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河南省焦作市加强村级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在行政村建立农村文化中心166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1郾2%。农村文化中心为农民提供了学习科技、愉悦身心的参与机会和活动场所,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情欢迎。各文化中心普遍建立“三室一场一校一台”,即:广播宣传室、综合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篮球场、现代农民学校、小戏台。建立思想教育、文体活动、科技服务“三支骨干队伍”;成立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计生协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和老年协会等“六会”;发挥思想道德教育、活跃群众生活、…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文化建设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农村文化建设相对落后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共享工程是国家实施的惠民工程,它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群众文化网络,为基层群众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共享工程作用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一、村级“四一工程”帮助贫困村民委员会“兴办一个扶贫项目、成立一个服务组织、培育一支科技队伍、建设一所科技夜校”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四一工程”建设,其宗旨是强化村民委员会的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提高科技水平和农民文化素质,把村建设成群众脱贫致富的依托。此项工作从1991年开始试点到现在,全省共扶持近2000个村民委员会建成了“四一工程”。这些村民委员会以崭新的姿态,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征途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扶贫企业带村帮户即动员和组织经过国家扶持已有了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扶贫企业,通过提供资…  相似文献   

4.
《开放潮》2006,(Z1)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福建省农村文化建设已严重滞后于  相似文献   

5.
对新农村建设中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辉 《特区经济》2007,(3):156-157
目前,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展开。农民生产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之后,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消费购物环境。但资金匮乏、市场开拓能力薄弱、缺乏信息和技术援助,是多年来我国农村市场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坚持社会营销观念的商家要关注农村市场,把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需求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构建和谐通畅的农村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6.
祝启程 《中国西部》2014,(40):36-37
<正>国家把民办教育定位于"教育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那么,民办教育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也应随着民办教育功能定位和历史责任的变化而变化。当前,推进民办教育向优质、内涵、特色、高端转型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民办学校必须清醒地认识这一发展前景,在新的起点上谋求学校的新发展。优质发展。民办学校在扩大教育总量、补充教育资源不足、满足人们群众"有书读"需求方面已作出了历史贡献。然而,如  相似文献   

7.
村民学校作为四级社区教育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普及农村社区教育的基层前沿阵地。在对石桥村村民学校建设状况进行充分调研、认真总结、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部分学校存在目标定位不清晰、重点把握不准确、教育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文章针对问题,结合新农村背景下村民的新需求,提出改进石桥村民学校建设的策略:即强化系统性、讲求实效性、突出特色性、注重传承性。  相似文献   

8.
在老区、贫困地区村民委员会实施“四一”工程,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双层经营、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把村民委员会建设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依托,保证“八五”扶贫开发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措施。为了探索实施“四一”工程的正确途径,现结合本县兴办村级集体绿色企业的实践,就“四一”工程之一——组建一支科技扶贫队伍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9.
敬老院里故事多,这是发生在机场镇第二敬老院的故事。活动室在笔者面前有一份一周的活动表,周一时事政治学习、周二是健康讲座、周三手工编织劳动、周四学唱歌、周五文艺慰问演出、周六民族乐器演奏。这儿是活动室?村民学校?都不是。这是机场镇第二  相似文献   

10.
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应注意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协调并进,尽快为农民构筑内容鲜活、丰富的"精神家园",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村生活,要让乡风文明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实现上述目标,应狠抓以下措施:一是要为农村文化发展造就良好的环境条件。农村良好文化风尚的形成,需要创造相应的环境,建议利用文化墙、雕塑、民居、宣传栏等彰显文化特色,展示环境面貌。二是要建立有利于农村文化稳定发展的制度保障。应将村民应尽义务、文明行为要求写进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中,经村民充分讨论后实施,形成规范性制度,从而形成村民自觉践行的文化风尚。三是要采取有利于农村文化健康成长的激励办法。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村文化建设应以鼓励为主,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激励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热情。四是要营造有利于农村文化不断提升的活动氛围。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民族传统节日,引导村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纪念或节庆活动,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五是要实施有利于乡村文化脱颖而出的政策措施。应积极扶持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开展特色文化乡村建设,建设农家书屋。同时提供有力的宣传支持。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核心家庭结构的普及,传统的农村养老功能弱化,农村养老形势十分严峻。我国提出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发挥农村社区的养老功能,明确指出要以建制村和较大自然村为基点,依托村民自治制度和现有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互助幸福院作为农村互助养老的重要载体,在现实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对其不足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化共享工程是面向农民群众的最为快捷的信息服务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进展,将丰富的数字资源通过互联网、卫星、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等手段送到农村,送到基层,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3.
胡仲 《魅力中国》2011,(2):90-90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农村文化工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农村,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市相继推出了"天天演""千场电影百场戏剧进农村"等活动,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但不可否认,这些以"送文化"为主的活动,节目数量偏少、内容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村民多层次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基于此,宁海开辟"百姓大舞台",以政府搭建文化平台、群众开展自我服务的方式,打造低成本、高质量、合口  相似文献   

15.
李玉宏 《发展》2016,(2):68-69
“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等名词是近年来广播电视行业一个不再新鲜的术语,而对于广大农村、特别是地处甘肃中部边远山区的群众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如何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看上电视、看上优质的电视节目,临洮县广播电视台实施的“全县农村广播电视无线数字电视覆盖工程”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4月11日,我市召开了全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会议,按照省委统一部署,提出了文化礼堂5年规划:2013年建起120家农村文化礼堂;2014年至2015年,全市有20%至30%的建制村建起文化礼堂;到2017年,全市将有60%以上的建制村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管理有序的农村文化综合体。  相似文献   

17.
以需求对象的性质、潜在受众面的宽窄程度以及变化的可能程度为标准,可以将群众的文化需求分为基本需求、中级需求与高级需求3个层面。国家公益文化事业应该主要针对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与部分中级文化需求;群众的高级文化需求与其他中级文化需求应该主要依靠文化产业来满足。在建设国家公益文化事业时,要充分利用各大高校和有条件中学的图书馆,在有条件的城市考虑推行学校图书馆社会化;农村图书室的建设不能盲目跟风,应做到宁缺务滥。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是所有新闻媒体的门面和窗口,有线电视新闻与无线电视新闻一样,是自办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电视宣传的生命。有线电视新闻是随着有线电视的产生而出现的,随着有线电视的网络扩大而走进千家万户,并产生日益广泛的社会影响。但有线电视毕竟是出现在无线电视新闻已基本成熟并为群众所接受之后,如果这只是无线电视的翻版,它的存在就没有多大意义。因此,在贯彻“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基础上,如何把新闻节目办出特色,更好地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服务,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一、有线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基本…  相似文献   

19.
张海东 《中国经贸》2011,(6):179-179
如何引导农村客运发展,使农村客运班车“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保安全”,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新的出行需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华萍 《发展》2014,(7):115-116
正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有线电视逐步进入农民家庭。作为一名西部农村地区最基层的广电人员,既对西部边远农村地区大力发展有线电视给农民群众带来的诸多实惠有切身的感受,也对当前农村发展有线电视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