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构建国内价值链是新一轮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对我国产业升级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国内价值链构建下的区域传统制造业升级机理分析,从广西制造业实际情况出发,从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创新投入、调整区域发展政策推进区域合作分工、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延申产业发展链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升级等方面,为广西制造业升级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工业4.0"时代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制造业数字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和务(服务)联网信息物理系统基础上,同时加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突破而引发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浅析了它与中国制造的关系,指出了工业4.0对制造业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德国注重创新性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对复杂工业过程实施专业化管理,保证了德国制造业在全球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从2 0 11年在汉诺威工业展上提出"工业4.0"的概念,到2013年工业4.0工作组发布《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再到2014年10月10日中德双方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德国制造业的动向一直受到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德国为了重振其工业大国的士气,保持其在世界的经济地位,提出了工业4.0的国家战略。本文围绕德国的工业4.0战略,结合中国制造业的现状,阐述了德国工业4.0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2011年,德国举办了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而工业4.0的概念就起源于这次博览会,之所以提出工业4.0,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应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提高德国制造业的水平。目前,我国正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简称“两化”)深度融合,而且正处于关键时期,因此中国要科学的借鉴工业4.0,促进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快速实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德国工业4.0"战略等的成功,世界正在进入创新范式3.0(创新生态系统)的阶段,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将创新3.0的理念推广至制造业领域。本文将创新引入生态系统中分析,以生物学隐喻创新系统,依托创新3.0的背景与机遇,将产业集群概念与创新系统、生态学相融合,探讨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江苏省制造业集群如何通过创新生态进行转型升级,突破集群发展的瓶颈,寻找适宜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以来,给世界各国上了代价高昂的一课: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怎样发展基于本国国情的制造业成为各大经济体争相探索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及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应运而生。文章立足于沈阳市制造业发展现状,结合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及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具体内涵,探究其可能对沈阳制造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发现,沈阳市制造业面临来自低中高层次的全面挑战的同时也存在良好的转型机遇期,急需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培育沈阳"核心能力4.0"。  相似文献   

8.
物联网是全球公认的集计算机与互联网与移动通讯网之后的信息产业之后的又一次信息化浪潮,目前,物联网的发展定位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它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大大扩展了产业规模,为产业创新和高科技人员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物联网将成为工业与信息产业融合的突破口,主要产品和服务并未广泛惠及到农业、重工业、能源业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核心行业,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9.
<正>继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韩国制造业创新3.0战略、英国高科技创新战略,以及新工业法国之后,日本也于2016年1月在《第5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了超智能社会5.0战略,并在5月底颁布的《科学技术创新战略2016》中,对其做了进一步的阐释。该计划认为,超智能社会是继狩猎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又一新的社会形态,也是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高度融合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背景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工业4.0战略,开始进入以智能制造为主的工业4.0时代。鉴于此,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优势和劣势,并从大力发展政府引导作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大力扶持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以及大力培育工业4.0高端人才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武汉城市圈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产业Hoover系数来构建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标,并将其拓展为动态模型以描述东部城市的产业转移趋势,从工业基础、制度环境、消费市场等角度分析重庆在承接转移产业具有的优势,并选取单位企业工业产值分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从而确定重庆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产业时,应将重心置于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产业。  相似文献   

12.
<正>1980年以来,德国制造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呈现出波动中走低的趋势,但整体国际竞争力小幅提升。德国制造业在充分发挥其自身已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来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从而保持德国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随着德国工业4.0的实施,德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趋势日渐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装备制造业出口第一大国,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德国作为装备制造业强国,其装备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德国“工业4.0”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相似,在两大战略的背景下,加强中德两国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对两国来说是互利共赢的。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对中德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展开分析,根据复制动态方程的分析结果判定均衡解的稳定性,并进行数值模拟来探讨稳定解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中德两国实现装备制造业合作共赢局面的主要因素是中德两国合作超额收益、成本以及竞争的投机收益和被竞争方所遭受的损失。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德产业技术联盟、创新合作路径、控制合作成本、构建较好的信任机制等稳定双方合作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重视制造业发展是推动无锡传统产业数智化进程的突破口,也是加强两化融合的重要手段。尽管无锡已经占领物联网高地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但仍然存在制造业设备联网率不高、对制造业供应链数字化战略不重视、数智化组织及人才梯队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制约无锡制造业数改智转的瓶颈从企业和政府层面提出相应的突破路径,以推动无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是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就业的主渠道。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近期先后赴荣成市、文登区、乳山市、高区、临港区等地,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工业经济运行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一、威海市制造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威海市委市政府谋划实施“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战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整体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贸导刊》2014,(14):F0003-F0003
塘栖镇着力于进一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促进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全镇工业产业重点发展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形成了以金属制品业、精细化工、通用设备制造产业和相关物流产业为配套的产业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7.
<正>德国作为国际领先的工业国家,提出了工业4.0的高科技战略计划,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的智慧工厂,以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德国拥有强大的设备和车间制造工业,在世界信息技术领域拥有很高的能力,各个行业对网络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近年来,德国综合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加速促进信息技术和网络在社会各领域中的推广应用,高度重视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前,各地正在积极部署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培育物联网产业的竞争力是部署规划的内容之一,钻石模型是分析产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本文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机会和政府等几方面分析江西物联网的发展环境,提出政府加快制定江西物联网发展规划,加强知识创新和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采取错位发展的策略,加强相关、支持产业的发展,注重物联网应用需求的培养等政策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智能化是工业4.0时代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制造强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举措。素以制造业见长的吴江,近年来积极创新工业体系,探索发展智能工业,围绕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装备、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性电子商务等六大关键环节率先布局,赢得了发展先机,走在了同类区域前列。当前,智能工业在吴江蔚然成风,一批龙头企业成为行业标杆,一批重点领域的  相似文献   

20.
梁巨涛 《中国市场》2010,(30):68-68
<正>广东省力争在2012年实现物联网设备制造业产值超1000亿元、物联网信息服务产值超1000亿元等"五个1000"的目标,计划用5年时间,重点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推动物流网技术在城市管理、传统产业、民生三大领域的应用,抢占物流网产业高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