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岗位的设立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离不开会计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企业会计失真现象层出不穷,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继而也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于企业来说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对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2.
孔秀琴 《中国经贸》2012,(14):195-195
会计政策的选择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后果,从而对公司的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工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又是一个博弈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工业部门因会计政策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反应。然而,会计信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加强信息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以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给企业的顺利发展造成阻碍。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工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与提升信息质量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频发,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是预防和规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有效方式。文章分析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探讨了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关系,提出了内部控制视角下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企业提供有益借鉴,推动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会计原则对信息质量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雪松 《辽宁经济》2005,(8):114-114
会计信息的质量不高和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虽经多方治理,仍未得到根本改观。造成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归结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弄虚作假造成的,即故意制造虚假的信息;另一类则是由于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会计系统内在的缺陷性等造成的。本文拟从会计核算原则,特别是确认和计量原则本身的缺陷来探讨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子英 《中国经贸》2011,(2):161-161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会计信息质量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制定,削弱宏观调控能力,而且可能导致企业微观决策失误或贻误战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根治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是刻不容缓。本文拟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如何预防会计信息失真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应收账款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普遍存在,从它的产生到变成坏账的过程,会造成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中相关指标的不实,导致企业财务信息的失真,同时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应收账款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7.
赵涤非 《中国经贸》2013,(12):180-180
会计失真在目前的会计学术界讨论较为激烈,也是一个工作人员普遍关注的话题。截至目前,相关工作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分析才发现,造成会计失真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目前的预防和治理工作中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来采取相对措施,从而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本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原因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方法,以期为日后同行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真实性是财务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然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严重。在这些失真的会计信息中,除了会计造假便是盈余管理造成的。当前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已经是国内外会计学家、经济学家等广泛研究的课题。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它是一种合法行为,是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合法地进行。从根本上看盈余管理还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所以必须建立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强化中机构的审计监督功能,培育理性投资者;治理和规范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分析 (一)真实性 从会计真实性角度,会计的信息产生过程可以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造成这种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一些会计人员钻《企业会计准则》的空子,打“擦边球”,这种隐秘的方法会使一部分人铤而走险,为了利益而钻空子.二是一些会计人员视法律法规为无物,为了自身利益随意违反制度.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不仅会使会计失去它的职能作用,而且会给企业、社会、国家带来极大的危害,认真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会给正确解决当前这一问题带来益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虽千差万别,但综合起来看,不外乎以下两方面原因: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以下分别论之。一、外部原因1.会计管理体制问题。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经营机制转轨后,对会计控制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不能很好地理顺会计控制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将会计管理工作分散在职能部门,缺乏会计内部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揭示了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全面剖析了会计信息造假的动机。针对会计信息造假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加强会计审核制度建设、实施会计派遣制度、改革干部考核指标体系等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孙敏 《中国经贸》2012,(18):171-171
通过会计信息可以准确掌握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收支、资产负债以及损益等相关情况,但实践中会计失真情况较为普遍。本文首先总结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之后分析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只把会计信息失真定义在会计作弊上,其实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只要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的会计信息都可以说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如果会计信息的失真是基于一种违规会计处理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即是: 1.会计信息失真与企业财务成果考核体系有关。  相似文献   

14.
信息失真有多方面的原因,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制度变迁的产物,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失真的环境因素,才能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杨胜会 《中国经贸》2014,(6):158-158
会计行业健康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使会计行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经常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目前,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了时下的热门话题,成为了我国会计事业继续向前反正的重大障碍和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较多。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会计凭证失真、会计账簿失真和监督体系"失真"。产生三方面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超预算支出、非法支出、主观人为和监督缺位等。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会影响政府财政决策、政策效果、内部分配和单位自身事业的发展。为此,需要从提高单位负责人法律意识、培养从业人员能力素养、加强内部控制和完善内外部监督体系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水平,减少会计失真现象。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真实性在维持与发展企业相关利益方的关系,完善市场经济,实现资源合的理配置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问题是我国现阶段会计的信息质量并不让人满意,严重的造假现象影响着会计工作的真实性、有效性,会计信息除了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情况之外,还可能误导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进而造成经济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本文结合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浅谈会计信息为什么失真,并简单的提出我认为可行的方法,希望能帮助提高会计的信息质量,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做些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得出信息的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失真的滋生环境因素,提出了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很多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不得不采取各种不合法的手段,以确保自己的经济地位。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导致市场环境出现各种造假问题,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由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处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对企业信息失真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与企业信息失真的关系,提出防范企业信息失真的措施,尽可能地采取措施优化市场环境,多方面促进企业以及会计行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的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等问题,削弱了会计经济管理的作用.委托代理双方签订的契约不完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外在条件;交易双方对信息占有的不对称、内部人的控制与企业会计信息供需矛盾等问题,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应建立合理的企业产权制度及监督系统;制定完善的法规;建立科学的契约约束与刺激机制;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以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