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剑  方芳 《开放导报》2007,(2):95-98
近年来,我国卫生总费用的绝对数每年都在上升,但政府预算的公共卫生支出所占比重却逐年减少,与其他国家相比显得总量不足。本文分别从经济、公平、效率三个方面对绩效进行分析,说明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的绩效不容乐观,必须重新审视公共卫生支出规模与结构,重新思考应该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提高全民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政府在医疗卫生支出方面总费用逐年上升,但公共卫生支出在政府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却逐年减少,这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我国的医疗卫生总体绩效水平低、公平性差,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针对我国在医疗卫生支出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应明确自身责任,将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相结合,明确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特殊性,完善医疗卫生支出机制,加强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支持力度,做到实现公平与提升效率并重。  相似文献   

3.
随着卫生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资金逐年增加,评价与监督公共卫生支出的绩效己成为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责。文章从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角度,分析研究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审计的内容、目的、形式、标准,阐述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审计的五个程序,为做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公共卫生支出属于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界定公共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是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文章对2004-2010年间全国31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影响地方财政公共卫生支出的因素及效应。研究表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程度和与财政公共卫生支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财政分权对公共卫生支出具有很小的负面影响,政府规模的膨胀程度、人口结构与财政公共卫生支出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管理体系发生重大调整,社区承载了从行政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中剥离出来的大部分社会管理职能,社区无论从自身建设到实现其社会功能都逐渐走向完善和成熟。在政府公共卫生支出和卫生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要增进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满足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需要,社区卫生服务将是有益的探索。其主要价值在于:社区作为政府主导的基层社会组织,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卫生服务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有利于政府关于卫生服务的财政支出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有利于将民众进行有效组织,实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卫生事业财务由预算管理、收入支出管理、资产资金管理、财务活动分析等方面组成。改革开放以来,卫生财务倍受重视,各单位的收入、支出、资产管理与经济效益紧密挂钩,逐步推行科学管理。在改革过程中,卫生会计改革受制于会计工作的内在规律,也受制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为卫生经济理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丰富了新的内容。本文主要探讨会计统计方法在公共卫生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卫生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国家今后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采用1978~2015年卫生支出相关数据,利用VAR模型对我国卫生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增加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以及个人卫生支出能够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随着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个人卫生支出。此外,依据实证结果,提出增加卫生投入支出、调整卫生支出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天津经济》2010,(2):75-75
为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暇务体系,2009年市区两级财政筹措资金3.1亿元,购买三十一项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其中26亿元用于天津市基本公天卫生服务项目,0.5亿元用于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币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助标准达到万人口30万元标准,提前两年达到国家医改方案提出的2011年人均不低于20元的夏求。  相似文献   

9.
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闻  王健 《上海改革》2003,(6):14-17
非典对卫生部门的考验和挑战最为直接,农村脆弱的卫生服务体系对抵抗疾病能力存在很大的压力。政府公共卫生政策弱化是造成卫生问题的主要制度性因素,社会公共支出的财政分权改革导致贫困地区对地方公共设施投资的停滞,对以健康水平和健康公平性衡量的健康成果都有负面影响,公共卫生保健需要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是确保人人享有健康的基础,是公共财政政策针对的主要点,因此公共卫生保健应该恢复或加强1980年以前实行的供给导向政策,实行公共卫生服务的筹资,管理与支付体系的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公共卫生涉及疾病预防、健康教育、食品药品监管、环境卫生改善等多个方面,是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的公共事业。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考验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一般认为,公共卫生服务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属性,应由政府介入,均等化提供。本文以公共卫生投入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剖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理顺政府间公共卫生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采用经验数据估算出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的最优规模是占GDP的1.07%。目前我国政府卫生支出不足,需要加大支出力度。  相似文献   

12.
肖莹 《天津经济》2011,(9):49-51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医疗保健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聚焦在医疗服务领域,面对天津市人均卫生费用有限,医疗资源比较紧张的局面,我们应该通过优化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笔者通过对目前全国及天津市医疗卫生资源现状的调研,比对大量的数据,找出其中显著的几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对中国1981-1999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基本评价是:我国公共卫生支出作为非直接的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而其具有的间接性生产性投资特点又使其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作用.据此文章从相关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慧敏 《中国经贸》2014,(10):45-46
本文对天津市1981-2013年的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等变量分析对天津市经济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从长期看,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与天津市生产总值(GDP)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GDP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对GDP的短期拉动效应最小。  相似文献   

15.
以往文献对持续灾难性卫生支出天然属性的研究匮乏,导致相对贫困治理和医疗保障政策长远靶向目标规划缺失。文章将家庭医疗支出连年增加,重复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过程定义为持续灾难性卫生支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反映持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发生深度以及发生时间等指数综合刻画持续灾难性卫生支出程度,利用中国微观数据(CFPS)进行动态测度和城乡分解,最后实证分析基本医疗保险对城乡家庭持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家庭持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具有较强黏性,持续时间越长,摆脱难度越大,且农村持续灾难性卫生支出程度高于城镇,但城乡差距随持续时间逐渐缩小;与此同时,基本医疗保险能够显著阻断持续灾难性卫生支出,但阻断效应呈现较大的城乡差异,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在当期的阻断效应更明显,而长期来看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阻断效应则更强。文章结论为我国相对贫困治理和医疗保险制度优化提供了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7,(2):I0006-I0006
天津市卫生防疫科技开发公司是以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依托,专业从事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坐落在天津东站后广场附近,交通十分便捷。公司创立十年来,全体员工经历了各种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考验,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实现了以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的相关商品销售、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7.
刘晓凤 《山东经济》2008,24(5):133-137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印度与俄罗斯卫生支出的实践来看,卫生支出正成为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无论发达与否,均重视社会公平,强调政府职责,加强法制建设,使卫生支出有法可依,实现社会德定。文中对印度、俄罗斯在卫生支出中的做法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我国卫生支出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田孟 《天津经济》2023,(5):14-19
本文对天津市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天津市城乡居民在2014—2021年期间的消费需求结构既存在相同之处,又有着明显的差异;城乡居民在满足基本消费支出之后,对各类消费项目的预算份额是不同的;各类消费支出弹性表示,不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弹性最大的支出项目均为医疗保健类,而其他项目的支出弹性在城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过度市场化与高度分权化: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双重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卫生领域的过度市场化和高度分权化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双重误区,也是造成中国卫生绩效低下、卫生体制糟糕的主要根源。因此,建议确立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支出的政府主导地位,特别要强化中央财政的支出责任,建立不同层级政府间规范的责任分担与资金筹集机制。通过有效的体制构建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安排,以相对低廉的费用,提供成本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投入绩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实现全民健康保障。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对中国1981-1999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基本评价是:我国公共卫生支出作为非直接的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而其具有的间接性生产性投资特点又使其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作用。据此文章从相关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