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都市旅游圈不仅是都市旅游经济和区域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区域旅游经济活动分布和旅游资源配置在一定空间范围的一种组织形式。基于相关概念及研究的梳理,文章分析和探讨都市旅游圈空间结构的组合形态、生成机理,揭示都市旅游圈与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内在联系,认为都市旅游圈空间结构呈现“网络化+多核心+互动”发展态势,并提出相应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评测桂北红色旅游圈旅游效率并探索其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应用DEA数据包络法中的VRS模型,使用DEAP2.1软件,选用2011年和2019年的旅游投入和产出数据作对比,得到以下研究结论:一是桂北红色旅游圈旅游综合效率情况良好,2011年为中等水平,2019年旅游综合效率情况得到显著提升,总体水平表现为优秀,均值为0.955,表明桂北红色旅游圈旅游投入与旅游产出呈现协调发展的效果。二是从时空格局角度看,桂北红色旅游圈旅游效率存在时空差异,但差异不显著。三是旅游从业人员、地区产业结构、旅游技术和固定资产投入是桂北红色旅游圈旅游效率发展的影响因素。鉴于此,提出的建议为:重视文旅人才引进和培养,强化旅游技术创新;推动区域文旅协同发展,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和结构;完善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实现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与会名记一致认同山居将成为旅游度假地产发展新趋势本次中国山居文化传媒峰会由中华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旅游度假地产专业会秘书长刘文斌先生主持,议题主要围绕山居文化对于中国旅游度假地产的发展意义展开,与会嘉宾除了行业内专家代表以及各地专业媒体之外,主办方还邀请到了位于海南大三亚区域的呀诺  相似文献   

4.
“高铁时代”长三角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柏 《江苏商论》2011,(10):86-88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长三角旅游圈面临新的发展环境。本文从高铁给长三角旅游发展带来的影响入手,认为将来长三角旅游发展应重点推进"三网"融合等高铁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重视目的地品牌打造,提升区域旅游形象;也要加强与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做大散客旅游市场,以实现"高铁时代"长三角旅游圈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松  韩福文 《北方经贸》2007,(6):117-118
中国的旅游业正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方向发展,在学术界以及实业界已形成共识。而休闲与度假存在着种属关系,休闲旅游与度假旅游也不可同一而论,度假旅游是休闲旅游的一种形式,同时又有着更高的发展层次。中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将由观光+休闲向度假+特色观光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6.
华中大旅游圈 河南区域旅游合作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旅游合作的产生是由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区域旅游发展以及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建设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构建华中大旅游圈的条件和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金沙江下游流域旅游圈的构建,既有诸多优势,又有不少障碍。本文分析了金沙江下游流域旅游圈构建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对本旅游圈合作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方面的对策:一是确立并培育区域旅游战略增长极:"宜宾——昭通";二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有效作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三是树立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打造精品线路。  相似文献   

