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规划范围涉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31市,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2亿人,地区生产总值达6万亿元。长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区位得天独厚,具备成为亚太地区门户的优越条件。作为国内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长三角的协调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上海作为核心城市,需要适应发展要求,围绕“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服务整个长江流域,建设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引导城市群拓展。  相似文献   

3.
<正>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发展的重点区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城市密集区之一,是黄河中下游广大腹地的出海口,同时又是距离韩国、日本地理位置最近的省份,其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显而易见。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规划范围包括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东营、滨州、淄博、泰安、莱芜11个地级市和计划单列市。一、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现状特征2011年,由11市组成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总面积为93693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4.
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发展的重点区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城市密集区之一,是黄河中下游广大腹地的出海口,同时又是距离韩国、日本地理位置最近的省份,其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显而易见。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规划范围包括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东营、滨州、淄博、泰安、莱芜11个地级市和计划单列市。  相似文献   

5.
如今,长三角区域内的江苏、浙江和上海的物流业突飞猛进。区域内的物流企业与物流园区蓬勃发展,使这一区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长三角区域率先规范物流业发展,如物流企业综合评价,联席会议。区域内的物流创新也是层出不穷,如区港联动、VMI。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策明确强调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国外经验表明城市群协调发展依赖法制手段,总结和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提出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法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综观世界各大城市群发展的经验,城市群的合作发展离不开法律的建设和支持.随着经济发辰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性凸显.本文总结和借鉴了国外先进立法经验,提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合作发展法制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构成长三角城市群的16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空间经济结构,分析该城市群空间经济结构特征有利于选择适合该区域经济整合的机制、模式与路径,为未来该区域经济整合、经济重构提供政策依据。得出结论认为目前该区域仍是以上海为中心的圈层结构,但具备了网络发展的趋势,除此之外,该区域形成了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苏锡常都市带,成为该区域未来发展的一个增长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首次明确将安徽并入长三角,并把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提升到区域发展战略高度。长三角城市群区域40个城市的十二五规划虽有对地方优势的考虑,但主导产业定位雷同度较多,产业发展目标缺乏细化的定位支撑,缺少求同存异。目前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存在上海难以全方位发展,江苏经济发展缺乏新意,浙江产业发展后优势不足,安徽工业发展落后的问题。长三角城市群应努力提升第一产业,大力改造第二产业,并把自主创新战略放在首位。同时,还需要加大技术改造创新的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  相似文献   

11.
祥子 《上海商业》2003,(12):19-27
11月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指出:中国产权市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通过立法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市场主体之间的基本关系和市场竞争秩序。还要加强区域合作,逐渐形成一个能够覆盖全国的产权交易网络,11月11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国家正努力促进北京、天津、上海三家产权交易中心的进一步规范,从而统一全国产权交易市场,加快产权交易步伐。  相似文献   

12.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计算长三角陆路交通发展适应性指数,对近10年区域陆路交通发展适应性进行了定量测度。研究显示:①区域陆路交通发展整体适应性渐趋强化,处于基本适应阶段,但又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态势,其中:1995年到2000年,适应性呈强化状态,2000年后表现为弱化态势。②区际快速通道和区内快速交通网的加速建设是未来该区域陆路交通优化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主体,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在该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主要结果为:生产性服务各行业都具有很显著的正向空间外溢,增强某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程度能够对本地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起到有效的正向作用,但是会使得该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范围扩散到周边邻近城市,并且会阻碍周围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15.
产业转型是城市经济转型的核心,产业升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长江三角洲26个核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区位商的方法对比较优势产业城市的变化过程与形成比较优势产业差异和转型后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半数城市的比较优势产业发生变化,以第二产业为优势产业的城市居多,以第三产业为优势产业的城市占少数,但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增加。从行业分析,建筑业与制造业是大多数城市第二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业为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分析发现城市之间的产业转型存在一定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16.
《商》2015,(29):72-73
城市群是一种特殊的空间经济单元,也是城市运作、组织、管理甚至竞争的空间载体。本项目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拟采用空间特征分析-空间效应的动力结构-空间效应测度模型-结论与讨论的分析框架,首先从城市区位势能、城市—中心地引力、作用通道三个方面阐述城市群空间效应动力结构和形成要素。其次,以城市群空间效应的动力结构为理论依据,建立城市群空间效应的测度模型。最后根据测度模型对不同城市特点和差异进行比较,从宏观尺度识别不同城市及其中心城市经济空间效应,揭示城市的区位本质,比较不同城市与中心城市的联系性,以期刻画城市—中心地城市地域系统的空间联系体系。  相似文献   

17.
比较分析了合肥与南京、杭州两个传统长三角副中心的差距与优势,在借鉴相关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创新成果产业化、培育信息经济、提升国际化水平、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为未来合肥建设长三角副中心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2013—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区域物流能力及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变截距模型探讨区域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物流能力每提升一个单位,经济发展可提升1.235个单位,城市群内各个城市又显示出一定的固定效应差异.因此,应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完善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软件投入,以便提升区域物流能力,促进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逐渐取代物质资本,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城市群作为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的城市空间,人力资本集聚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则更为突出。以长三角城市群16个核心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人力资本集聚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力资本集聚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人才的流入,如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力度,以积累人力资本;优化人事管理制度,解决人力资本流动性问题;政府为人力资本集聚提供政策便利等,为人力资本集聚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经济集聚过程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集聚与大气污染存在着倒U形关系,即在经济集聚的初期,污染随着集聚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之后,随着集聚程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