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家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成品油调价周期由原来的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成品油调价频率提高,价格变化周期缩短,为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的价格监管带来新的挑战。绥化市物价局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个体加油站是价格监管的薄弱环节,价格违法问题多发。特别是在成品油价格下调时,个体加油站以不清楚调价政策为由,推迟调价时间,侵害消费者利益。针对这一情况,绥化市物价监督管理局安排专人进行调查了解,截止2013年6月,全市个体加油站共计220户,遍布城乡各地,以乡村为主要分布地。对此,绥化市物价监督管理局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  相似文献   

2.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先后经历了政府完全管制价格、包干双轨制价格、逐步市场化价格等多个阶段,时至今日依然没有破除垄断,建立由市场定价的模式.借鉴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分析市场化定价机制与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在价格形成机制、成本构成、调控模式、监管手段等方面的差别,并重点分析了生产成本、供求关系、替代能源发展情况、垄断因素等影响成品油价格的因素,提出应从加快健全国内相关制度环境、引进成品油市场竞争机制、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建立油价波动避险体系和石油储备体系等几个方面入手,推进我国成品油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形成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信息专列     
《价格与市场》2013,(9):47-48
价格改革积极有序推进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近期表示,中国目前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重点领域价格改革积极有序推进。该负责人表示,上半年推出了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缩短调价周期、取消幅度限制、调整挂靠油种、完善调控程序,朝着市场化方向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有效遏制了市场投机行为,保障了国内市场供应。出台了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对保障天然气市场供应、优化能源消费结  相似文献   

4.
2008年我国成品油市场出现一些问题,其原因在于现有的价格政策抑制了市场作用的发挥。今后应加快目前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真正实现价格市场化,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对生产和消费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8年底实施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标志着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向着市场化的目标又迈进了重要一步。本文对改革实施两年多来,成品油定价机制在设计、运行,以及舆论引导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针对世界油价的走势和我国的供求形势,对改进和完善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推进石油价格市场化改革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3日发布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设定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下限,建立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放开液化石油气出厂价格;简化成品油调价操作方式,今后发展改革委将以信息稿形式发布调价信息,不再印发调价文件。为什么要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和石油行业有关专家。为何要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是2008年底出台、2013年修订的。对外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为成品油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存在价格调整严重滞后、决策程序不透明等问题,加快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乃是大势所趋。在梳理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弊端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实施的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及2009年5月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向着市场化的道路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这对于理顺成品油价格、合理调节社会供求、维护国内成品  相似文献   

9.
今年2月下旬以来,国际油价频频走低。与国际油价的走低相反,国内成品油年内首涨终于在元宵节后的第一天尘埃落定,国内多地油价重回"8时代"。在这一轮调价中,受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问题的困扰,出现了"国际油价跌、国内油价涨"的反差现象。中国的油价形成机制从1998年以来,一直在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1998年,原国家计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迈出了市场化定价的步伐。随后,伴随着资源税改革,油价机制调整为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资源价格改革的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从进一步完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出发,对成品油价格进行适当提高,并发出了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通知。从2006年3月26日零时起,依照国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2月实施的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和2009年5月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向着市场化的道路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这对于理顺成品油价格、合理调节社会供求、维护国内成品油市场稳定运行,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实施两年半来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也逐步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和理解。但是,此次改革作为我国石油渐进式改革中的一步,在成品油定价机制设  相似文献   

12.
厉婧涵  孔丹  安婧 《商》2014,(2):87-87
我国是石油能源的主要进口国与消费国之一,成品油价格深刻地影响着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大起大落的国际油价造成成品油价格的不稳定,为此,我国实行一系列政策有效地控制了国内市场的成品油价格,然而这些政策带来的是我国成品油市场上的油价倒挂现象。文章对于油价倒挂现象进行分析,解释我国成品油市场上存在的两类油价倒挂,探究造成油价倒挂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关于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阶段我国采取国际三地原油价格加权基础上追加相应成本和利润的办法来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此种定价机制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没有涉及价格机制的核心问题。随着近几年特别是2005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的频繁波动,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逐渐暴露出矛盾和问题,主要包括成品油价格变动滞后、国内油价长期低于国际油价和国内石油企业之间不平等竞争。改革我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必须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破除垄断和过度行政干预,建立风险分摊和转嫁机制,并完善政府的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日前表示,国家对国际油价的进一步上涨已经制定了预案,不会任由国际油价上涨带动国内物价连创新高。"十二五"时期,我国要逐步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银行11月9日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造成我国原油价格和成品油价格倒挂。这对我国经济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加快推进石油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6.
弭家彪 《中国物价》2020,(11):92-94
在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沿着产业链向国内成品油市场传导的过程中,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发挥着“合理释放预期、降低非理性波动”的功能,保障了国内成品油市场交易秩序的稳定,为国民经济稳健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进一步分析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了2015年之后的国际原油期货市场日度交易数据、国内成品油零售指导价格,利用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的长期趋势反映了国际原油的市场行情;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可动态收敛预期、平抑原油价格短期波动;我国具有兼顾国际行情变化与国内市场韧性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因此建议,继续坚持发展现有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在长期中继续提升消费者对成品油价格变动预期的满意度;在短期中相关部门可探讨研究优化相关调整参数。  相似文献   

17.
《商》2012,(11):8-8
距5月10日国内成品油零售价下调仅过去12个工作日,三地原油变化率再次跌破-4%的调价"红线"。在6月初成品油价格迎来二次下调的预期之下,油市低迷之势加剧,加油优惠不少。"发改委下调成品油价格的条件之一已经具备,6月9  相似文献   

18.
《商》2013,(10)
<正>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昨日在"2013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上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根本方向在于完善利率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在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建议取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将贷款风险定价自主权交给银行,有利于促进银行提高管理水平,也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李礼辉认为,中国利率市场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6-2011年,这一阶段外币存贷款、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完成,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完善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和规范的交通税费制度,促进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公平负担,依法筹措交通基础设施维护和建设资金,国务院于2008年12月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决定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本文从成品油税费改革的背景、意义、内容、对我国经济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农机市场》2009,(4):65-6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彭森2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后的成品油价格调整将根据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进行,这一机制以20天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据彭森介绍,去年底进行的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目的在于理顺成品油和原油的价格关系,形成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