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外商以不同形式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并将其视为未来的重要市场。这些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进入中国之前,都已具备一套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体系,其先进的人本管理理念和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为中国企业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2.
唐韵 《经营者》2005,(2):40-41
中国企业想征服世界的雄心,屡屡碰壁。中国企业积极并购外商,全球商界既震撼又忧心。全球“热钱”不断进入中国,却排挤中国资金,不看好中国企业往外走,西方世界在打什么主意?  相似文献   

3.
由于近代中国股份企业的发生源自西方社会的传入,因此中国领土上的第一批董事也产生于这些外商股份企业中。值得关注的是,当时有一部分华商已经跻身于外商企业的董事会这一最高的管理决策机构。华董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洋行改变以自有资金从事代理业务的经营方式,积极寻求与华人的合作;二是华人对股份企业这一新生事物有投资的热情,持有企业的大量股份。  相似文献   

4.
随着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在中国企业的不断运用和实践,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也面临着一个新的严峻的课题:那就是随着西方管理文化和管理模式适用环境的变化,西方理论正遭遇着由文化"移植"和文明冲突带来的严重的"排异反应",我国的企业需要重新审视管理这一永恒的话题. 企业管理的困境 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管理理论被认为是完全的西学,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管理体系几乎全盘西化.中国企业在运用西方管理理论历经30多年发展的历程中,规模越来越大,但矛盾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5.
杨亚齐 《企业经济》2003,(12):132-134
一、我国汽车企业战略的发展历程我国汽车企业的战略与汽车行业发展密切相关,也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的生存、发展完全由国家统一规划和安排,战略对于企业来说,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企业只考虑完成政府的计划就行了。改革开放后,西方企业逐步进入中国,随着它们的进入,既带来了竞争,也带来了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战略管理也开始进入我国汽车企业视野。战略管理思想在我国出现并逐步被我国汽车企业所接受,其发展也经历了如下历程:1、第一阶段(1978年以前):无战略阶段完全的计划经济时代,汽车企业的一切运作完全由政…  相似文献   

6.
姜金娟 《价值工程》2007,26(8):129-131
随着我国整体投资环境的持续改善,外商对华投资进入新的增长期。近年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中独资企业比重大幅上升,外商并购中外合资企业中方资产、转化为外商独资企业或外商控股企业的案例迅速增加,外商对华投资出现了明显的独资化趋势。文中分析了外商在华投资独资化趋势的成因以及效应,并据此提出了我们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管理技术成熟于计算机之前;而在中国,当计算机技术远远领先于管理技术时,我们需要什么?当西方的管理理念不断冲击中国企业的管理现实;当我们认识到西方管理思想的先进,却又陷入技术实现的困境时,我们需要什么?当历史进入知识雇用资本的时代;当我们希望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来促进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时,我们需要什么?  相似文献   

8.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在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大量进入中国,对中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媒介,具备投资和融资、技术外溢和商品贸易三大功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技术和贸易来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已成为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之道.但外商直接投资是一把双刃剑,外国资本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后,在能够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发展风险.本文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以来,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引进了一些西方的企业文化理论。西方企业文化理论,作为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形成的,而几乎在同时,这些理论就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速被引进到国内,并  相似文献   

10.
刘菲菲 《中外企业家》2009,(7X):110-1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热门地区,大量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不断增加,撤资问题也逐渐地凸显出来。以韩资企业为例,分析其在两次金融危机情况下撤资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是企业资源中最活跃和最重要的资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的本土化趋势凸显,人才争夺战越演越激烈。西方的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给国内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带来巨大的挑战。为此,如何在学习西方先进的薪酬管理理念和技术上,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创建适合企业发展的薪酬管理制度,将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日渐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在我国的建立,市场的高度自由性和灵活性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新型问题",企业兼并问题就是其一。文章结合企业兼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兼并的行为性质、方式分类、及外商介入兼并市场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1997年以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一轮改革的重点内容即包括企业重组,而企  相似文献   

13.
赵雪婷  陈斌 《活力》2008,(9):34-35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企业并购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实现总体扩张的重要方式。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张,外资大举进入中国,而并购方式可以绕开东道国对外资的某些限制.减少投资风险,形成规模效益并获取高额利润,外商直接投资并购中国企业已成为外商对华投资的一种新趋势。如何在外资并购的浪潮中既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又维护国内企业以及国家的整体利益,反垄断法做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在外资并购的规制中有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证券市场在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影响日益扩大;企业的兼并、收购风起云涌,企业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商品.企业价值评估不仅是注册资产评估师的专业领域,同时,它也迅速地进入了财务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与投资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漫谈中国式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婷  刘兴阳 《人力资源》2007,(18):18-2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企业在管理上追求与国际标准接轨,大量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工具,然而面对中国人传统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差异,这些照搬过来的东西却很难有效发挥作用。所以,如何在透彻了解中国文化及人性的基础上,将西方科学、成熟的管理方法融合进来,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道,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日趋一体化,跨文化管理亦日益成为中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探究导致东西方企业管理差异的文化原因,有利于人们深入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管理特征,从而良好地迎接世界性的跨文化管理的挑战。   大致说来,东西方企业管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东方宣扬集体主义,西方崇尚个性张扬 ;东方讲究人际关系,西方推崇科学思想;东方重伦理,西方尚法制;东方管理意在引导,西方管理旨在防范;东方企业鼓励以厂为家,西方企业则主张工厂只是工作的场所;等等。东西方企业管理中的种种差异,导致其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但是,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各自的历史传统,应当说是其管理差异形成的主要文化根源。   企业管理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源于文化基础的不同,而“东西方文化基础的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季羡林语)。总的来说,东方思维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综合,而西方思维方式的显著特征是分析,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东方是合二为一,西方是一分为二。   在对世界的认识上,东方思维方式从综合出发,认为万物归一。正如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也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元气,它是一个混沌...  相似文献   

17.
继央行在2004年金融报告中披露了房地产外资的投资形态之后,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部门公开表示,房地产外资占开发和销售环节的投资比例约为15%。事实上,外资(包括港澳台资本)进入中国房地产行业大增确切无疑,对中国房地产业发展既有正面的影响,也存在利用中国的制度漏洞获得不合理的超高利润现象,对房地产市场波动乃至国民经济有不利的影响,中国需要借鉴国际经验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外资涌入目的国房地产业的方式有外资债务、外商直接投资、外商基金投资等,通过给房地产企业融资和投资,得到利润结汇汇出,或者通过股权转让变现;以及通…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国际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于企业国际化发展道路问题的讨论也渐趋白热化,讨论者从不同角度指出了很多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全面地分析了这些问题对于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应该引起企业的广泛关注。在中国加入WTO的今天,众多的跨国公司挟巨额资本、先进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同时把更多的制  相似文献   

19.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 ,回眸过去 10 0多年来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演进 ,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西方的企业管理理论经过上百年的发展 ,分别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2 0世纪初——— 30年代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 ,大机器生产的普及 ,如何对企业进行管理 ,一些先驱者纷纷投入研究 ,形成了古典管理理论。其中有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及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这些理论着重研究了管理的职能及组织方式等 ,很少考虑人的心理因素对工作的影响。第二、行…  相似文献   

20.
《英才》2007,(6):31-31
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企业涌现出了许多管理创新。许多从“短缺市场”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现代企业,经过对西方管理的借鉴后,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微利时代,面对跨国公司的巨大冲击,已经开始基于中国实际进行观念变革和原创性探索,而进入中国内地的外资企业,不仅带来了全球性的前沿管理思想,也在中国本土化经营中创造出独特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