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城镇化,作为绿色发展的起源和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流,也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绿色发展的关键性命题,同时既是一个全面绿色化的关键性概念,又是一化含"三化"的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性途径。其具体路径为:以心养绿、以规治绿、以制保绿促绿,以官示绿带绿。  相似文献   

2.
在好几年前,我们对发展县域工业问题进行讨论。当时,有一位巴马籍贯的朋友说:“我不同意县域搞工业,特别是带有烟囱的项目。我告诉老家别争着上工业,让周边地方都上了工业,而巴马却留下一派生态园林,我就不相信巴马不发展。”此君言出,众人认为偏见固执。可是几年之后,巴马打出世界长寿之乡的“生态”牌,成为了全国著名的健康养生集聚地,  相似文献   

3.
任泵 《中国集体经济》2012,(8X):129-131
现代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推进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行业。当前湖南水运发展面临重要的历史机遇。加快湖南绿色水运发展,建立"两型"运输方式,充分发挥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保障功能,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莫沛 《重庆与世界》2011,(15):7-9,16
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应基于城镇化发展的"中国实际及现代化建设"、"中国经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依据,以探明中国城镇化道路的特色及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独特规律。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须继续推进当前的"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产业支持与“两型社会”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型社会"建设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产业,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持。文章从"两型产业"的初步界定,产业聚集及结构升级、具体产业对"两型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对"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支持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科学合理地界定"两型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两型社会"产业体系标准、应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更多案例的支持以及更广范围的理论探讨,将是今后"两型社会"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新型文化业态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本文通过运用分类与归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国内外最新研究进行综述,得出:国外相关文献多表现为对文化产业个别领域如电影业等的研究,还未能系统地研究整个产业的投融资问题;国内相关研究涉及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模式以及新型文化业态的特点、分类等,个别涉及其与“两型社会”之间的关系,然而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够系统与深入,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尤其缺乏新型文化业态投融资机制和模式方面的研究,更缺乏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市与乡镇化改革与"一带一路"发展理念是推动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两项重大举措,二者之间要相互依存、步调一致,切勿让它们成为彼此分割的个体单独发展,要不断强化二者彼此联系,使其能够更好的协调融合,共同发展。文章重阐述了新型城市与乡镇化建设同"一带一路"发展理念之间联合发展的重要性与相互关联,为推进两项重要举措的协调发展提供可靠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石惠 《魅力中国》2013,(22):21-21
新型城镇化倡导社会公平,重视人的城镇化。交通对城镇改造形成不同功能的区位格局,造成居住空间分异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排斥。本文对交通与社会排斥已有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对交通带来的社会排斥问题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9.
黄红 《广西经济》2011,(6):19-21
三年多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社会形成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生态环境获得很大改善,绿色低碳发展方兴来艾。  相似文献   

10.
国家批准设立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布局,是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长株潭城市群提升环境保护水准的重要机遇。环境执法工作作为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对建设两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环境执法的对策,实施这些对策对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广西经济》2011,(6):8-12
2007年12月14日,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武汉城市圈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目标导向为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人本目标可细化为新型社区居民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五个方面。新型城镇化人本目标的实现与新型社区社会资本构建息息相关。然而当前我国新型社区社会资本呈现缺失状态。其具体体现为新型社区治理主体间信任度不高、新型社区治理制度体系不健全以及新型社区治理主体间关系网络有待拓展。新型社区社会资本缺失原因分析为新型社区社会资本构建路径探索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新型社区社会资本构建路径有三:一是提升新型社区治理主体间的信任度;二是完善新型社区治理制度体系;三是拓展新型社区治理主体间的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13.
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推进产城融合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分析认为当前株洲以产城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产业发展不协调、园区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应从发展理念、城市规划、产业结构、配套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构建产业、城市和人三者之间相互支撑的有机体系,推动株洲...  相似文献   

14.
陈光华  李红波  陈阳 《特区经济》2013,(10):141-142
研究目的: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证研究法,定性判断与定量建模法.研究结果: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迁移、征地拆迁和建城扩城,“房地产亿”式的旧城镇化模式巳不可持续。亟需破解城市房地产脱离产业而过度发展问题,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研究结论:要使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纳入新型城镇化的正确方向,发挥新型城镇化拉动内需、促进增长的引擎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坚持和改善房地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建设与坚持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是从根本上缓解住房难和抑制房阶上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新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两型社会"的构建,是对社会和谐、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商业流通、生产制造等行为的约束过程。本文在分析"两型社会"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据此对兰州、西宁和乌鲁木齐的"两型社会"建设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前西藏在城镇规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经济水平、城镇化认识水平以及城镇化战略实施等方面,都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城镇化发展缓慢滞后。因此,在国家加快推进新型化进程的宏观背景下,西藏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对提高西藏整体城镇化水平,促进西藏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特殊环境着手,分析了西藏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西藏新型城镇化应根据自身现实基础,选择差异性的发展战略,重视西藏特色产业培育,科学合理规划城镇体系,推进农牧人口适度市民化,走高效、包容、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地区经济,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贵州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城乡之间差距大、城乡公共基础设施配置不均等问题。通过研究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现状,指出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城乡空间布局、挖掘乡村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探索创新模式5个方面,提出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构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亚平 《特区经济》2009,(4):176-177
在2007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一起,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央为什么选择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的前沿阵地?如何认识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对深化改革道路,坚定构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信心,推动整个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