8.
《信息与经营》2013,(Z1):75-84
风云榜总是不满足既有的辉煌,总是在不断推陈出新。第十届风云榜上,中国旅游度假地产专业委员会(中国旅游度假地产联盟)的亮相成为行业大事,吸引所有现场嘉宾的目光。中国旅游度假地产联盟的成立使其将成为文化与旅游度假地产行业的最高"官方组织",其宗旨是致力于中国文化和旅游度假地产行业在中国乃至世界舞台上稳定而快速发展。联盟成员由业内最顶级的专家学者和实战派高手组成的强大的执行委员会,搭建了一个新的行业平台,汇聚了一批有志于旅游文化地产的企业,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领域,将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休闲旅游地产时代。"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教授吴必虎称,根据专家预测,2015年人类将会进入到一个休闲时代,80%的劳动力会跟休闲旅游产业相关,这也将是中国旅游导向型发展的趋势。"届时房地产开发不再是单纯的开发模式,而是地产与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模式。"从单一开发到复合大盘的转型随着旅游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度假人群需求不断上扬,中国旅游度假地产经历了最初的占据自然资源的住宅产品,经历了提供会所、注重园林规划等简单配套的第二代度假产品,直到如今增加多元化休闲娱乐配套设施的第三代度假产品。最初,度假地产围绕旅游城市发展到依傍城市旅游景点发展,旅游度假地产在苛求择址与自然资源环境基础上,不断深度挖掘度假人群的休闲娱乐需求,不断做加法,逐渐提高吸引客群的砝码!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分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比较优势,使各旅游区域能够认清各自的优势,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内部竞争而带来的旅游产品空闲,并且还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在此将主要分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1.
人事     
《信息与经营》2013,(12):31-31
顾云昌履新中国旅游度假地产联盟主席,全联房地产商会旅游度假地产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12月4日经向中国旅游度假地产联盟确认,顾云昌教授已经担任中国旅游度假地产联盟主席,全联房地产商会旅游度假地产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等职务。顾云昌教授,高级城市规划师,著名房地产专家。2013年5月,在正式卸任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职务之后,顾云昌又担任了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执行主席。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与经营》2012,(6X):180-181
<正>1座代表内陆旅游度假地产发展模式的"未知区域"3块呈现时代新皇权主义品质人生的综合场12个诠释全功能旅游休闲度假分区50亿巨额投入专注圈层打造900年历史传承避暑胜地12000亩纵马疆域瑞涛·我的国大国开篇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居水平进一步提高,旅游地产发展方向上除了现有的滨海地产继续得到大家的青睐外,内陆度假型地产已经成为未来旅游度假地产新的发展方向,如山居、湖居等等。内陆旅  相似文献   

13.
环首都是一个地域概念,以北京为中心,包括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山东的部分地区。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各种体育旅游资源的调查,提出构建"环首都体育旅游圈"的战略概念,认为可以将该区域的体育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体育旅游圈。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城市旅游联合发展对区域城市旅游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联合体的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中,旅游交通网络、旅游线路网络空间结构的重组与优化是其重要的联合发展内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联合开发促进城市旅游产业集聚区、城市旅游带、城市旅游圈等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并进一步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刘凌云  孙平 《消费导刊》2011,(3):52-53,65
大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典型性,是大理都市旅游圈环带上的亮点,有着大理都市旅游圈环带增长极的意义。大理盖恩圈层的划立,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源及理论支持的同时,也提供了政策和市场的保证。把乡村旅游纳入都市旅游圈的发展中,以乡村旅游地为增长极,采用盖恩圈层的模式发展。将带动整个大理的旅游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旅游产业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在促进各个省市、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激发了海岛旅游度假战略规划的调整。就目前我国海岛旅游度假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而言,除需要结合海岛特色进行个性化开发外,还需要从宏观角度进行区域统筹构建。本文以玉环海岛群的开发为案例,结合其开发的状况及发展趋向,就海岛旅游度假资源的利用和优化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7.
大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典型性,是大理都市旅游圈环带上的亮点,有着大理都市旅游圈环带增长极的意义.大理盖恩圈层的划立,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源及理论支持的同时,也提供了政策和市场的保证.把乡村旅游纳入都市旅游圈的发展中,以乡村旅游地为增长极,采用盖恩圈层的模式发展,将带动整个大理的旅游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空间合作、空间竞合三个角度对区域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进行综述,研究表明目前关于区域旅游竞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旅游资源竞争、旅游市场竞争、城市旅游竞争等方面,而关于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组织模式、旅游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孙黎 《商场现代化》2010,(23):122-122
21世纪,度假旅游将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大众化的生活方式。度假旅游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健康需求,度假旅游将是人类实现自我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在21世纪,观光旅游将让位于度假旅游。人们对观光旅游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对度假旅游的需求则是无限的,度假村经营管理发展有七大趋势。笔者就国际旅游度假村经营管理发展趋势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20.
安世民  吴奇 《商业时代》2008,(6):105-106
近年来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已从景区、城市之间的竞争发展为旅游圈之间的竞争.国内研究学者大都关注旅游圈的构建及对策研究,却忽略了文化圈这一重要范畴.本文将旅游圈和文化圈相结合,根据甘肃省旅游业的现状,尝试性地提出通过构建甘肃旅游文化圈来提升甘肃旅游竞争力的设想,并对提出如何构建甘肃省旅游文化圈的建议,以期为加快甘肃省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