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莉 《时代经贸》2009,(12):113-114
企业自愿聘请外部审计师对其中期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目前主要有三个理论假说:代理假说、信号假说和保险假说。本文结合我国的中报审计制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可能的自愿审计动机主要是试图通过自愿购买审计服务,以传递其与众不同的信号,与信号传递假说相符。并提出要充分发挥审计的信号传递作用,必须加强审计制度建设,使审计师的审计真正成为财务信息质量的保证,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关于上市公司自愿聘请外部审计师进行中报审计的理论假说,目前主要有代理假说、信号假说和保险假说.本文结合我国的中报审计制度背景,对三种理论假说进行探讨,分析了上市公司自愿购买中报审计的动机与审计需求的信号假说更为相符.同时提出真正影响审计服务质量的因素并不是自愿或者强制,事实上是上市公司对审计服务质量的需求影响了审计服务质量的供给.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与否这一独特的制度背景,以代理理论、信息假说和监督假说为理论基础,从第一大股东持股、管理当局以及债权人的角度检验了产生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动因".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资产负债率同自愿接受中期审计显著正相关,管理当局持股比例同自愿接受中期审计显著负相关,独立董事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时杰 《经济管理》2003,(20):66-69
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自2002年实施以来,对投资者和债权人及时掌握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做出投资决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尚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从中报编报基础、中报格式以及中报审计三个方面探讨了对中期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5.
除了进行强制性的中报审计外,近年来我国部分上市公司还自愿进行了中报审计。通过对深沪两市2002-2006年A股上市公司自愿中报审计的需求动机、会计信息质量及经济后果的实证检验后发现:债务代理成本越高、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越愿意自愿进行中报审计;由于审计合谋的存在,自愿审计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低于未审计公司;由于无法识别自愿审计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投资者只能根据公司管理层传递的信号做出积极的市场反应。因此,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自愿中报审计行为的规范以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从而真正保障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应有权益。  相似文献   

6.
中期财务报告是否需要注册会计师参与鉴证,以及采取何种鉴证形式,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是注册会计师鉴证是否会导致中报信息披露的延迟,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中国有着特殊的中报鉴证制度安排,它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影响是论文探讨的问题。通过对经验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中期审计一般不会导致半年报披露延迟,除非发表的是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个研究结果对改进我国注册会计师参与中期财务报告鉴证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经济转轨的实际,本文以上市公司自愿进行中期财务报告审计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制度环境对公司审计的作用。研究发现,产权保护、市场发展和监管等制度因素会对公司审计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当产权保护差、市场发展水平低和市场监管弱时,公司更会自愿地进行中期财务报告的审计。本文的研究为认识新兴市场的公司审计动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如何提高转型时期我国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2006年和2007年"中报"153个自愿审计和1910个未审计的观测值组成非配对样本,采用Heckman二阶段回归纠正自选择偏差方法,研究自愿审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新会计准则中采用公允价值后是否影响了二者的关系.研究发现:自选择问题确实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显著影响;在考虑了自选择因素之后,自愿审计本身并没有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公允价值对选择自愿审计、未选择审计公司的盈余管理均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吴迪 《经济师》2012,(7):53-54
中期财务报告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体系的重要的环节,中期财务报告的审计质量是判别中期财务报告所承载信息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对中期财务报告的审计质量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这不但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中期财务报告的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推动资本市场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治军 《经济师》2007,(6):224-225
审计委员会是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其功能包括监督财务报表、管理内部审计、监控外部审计、审核内部控制制度等。保障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发挥应有功能的措施是制定规范的审计委员会实施指南,确保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划清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职责,加强审计委员会与内外部审计人员的沟通。  相似文献   

11.
张斌 《经济师》2007,(5):243-243,245
审计委员会对规范资本市场和完善公司治理非常重要,它承担着捍卫和保护财务报告制度公正性的责任。文章回顾了审计委员会产生及其发展的过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建设现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忤 《经济师》2007,(7):87-88
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为上市公司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提供了可能,并将有效促进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公司内、外部审计的健康发展。文章分析了审计委员会的功能定位,指出在我国建立审计委员会的必要性,并通过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并论述了审计委员会建立的效用。  相似文献   

13.
陈英  杨欢欢  李林 《经济师》2013,(10):135-136
盈余管理是我国会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它既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又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盈余管理多数被我国上市公司采用,它的结果最终反映在财务报告中,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需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因此,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是非常重要的,是揭露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关键。文章从盈余管理理论基础出发,阐述了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秋 《经济师》2006,(2):245-245,248
审计委员会制度是英美等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分析以及经验研究表明,独立的、具备相关财务知识与公司治理经验、勤勉的审计委员会能显著降低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文章在上述理论分析以及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了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开传 《时代经贸》2009,(11):160-160,159
我国的证券市场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上市公司的许多行为还不够规范,以国际商业信贷银行案、巴林银行案为例,可以知道,上市公司审计的难点不在财务报告本身,而在于上市公司利用财务报告进行的欺诈行为。本文从分析审计风险入手,对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控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加强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美国对上市公司实施财务报表审计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双重审计,其他国家开始仿效美国,实施类似的制度.本文在分析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及具体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程序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对我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借鉴意义.认为我国应加强内部控制研究,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及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鉴证准则;注册会计师应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功能及保障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委员会是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不同国家和机构对审计委员会的功能有不同的界定,并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保障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发挥应有功能的措施是:确保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制定规范的审计委员会章程并保证实施;划清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职责,明确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保证由审计委员会提议选聘或改聘注册会计师;明确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审核责任。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于我国公司债二级市场,以发行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例,采用债券真实交易数据和纵向变动模型,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运用自愿披露进行信号显示的行为及其经济后果,并进一步考察了在我国特有的新兴加转轨制度背景下产权性质对信号显示行为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正面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能够向资本市场传递内部控制有效和财务信息可靠的积极信号,并显著降低其债券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会受到产权性质差异的影响,从而弱化了国有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信号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08年6月"五部委"(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计划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施行推延到2011年,先在海内外双重上市公司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本文采用2008年实施内部控制报告审计制度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主要目的研究内部控制报告审计制度的"第一时间市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在第一时间对制度的市场反应中,内部控制报告审计制度显著改善了公司的审计意见质量。同时还发现,对现有的惩罚机制具有显著的替代作用,有助于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果。更进一步,内部控制报告与财务报告审计的事务所分离,强化了制度效应,对于惩罚机制的替代效应也变得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形成机制、审计失败的识别及治理是三个互相联系的问题.运用舞弊三角形理论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和事务所违规的动机、机会和自我合理化,可以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事务所违规和上市公司管理层财务报告舞弊的条件发生"聚焦"或耦合,那么审计失败就会发生.审计失败是事务所违规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共生的结果.上市公司的成本领先、业务多元化和业务均衡性等经营战略特征与审计失败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结论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和舞弊审计准则提供了实证证据.要全面治理审计失败应从上市公司、事务所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采取系统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