环境立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循环经济法规定公众参与制度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现有立法体系完善的需要。国外丰富的循环经济立法经验和国内的政策、立法、实践为循环经济法规定公众参与制度提供了基础。循环经济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包括公众参与决策、实施消费和进行监督等内容。循环经济法应在总则对公众参与制度进行概括规定,并在分则中根据循环经济的各个阶段及环节分别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已经成为行政管理绩效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国内外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现状,分析其所存在的参与能力不足、参与渠道不畅、评估技术落后、制度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适应我国发展要求的360°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新  王伟 《中国市场》2009,(26):8-9
节能减排不仅是政府或环保部门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公众是环境的最大利益相关者,理应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力量。公众应充分行使宪法赋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节能减排事务进行深度参与。政府也应通过阳光政务、听证制度、舆论宣传、环境教育、反馈机制等措施来保障公众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6.
张四梅 《消费导刊》2011,(10):22-23,111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和政府的生命力,行政决策机制是行政决策过程中一切制度的总和,既是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其制度保障。本文在深层次分析当前制约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行政决策机制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行政决策机制,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亿瑞 《中国报业》2012,(16):136-138
2007年5月,我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保护公民知情权的法规,行政信息公开逐渐成为构建法治政府、透明政府的基本要求,公民知情权的概念也随之产生。新媒体的发展带动行政信息公开方式、范围等的变革,暴露出行政决策和行政公开等滞后引发的行政风险。政府需科学引导、借助新媒体,构建行政信息公开中的政府与媒体、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强化信息公开,提升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中美社会保障与社会治理的比较,对于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美对比,提出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在社会保障方面,中国应完善法律体系建设,强化政府责任,拓宽筹资渠道,提升保障能力和水平。在社会治理方面,中国应着力实现协同治理,重视基层治理,促进互利共赢,鼓励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9.
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价既代表了我国民主进程的加快,也体现了政府以民为本执政理念的贯彻落实。目前,尽管公众在基层政府的绩效评价进程中发挥了有效作用,但由于公民参与意识薄弱、参与渠道不畅、运行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制约,导致公民参与的持续性受到影响。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环节在于通过多种举措提升公众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构建起科学、全面、有效的公众参与基层政府绩效评价路径。  相似文献   

20.
李闯 《江苏商论》2023,(12):70-74
本文综合采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引入公众责任以及社会主体在环境信息质量保障实践和研究中探索的进程,推进跨行业、跨区域、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模式,以法治打造多元环境质量保障系统。本文分析公众参与保障环境信息质量的演进方向和公众参与保障环境信息质量的特点,探讨公众参与环境信息质量的完善路径。旨在推动构建多元化主体协同保障环境信息质量制度,从鼓励公众参与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