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范围经济被经济学家发现得较晚,但同时范围经济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名词。对国内大多数研究人员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介绍范围经济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及其计量方法对今后从事该领域的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范围经济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方法,范围经济是通过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复合成本函数等成本函数模型,然后根据范围经济系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范围经济系数来进行衡量的。  相似文献   

2.
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与范围经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永 《经济论坛》2005,(12):38-40
多元化也称为多样化或多角化,是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长期稳定经营,开发有潜力的产品,或通过吸收、合并其他行业的企业,以充实系列产品结构,或者丰富产品组合结构的一种经营模式。当一个企业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市场打拼和资源积累而发展成为大型企业集团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课题就是关于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又可分为相关多元化和不相关多元化两大类。相关多元化是指企业从事的行业之间可以协调共享产品、服务、技术或分销渠道等资源,多元化产业之间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  相似文献   

3.
黄泽勇 《产经评论》2012,3(5):101-110
基于广义超越对数函数,本文考察了2006-2011年间国内76家综合型证券公司业务经营的范围经济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国内证券公司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范围经济效应,并且大型证券公司的范围经济效应比中小型证券公司高。为此,本文提出证券监管部门应该鼓励证券公司进行业务创新,减少对证券公司业务开展的限制;鼓励证券公司之间的兼并。证券公司应该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规模经济、规模扩张与多元化经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企业盲目进行规模扩张和片面追求多元化经营,本文提出了企业扩张规模与多元化经营的基本原则:获取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1996年实施产寿分业经营以来,人身保险业务快速增长,寿险公司数量急剧增加,寿险公司业务中新型寿险的比重不断上升,呈现出"一险独大"的市场状况。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国内29家具有代表性的寿险公司2005-2010年期间的范围经济状况进行检验的结果显示:不同规模和背景的寿险公司的范围经济系数均比较明显,但是很多寿险公司所表现出来的范围经济性具有"欺骗性"。因此,寿险业务结构调整缺乏内部的市场激励,需要强有力的外部力量推动。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范围经济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二次成本函数形式研究中国高校的成本结构,同时把高校产出按学科和层次分类,分析其成本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的学科、产出质量和学校经营收入显著影响我国高校的成本结构,我国高校不存在总体范围经济,也不存在各种产出的特定范围经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范围不经济程度最高,“985”高校的范围不经济程度较低,医学本科生和科研活动与其它产出之间存在成本互补性。  相似文献   

7.
自Panzar和Willig(1975)提出范围经济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范围经济问题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十分活跃。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范围经济的概念界定、产生机理、与多元化投资的关系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本文围绕上述研究领域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8.
王翔 《经济论坛》2003,(5):30-30,28
一、多元化经营的概述多元化经营也称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它可以分成相关多元化经营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20世纪60、70年代里,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曾一度风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许多大公司甚至跨10多个产业。当短缺经济被生产过剩所替代后,这些公司没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的支撑,难以显示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型企业纷纷出售或关停与主业无关联的项目,调整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或者核心市场,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施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相关多元化经营是指紧紧围绕技术———市场这一…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范围经济理论和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对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组织模式进行了分析,在对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可行性条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目前我国银行业不具备全面混业经营的条件,建立银行控股公司是银行业向混业经营过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1996年实施产寿分业经营以来,保险公司数量急剧增加,财险业务中车险的比重不断上升,呈现出“一险独大”的市场状况。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国内20家具有代表性的财险公司2005-2012年的范围经济状况进行检验发现,以保费为基础的检验结果与以总资产为基础的检验结果存在着很大差异,意味着我国财险公司的范围经济效应存在着“真伪性”。对此,通过对财务数据、业务结构、业务规模等数据的分析,鉴别了我国财险公司范围经济效应的“真、伪”性。  相似文献   

11.
论数字产品的范围经济与盈利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规模的不断扩张来寻求市场垄断地位是每个企业的梦想,然而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无限扩张,新经济时代的电子商务企业同样如此。通过对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规模无关论的分析,我们知道分工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对于数字产品而言,免费是一种饮鸩止渴的策略,只有通过范围经济才能实现规模的继续扩张。为了实现从免费到收费的平滑过渡,我们设计了一套基于专业化分工的3阶段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2.
重新定义范围经济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笔者提出需要对范围经济进行重新定义.认为,范围经济有时空特征,并需要区分厂商范围经济和区域范围经济,而且还提出,当一种产品由一个厂商多个地点的多个工厂贴牌生产,其成本如果低于多个厂商生产时,也应当称之为范围经济.作者分析了范围经济的一些类型,也提出了范围不经济的一些原因.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生产和产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范围经济与范围不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抉择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崔新健 《财经研究》2004,30(5):130-137
石油安全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实证分析显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放大了石油供需矛盾,石油安全问题日益显现.比较分析表明,中国石油安全战略可归纳为"应急的石油储备"和"多元化的石油来源"两个核心,以及"提高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个关键点.政府应更加重视和支持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高校扩招过程中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模型界定:多产出二次型模型及其简略探讨 所谓规模经济,一般界定为初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而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范围经济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如果联合生产几种产出的支出比分别生产它们的支出要少,那么就称联合生产存在范围经济。高校扩招过程中存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现象是两种理论得以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裴红卫 《经济经纬》2012,(4):105-109
国内外现有关于大股东掏空的研究,或孤立研究掏空问题,或虽结合支持研究但其背景依据不适合中国。为此,笔者针对中国上市公司广泛存在的融资限制,借鉴性引入投资对现金流敏感度分析思路,对我国上市公司控股大股东的掏空和支持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提供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大股东掏空和支持行为的经验证据,同时也验证了Friedman等(2003)关于掏空和支持是对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李宏  何穆彬 《财经科学》2012,(1):117-124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教育服务贸易逐步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形式是境外消费。近年来,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境外消费规模也出现了明显增长,但是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对中国及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探究影响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提高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期中国证券业走势与券商的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海芳 《经济论坛》2001,(24):33-33
一、近期中国证券市场、证券业的发展趋势近期中国证券市场会有较大的发展。首先,从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有许多有利的条件:①我国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正处于经济迅速扩张的发展阶段。②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特别是二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具备了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③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为企业开拓了市场,给经济增长带来有力的刺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增强,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党和政府也在积累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④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加入WTO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⑤实施科…  相似文献   

18.
徐灵超 《经济经纬》2012,(4):126-130
笔者基于VAR模型对我国信贷市场利率与经济波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信贷市场利率对投资、消费均处于负向冲击并有时滞,但对投资的影响更显著。投资、消费对信贷市场利率的影响非常有限。(2)投资波动对产出波动起主要作用;产出对投资波动和消费波动的影响程度有限;投资波动影响消费波动的程度远远大于后者对前者。基于这些分析结论,笔者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evelops a model with two Salop circles representing the product space of the intermediate input suppliers and the final‐good producers. First, it is shown that economies of scope in production ar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outsourcing. Second, the propensity to outsource exhibits a U ‐shape relationship depending on an intricate combination of the degree of economies of scope and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input suppliers. Third, an 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can have ambiguous effects on the propensity to outsour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